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4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张良知台北12日电)国巨董事长陈泰铭今天打破沉默,以茶叙方式亲自面对媒体,分享决定下市的心路历程,他强调这是一个选择及判断,没有对错,未来一定会在适当时机再上市。
陈泰铭与KKR共同主导的遨睿公司4月6日表明以每股16.1元公开收购国巨流通在外全数股权,加上陈泰铭与 KKR有意让完成收购的国巨下市,更为被动元件产业及台湾资本市场投下震撼弹。
国巨今天下午召开临时董事会,完成对遨睿公司每股16.1元公开收购价的合理性评估,以及董事会通过决议,建议股东自行决定是否参与公开收购的应卖后,陈泰铭亲自与媒体见面,分享其心路历程及内心想法。
陈泰铭表示,投入被动元件产业已近30年,产业约每10年出现 1个大周期,在亚洲金融风暴后,产业由谷底翻扬造就2000年的产业高峰,2008年底的全球金融风暴也让2010年处于相对较好的 1年。
陈泰铭认为,被动元件产业2011年面临扩产后产能过剩、价格跌价压力、需求减弱、台币升值、原物料飙涨及大陆工资上扬等挑战,大环境因素已出现改变。
陈泰铭指出,国巨从资本额新台币4亿元、年营收4亿元开始,至今股本220亿元、营收270亿元,如同台湾很多企业一样,都面临规模大至一定水准,无法再像过去维持年成长率30%的问题;在市场焦点转向高成长产业下,资本市场认同度也无法提升,是到了“转型”的时候。
陈泰铭坦承,2 年多前接下执行长的位子,就是要帮国巨找到转型的路,但“我们碰到困难”。他笑笑表示,虽然生活还过得去、保持现况也是选项之一,但坐这位子,就要求公司永续发展,应做一个转型,不能停留在现状。
陈泰铭表示,KKR在2007年认购海外可转换公司债后,目前每股转换成本约10.98元,以市价与成本的价差来看,KKR一定会转换,届时股本将达300亿元,虽然国巨毛利率、税后净利率等数据表现不错,但在股本膨胀下,也无法回到过去每年每股盈余 (EPS) 4至5元的荣景。
陈泰铭指出,在寻求转型过程中,包括减资、买库藏股各种方法都想过,即使是4月6日提出前的4天春假,他也反复思考,接受了KKR于3月初公开收购并下市的提议。
陈泰铭强调,他个人对公司有很大的感情,没有理由安于现况,未来转型会是个大工程,公开收购后下市,再将股本缩减,并让员工参与,预计3年将公司调整好,重新再出发。
陈泰铭澄清.国巨下市不是怕法规上的限制而下市,而是为了转型调整体质。若主关机关允许、资本市场接受等条件下,一定会在适当时机提出上市计划,台湾将会是优先的考量,这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