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纪元10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孙承武台北24日电)“道路”应该是让人、车通行之用;不过,别忘了台北市还有动物另群市民。北市动保处考虑在动物救援频率较高的12条道路设“当心动物”警告标志,建立友善城市的另一面。
台北市是个高度开发的城市,因此动物保护处成立后,即朝着建立对动物最友善城市的目标而努力,除了从事街头流浪犬猫救援业务外,对于非犬猫类动物也加强救伤、收容,希望生活在台北市的无主游荡动物或野生动物,都能纳入动保处的救援范畴。
动保处今天表示,依今年1至9月间共1万多件北市非犬猫类动物救援案件数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救援频率较高的12条道路;依序为民权东路、水源快速(含平面)道路、民生东路、罗斯福路、忠孝东路、敦化南北路、和平东西路、承德路、重庆南北路、延平南北路、信义路、成功路。
至于街头救援动物、鸟类种类,包括天竺鼠、松鼠、飞鼠、鸡、鸭、鹅、猪、猫头鹰、大冠鹫、凤头苍鹰、牛蛙、陆龟、宠物蛇、白鼻心、刺猬等。动物可能因为落巢、入侵住宅、误触陷阱与高压电缆、车辆碾压或撞击、饲主不小心逸失或恶意弃养等因素,以致对动物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动保处呼吁民众开车时,除了当心行人外,也不要忽略常出现街头的流浪犬、猫或野生动物;发现救援案例,可通报动保处(02-87897158)或拨打1999市民热线,动物救援人员将前往救援。
另外,动保处未来将透过救援数据,提供建构野生动物生态廊道,或做为北市府相关单位在高风险地段设置“当心动物”警告标志的参考,让另类的台北市民悠游自在的生活在这个对动物友善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