长期咬牙切齿落下颌 有口难开
【大纪元9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6日电)无力嚼牛排,只能稀饭配豆腐,张口闭口牙关喀喀响,这是典型颞颚关节症候群,常发生在高压上班族和紧张学生身上,症状严重者须治疗半年到1年才能开口大吃、开怀大笑。
三军总医院复健医学部主任张幸初今天指出,三总1年收治约40个颞颚关节症候群的病例,女性是男性4倍,患者进食困难持续半年以上,有的仅能张嘴2指宽,有的是痛觉转移到臼齿而拔掉牙,还有人吃止疼药无效、睡觉咬着咬合板也没用。
在10分为满分的疼痛量表中,颞颚关节症候群的疼痛约是6到7分,张幸初解释,这是打电脑、读书时,紧张压力及过度投入,往往颈部姿势不良,不自觉咬牙切齿或晚上磨牙,久而久之,造成颞颚关节疼痛、关节变紧、咬合力量减少3到4成。
张幸初说,许多患者不仅牙关痛、喀喀作响,也无法享受大口嚼牛排、花生的乐趣,吃软不能吃硬,往往靠豆腐加稀饭,治疗痊愈前,几乎每个人都会消瘦一大圈。
张幸初说,复健科治疗这类病患,有时要靠复建师伸手到病人口腔内按摩,帮忙“撑”开牙关,绝大多数病人可以用温和保守的方法缓解症状,但要有耐心花上约半年到1年复健或口腔矫治,仅2%患者需要接受颞颚关节复位手术。
张幸初指出,工时长、压力大的上班族与应考学生,是最容易发生颞颚关节问题的一群,当有下巴肌肉紧绷、咀嚼时有两颊疼痛感、颈部肌肉酸痛、张口闭口有喀喀异响时,就要有所警觉,在复健治疗后,戒除嚼口香糖和咬手指甲习惯,避免大笑或哈欠等极端的下巴动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