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渡口--洛阳桥

翔龙
font print 人气: 44
【字号】    
   标签: tags:

福建惠安、洛江的分界处有洛阳江,在洛阳江的入海口处有一座巨大的跨海梁式古桥叫洛阳桥,又名“万安桥”。

洛阳桥是由北宋的泉州郡守蔡襄主持所建造(1053~1059年),距今有近千年历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的交通要道,也是宋元时期兴起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在洛阳桥建设之前,当地百姓要靠渡船过江,十分不便,人们为了祈求过渡平安,便将这渡口取名为万安渡,因此桥建成后也就叫万安桥了。为什么又叫洛阳桥呢?

据史书记载,唐宋之前福建一带居住的都是夷民越族人,唐朝初年社会动荡不安,大量的中原人开始南迁,迁至泉州及闽南一带大多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现这一地区的闽南语系被称为河洛语,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话。

因泉州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于是他们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洛阳桥全部使用当地生产的花岗石建成,全长为540米,若把两端桥堤计算在内,则桥全长为834米、宽7米,巨大的桥体更显气势磅薄、雄伟壮观,完全可用“飞梁遥跨海西东”来形容。

洛阳桥有庞大的船形桥墩46座,桥墩两端砌成尖形,以分水势;桥的北端筑有桥堤,桥由堤接出有40孔,通过江中小岛后,继续南展有七孔,接入桥南端桥堤,全桥共有47孔。每孔有花岗石梁七根,每根梁高约50釐米、宽约60釐米、长约11米;桥面两旁护以石栏,有石柱500根,石栏长度与桥长相同。

此外,还有石狮28只、石亭七座、石塔九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

洛阳桥在建桥技术和工艺上都有的独特之处,最大特点就是首创了“筏型基础”的桥墩。

因桥建造在水势险恶的江海交汇处,在江阔水深处建桥墩十分不易,设计者便在江底沿桥的中线部位铺垫大石,横着筑起一条20多米宽的水下长堤,随后在石堤上用条石垒砌了一种尖劈形桥墩。

为了使桥墩更为坚固,设计者还巧妙地利用繁殖“砺房”的办法,来联结胶固石块,稳固桥墩。建造时,还利用潮汐的涨落来浮运和架设石梁,这些都使得这座古桥异常坚固。西元一六O四年,泉州发生八级地震,洛阳桥都安然无恙。

洛阳桥建造得十分不易。相传,主持建造的北宋泉州郡守蔡襄是文曲星下凡,此人自幼聪明博学,十八岁高中状元,遂本朝为官。他从小受其信佛的母亲教诲,心地善良,为官后便想修桥为郡人解难。因此,他在朝中不久便申请回乡为官,成为泉郡守(知府)。

蔡襄回到泉州后,看到洛阳江水深浪大难造桥基而日夜发愁。一天,他在睡梦中得观音大士指点,可派人向海龙王求助造桥。蔡襄醒后,就向海神写了一封求助公文,并随口问手下衙吏:“谁人下得海。”

一个衙吏随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来此人姓夏名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就随口应答。于是,蔡襄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告别妻子后买了一壶酒,喝得酩酊大醉倒在海滩上,想借着潮水卷走公文了事。

谁知一觉醒来,手中黄色的公文袋竟变成红色,便连忙回来交差。蔡襄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一个“醋”字,蔡襄冥思苦想终于领悟了海龙王的启示。在当月廿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且三天三夜不再涨潮,桥基终于顺利砌成。

但是,由于当时资金有限使桥建造不高,每逢洪水,桥面经常会被淹没。

传说,后有泉州大富商李五因生活奢侈、挥霍遭人诬告,无故被抓往京城问罪。当其囚车过洛阳桥时,水已淹没路面,他很艰难地过桥,并对天发誓:“要能平安无事回乡,一定出资将洛阳桥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后他顺利回乡,就出资将桥增高了三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四川北川县在四川地震中是一个重灾区,但最近大陆考古学家在北川境内却发现了一座可能建于清代的一座无名古石桥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岁月洗礼后仍能历震不倒,比那些蒙难的校舍要坚固得多。
  • 随着中国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中国文化也在遭到破坏。BBC引述中国官方的报导,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中国另一项人工奇迹京杭大运河在山东省济宁以北,大运河基本断流,河床污染严重;在济宁以南,大运河运输繁忙,但“破坏性建设”同样严重。
  • 苏州地形河湖交错,故而桥梁众多,是一著名的水城。而在众多的桥梁之中,最为壮观的桥,就是唐代所建造的宝带桥..................

  • 位于古城建水城西3公里处,有一座造型奇巧、雄伟壮观的双龙桥。它横亘于南盘江支流的沪江河与塌冲河的交汇点上,桥下的泸江、塌冲两河,犹如双龙盘曲相连,故该桥称之为“双龙桥”。
  • 人称“江南小武当”的齐云山,位于安徽省休宁县以西15公里的岩前镇附近,东西绵亘15公里,面积110平方公里,海拔在580米上下。由白岳、齐云、狮山、象山、太山、南山、茅山、岐山、万寿山等9座峰峦组成,内有36奇峰、72怪岩、24飞涧................
  • “五里桥”坐落在福建省福州市晋江县安海镇的西侧。安海镇古称安平镇,因此,此桥又称为“安平桥”。又因位居于安海镇西畔,故又俗称“西桥”。初建时桥长811丈,宽1丈6尺,长度约合五华里(即二公里半),故又称为“五里桥”。
  • 五亭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瘦西湖畔,是瘦西湖的标志之一,因其桥上建有五亭而得名,又因建筑于莲花堤上,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又称莲花桥。它是一座风格独特的石拱桥,也是中国风景名胜中独一无二的景观。
  • 以构造雄伟的巨大石梁闻名于世,而被《世界之最》列为世界最大最重构件的石梁桥─江东桥,是一座以花岗岩筑成的多孔梁式石桥,位于漳州城东约16公里处,龙文区榜山镇马崎村东。至今约有800年历史。
  • 齐云山位于安徽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处,因为峰峦常有云雾弥漫,一天白色,古称白岳。山体赤如朱砂,灿似红霞,是一处以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因与黄山南北相望,素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绿水丹崖甲江南"之称。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与云并齐",故名齐云山。关于山名的来由,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 古纤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钱清镇附近的杭甬运河上。它自东而西穿越绍兴全境,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桥。“纤道”是指架设在水面上、由一座座石桥连接而成的水上通道,供纤夫背纤和躲避风浪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