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1年02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专题报导)台湾教育偏重精英学习,长期没有成就感的孩子容易放弃学习,在校成绩也被排斥、边缘化,不受重视。这时不妨从未被开发的潜能来协助发展,比如这孩子很会说话,或是具有领导能力的特质,只是把这能力运用在群聚滋事,如何教导把其优势运用在合宜的场合里,就能塑造出不同的人格特质。
励友教育中心主任吴益丰提到,国中阶段为人格养成重要时期,有些孩子因为父母无法管教而交给学校,但学校会以课余时间无法看顾,而又推给社会;但社会局又认为,受到暴力、家暴等需要保护情况才可以强行介入安置,加上并未触法无收管之必要,因而形成三不管地带,等于是被放弃的一群。
这时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找回他的自尊与成就;他举例,如果学校课业不佳,但很爱表现,可以教他魔术在班上为同学表演,从同学眼中的佩服惊叹中,就可获得成就感,进而引发他的学习动机,建立信心。
真诚关怀 找回认同归属
社工人员长期与这些孩子接触互动,也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吴益丰举例,一位被辅导的孩子小仁,是帮派中的小老大,常常要去执行上头指派的“任务”;被列为长期关切辅导对象。
有一次因为他的生日到了,长期辅导他的社工想给他一个惊喜,便买蛋糕、唱生日快乐歌、写卡片给他庆生,场面欢乐又温馨。一惯冷酷的小仁感性的说,这样的情景他从未体验过,因为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任何人为他过生日。
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在这个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却没有人为他做过。吴益丰谈到,现在小仁已退伍,有空也常常来拜访辅导他的社工,也从他身上看到转变的过程。
吴益丰谈到,这些被体制所放弃、让亲友头痛的孩子,只要真心关怀理解,他们才会逐渐会分辨,什么才是真正对他最好的,而找到最想要的认同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