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1年05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白亚士台北报导)中国七弦古琴,是历代文人随身的道器,亦是古代巫士善用的法器,今年由台北市文化局办理文化护照“玩”生活,在台北永康街的冶堂,将展出制琴师兼琴家刘缮维,近6年来以手工古法制作的各式丝弦琴,有仲尼、伏羲、连珠、神农、蕉叶及自创的隐剑等共九床,张张个性鲜明、精雅而古意盎然,近年来已赢得不少琴家的赞许,及业余雅士的争相收藏宝爱,隐剑蕉语-刘缮维斲琴展,从5月20日展至6月19日止,民众可免费参观。
不同于往常单一文物的展览,22日下午琴展开幕免费座谈会(须预先向南村落报名),主人何健将为大家奉上一杯热茶,琴师刘缮维与大家分享弹琴与制琴的心路历程,琴家刘行一现场演奏琴曲,茶香伴琴韵,初夏在茶香中芬享琴韵-天、地、人和之美,静静体会由琴身透露出来的动人故事。
原为表演艺术工作者的刘缮维,2003年在阳明山友人家中巧遇古琴,缮维似有宿世深缘,被古琴与琴音深深吸引,生命中第一次接触到琴,竟能俯身操弦长达2~3小时,由于一开始几达如醉如痴忘我的境界,被琴家程惠德一眼盯上,主动示好并教他指法,后来他又拜名师林立正学斲琴,短短六、七年来弹琴、斲琴风格变化颇大。
何健赞许缮维:“他对挑选琴材、上漆、形色的讲究,乃至音质、音域的要求都极其执著、认真!”弹过无数床缮维丝弦琴的琴家刘行一表示:“最神奇的是,他能将订琴人的个性和心理,融入到这床新琴里,琴音的表现亦能谙符订琴者的生命特质。”譬如茶人订的“玉壶真香”琴,其泛音清越高昂;茶友订的“大音希声”音色厚沉宏大,反观琴师缮维自制的“隐剑”,表现出主人狂狷、不盲从的个性,而“蕉语”音色回荡特别有韵致,透露出主人随兴而能参天地之化育的纤细心灵。
洽询电话:南村落(02)8369-2963、冶堂(02)3393-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