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1年03月29日讯】我常常经过那个池塘。塘中一石,石下一泉。虽然二者都是人工建造的,但是泉水四射时,豰纹渐开,水雾扑面,生意盎然。水面常常会有水鸟游弋,往往是一对绿头野鸭。水中时见小鱼,有时也会看到青蛙从草丛跃入水中。池塘四周是几株柳树,秋天黄叶飘零,铺满池塘的一角,石边只剩一丛枯草。冬天冰雪覆盖,只有落尽叶子的树静静地陪伴。
一夜之间,东风渐暖。池塘边的树枝开始展现色彩各异的绒芽,地上的草也渐渐返青。清晨打开窗户,各种鸟的叫声此起彼伏。这里有通体艳红的小鸟,每天在同一棵树上啼叫。啄木鸟甚至停在人家的窗外,把窗户上的木头啄得咚咚响。有一句诗形容这个情景再恰切不过了,那就是东晋谢灵运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这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小镇上的池塘。因为有泉,附近的社区就叫“泉园”(Fountain Park),很多国际学生住在这里。每天早晨,他们聚集在池塘边柳树下的公交车站旁,等待校车去不远处的校园。有人边等车边进早餐,有人坐在路边的长椅上读书,有人三三两两地闲聊。你常常会听到英语、韩语、日语、印度语,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语言──当然还有熟悉的中文。
就在这个小站我遇到了一个日本同学。他在日本读完本科后去非洲做志愿者,教授那里的孩子英文,之后来到美国读教育哲学的博士。他是典型的日本人,肤色略深,眼睛不大,举止彬彬有礼。我们谈到彼此的文化,彼此先人之间曾经的战争,以及彼此国家的未来。他总是骑一辆单车,独自穿梭在这个美国的大学城。
每次来到这个小镇我都会见到他。几天前的中午,我们一起在图书馆吃午饭,谈笑中他还戏称自己有意从事电影制作。没有人知道,一个小时后,灾难将降临他的故乡。
发生在东瀛一岛的这个灾难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在中国大陆,食盐会抢购一空,意味着有的国人同情,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担心东风会把核粉尘吹到中国。它意味着在这个美国小镇上,人们会在池塘边等车时谈论这件事情,意味着一个日本游子惦念他的故乡,意味着每个人重新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每天,我还是要经过那个池塘。水已经越来越清澈了,波纹不停地荡漾。巨大的公交车呼啸而至,肤色各异的人群缓缓进入车中。然而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那个日本朋友了。
这个校园中到处都是树林,溪水曲折而过,上有小木桥。一些衰朽的树干散落林间,在春雨中散发着氤氲之气。南宋的一个僧人志南隐居山中,在早春时节写下了下面四句诗: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那样一个封闭的寺庙里,志南体味着生命的禅意。
同样的春天,同样的小桥流水,今天这一切对我们却有了不同的意义。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我们不再是陌生人。我们分享彼此的幸福与苦难,我们是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当灾难发生时,谁也不能说:我没有责任。当面对共同的未来时,谁也不能说:这与我无关。
这个姗姗而至的春天,是会轻盈呢,还是会沉重呢?东风无语,依旧吹面不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