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癌细胞

以现代人体生物学为例论“天道”
刘仁逸
font print 人气: 133
【字号】    
   标签: tags:

四、癌细胞

现代医学认为:癌症是由于正常的人体细胞,在某些不正常的环境下慢慢变异了,变得“放纵”了,变得肆无忌惮,不再受人体正常规律的约束,任意改变自身增值速度,当其数目达到一定程度和范围的时候就产生了癌症。

反应到人体上,就是哪里长了肿瘤。并且癌症有一个共有性质,就是一旦产生后,就会不断扩散、疯狂增生,最后致人死亡。

那这个癌细胞对应到自然宇宙是什么呢?就是人类的迷失。

现代人类迷失了,断绝了与传统神传文化的联系,迷信科学,崇尚暴力,不信神佛、报应,不遵天道,他们变得狂妄自大,甚至能说出“与天斗、地斗、人斗,其乐无穷”的话来。正如人体内的一个细胞,当它说出“与人体做斗争,其乐无穷”的话时,它就已经是个癌细胞了。它甚至能说出“敢叫人体换新颜”,使人变成一个异种的怪胎,变成畸形,这很可怕。

人类迷失了以后,他们穿山钻洞,甚至将山炸平,围湖造田,乱砍滥伐,将长江截断,让河流异位,合成各种怪异不能化解的化学污染物,污染山川河流……

不知道人类思考过没有?为什么现在天灾人祸这么多?尤其到了现在,几乎每年世界各地都会发生大灾难。这是为什么?人从不在自身找原因,而归罪于自然。

当人说出“人定胜天”这句话时,相当于人体内的一个细胞说出“我能战胜人体”。这个细胞不可怕吗?你愿意它生在你身上?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人间有法律,宇宙有天道。人违反了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人违了天道,必遭天谴!

人得了癌症,怎么办?西医就会动手术,化疗,将癌细胞从人体中割掉,除干净。而中医看,人得了癌症,就是那地方脉不通了,气不通,能量不能自然流过。所以就得想法通这个地方的脉,将癌细胞灭掉。

如果一个或几个人变得狂妄、违背天道,这不造成什么大影响,如果整个大区域的人类,或整个人类社会都变得狂妄了,那会怎么样?这就会出现癌症,就是人所生存的这个自然宇宙的躯体,得了癌症,出现了肿瘤。

人体出现肿瘤以后,会引起这个地方气血不通,产生病变;而人变得狂妄,胡乱改变自然后,也会自食恶果,天灾不断,这是人自己造成的,造成了自然体的“病变”,这还不算可怕。

最可怕的是,当自然宇宙这个大生命体,不能再忍受人类这个癌细胞的胡作非为后,人类会出现灭顶之灾。就相当于医学上,将这个肿瘤和所有癌细胞都割掉、灭掉。

所以大范围的人类迷失,会出现大灾难,小区域的人类迷失,会出现小灾难。历史上经常有记载,比如诺亚洪水、死海传说等等之类。这其实就是自然界在“治病”。

所以人类要自知,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什么。(待续)

--摘编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今年的主题包括植物的超感功能研究、三千年一现的优昙婆罗花的故事和研究、古代智慧面对环境的新挑战、返本归真让人体固有功能再现、人体可以起空等引人入胜的话题。
  • (shown)“天人合一”,中国人几乎都知道这句话,但没多少人真正明白。
  • (shown)人体的结构相当精细、奇妙,这个奇妙的人体主要是由细胞组成的,每个细胞又是一个单独的生命。
  • (shown)为什么从理论上说通过任意的一个人体细胞,就能复制出一个完整的一模一样的人来呢?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受到朱熹《小学》启发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进退洒扫、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评价。
  • 世人醉于名、醉于利、醉于声色车马,无论朝野一样的昏昏逐逐,无日不醉,普天之下昏迷不醒。《小窗幽记》的辑者见状想提供一服清凉散,让人人解醉!
  • 菜之味,耐人寻味。在种菜时,能厚培菜之根,才能深得菜之味,人生亦是如此!《菜根谭》以菜根喻世,让人知道培养生命之根本的重要。读者若能静心深入其间玩味,才能得其真味。《菜根谭》划分为四大部:修身、应酬(人际关系)、评议(人生顺逆、得失)、“闲适”(生活)。本文续(上)集,收录“评议”(人生顺逆、得失)和“闲适”(生活)的一些金句与读者分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