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茶语(一)

作者:宁静
font print 人气: 128
【字号】    
   标签: tags:

爱茶的我,内心是清净的,喜欢喝淡茶,在淡雅的檀香中,冲泡一杯自己喜欢的茶在手,看着那晶莹剔透的汤色,静心体会这美妙的感受。

在静静的夜里,听着古筝曲《天地行》,去捕捉着那淡淡的茶香。

小口喝茶,细品其味。轻饮一口,略有点苦,但回甘很好。再饮,茶味醇厚甘鲜。三品,茶似甘露,回味无穷。

多年前曾到过一恬静素雅的茶社,用心研习泡茶的一招一式,“叶嘉酬宾、孟臣沐淋、乌龙入宫、若琛出浴、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奉香茗、三龙护鼎、鉴赏三色、喜闻幽香……”,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圆活、柔和、连贯,能够使观赏者深深的去体会茶艺其中的韵味。

古人云:“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

细心的品茶过程也好似对人生的品味,茫茫人海中,在这纷扰、喧嚣和浮华的尘世中,人们每天都在忙碌的生活着,庆幸还会有像茶社的这样一方净土,可以找到一种回归自然、淡泊的感觉。 历经人生的长路漫漫,世情冷暖的磨炼后面对生活才能够坦然、从容、乐观、浪漫、豁达……

在茶的淡香中,让茶的苦涩味去淡化内心深沉的情愫。

人在俗世,念在方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李真韩国大邱报导)神韵在大邱演出连创热潮,吸引大批名流纷至沓来,2011年1月24日晚上,茶道艺术家朴善宇(Pak seon woo)观看了美国神韵国际艺术团在韩国大邱第五场演出后,喜悦地表示:“演出在传递一种求真向善的讯息。”她还从神韵演出体会到:“顺应正道回归的话,那天门就不远了。”
  • 翠芽莲蕊杯中仙 紫烟绕瓯西子妍 何妨逐凌腐口饮 只为与君了尘缘
  • 幻身坐蒲团 空性茶中传 客散喧哗去 净吾素茶盘
  • 非花非蕊自生香 风流千古杯中扬 柴门墨案习清风 峥嵘空性叶中藏
  • 喜欢喝茶可以延伸出什么样的技能?屏东社区大学讲师陈亮岑因为喜欢喝茶,学药理、学植物,继而成为茶景观专家;另 1名讲师洪良兆则学陶艺做陶壶,从社大学生变讲师。
  • (大纪元记者布兰达维多利亚报导)尽管阴雨连绵,第五届维多利亚茶叶展销会还是如期在茶叶之都——维多利亚市如期举行,人们一大早就在市中心的Crystal Garden门外排队等候。
  • 人间四月天,清新雅逸,恰合茶天然的特性。饮茶除了得到感官的享受之外,还能让我们静心、宁神,有助于去除杂念,以茶悟道,提升生活与生命的境界。不论你平日喝不喝茶,别错过四月天与茶约会的好时机!俗语说“一两黄金一两茶”“一两明前一两金”,其实,爱好四月天的好茶不一定要花大金,本文要从文化的视野出发,讲讲四月天的茶知识,顺及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茶。
  • 宝塔伴茶诗,唐诗一经典,!中唐隐士陆羽开启了中华茶道,他透过实地调查研究写下《茶经》,系统地介绍了茶道,包括怎么造茶、煮茶、饮茶,怎么运用茶具、茶器,也介绍了茶史、古人茶事、哪里有好茶等等。陆羽《茶经》把药用之茶转入饮用之茶的文化,在中唐,茶道的艺术就蓬勃发展了。本文要介绍的这首元稹的宝塔诗《茶‧一言至七言诗》贴切地反映了唐代茶道的精致内涵与精神境界以及茶道中的友谊。
  •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在水边隐居的高人,经常亲近自然,日常活动都能保持心态纯净。徐明义画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义 提供)
    谁是古今“茶神”“茶圣”呢?爱好茶道之人都会想起陆羽(字鸿渐、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陆羽的足迹踏遍中国种茶名山和名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成了《茶经》传世,开导后人茶文化的风尚流传至今,并使得中华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经典。陆羽对茶的研究为何能脱颖而出留下千古的功业呢?陆羽是怎样和茶结缘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经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响的一生。一起来探索陆羽的生命之《歌》!
  • 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品,上古时代神农氏便使用茶来解毒。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写成《茶经》,将茶道文化推向成熟。或许是茶本身苦口却香醇的味道天然就具备着哲思与禅机,茶与文人士大夫的关系尤为密切,故而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雅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