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亚洲博彩平台推荐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韩国寒食节 承传中华忠孝礼仪

font print 人气: 41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4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洪梅韩国首尔报导)4月6日是韩国寒食节,这是自古以来源自于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韩国几千年来一直在沿袭和承传着这个节日。在韩国,寒食节和中秋、端午、新年一起并称为韩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都过寒食节,不过关于寒食节的来历和纪念方式,已经逐渐被人淡忘。但这个节日在韩国一直沿袭至今,并且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祭拜扫墓、祭山神等传统,以祭拜古圣先贤、承传忠孝礼仪。

寒食节的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

寒食节的由来相传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肉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

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意在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将介子推葬于绵山,为其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此俗一直延续至今,称为寒食节。

这个节日当初,是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扫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方式。

寒食节前后绵延几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华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在唐代时成为全国性法定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但是后来寒食节逐渐消失,被清明节所代替。如今,除了其发源地山西还有一部分地区在过这个节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虽然寒食节在中国没有得以完整承传,但是在擅长继承传统文化的韩国,这个节日从古至今一直和中秋、端午、新年一起并称为韩国的四大传统节日,纪念方式也和中国古代相似。

寒食节在韩国的高丽时代曾经是代表性的节日,十分崇尚,那时扫墓还要经过官员的许可,寒食节当天对囚犯还要禁刑,韩国朝鲜时代从宫廷到民间也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

韩国到了近代,虽然在寒食节当天禁烟火、只吃冷食的风俗已经消失,但是,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民间仍然有很多人在这一天或者在这一天之前的公休日祭拜祖先、扫墓、祭拜山神,以追忆古圣先贤、承传儒家忠孝礼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辛菲采访报导) 据大陆媒体今天(6日)报导,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申报世界遗产。
  • (大纪元记者洪梅韩国首尔报道)韩国江陵端午祭久负盛名,每年的端午祭期间,来自韩国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达百万人之多。是什么东西吸引了如此众多的参与者、参观者?
  • 朝鲜半岛和中国往来历史悠久,古代韩国多以汉文为官方文字,无论史书或民间文学都以汉文成文。直到一九四零年代政府强制使用韩文,汉文才势弱。但汉文已经深入韩国人民生活,再加上专家学者多年呼吁,目前汉文在韩国似乎开始重振当年的影响力。
  • (大纪元记者文龙韩国首尔报导】三年前开馆的韩国首尔南山国乐堂,如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国游客。游客们不仅能在此观赏到韩国传统韩屋建筑,欣赏韩国传统国乐。有趣的是这里的“美秀茶”表演仿佛带领游客穿越了时光的隧道,体验着几百年前朝鲜时代中上阶层的惬意生活。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