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为何医师愈来愈爱用塑胶

苏珊.弗兰克 Susan Freinkel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聚氯乙烯最大的促销点之一是人们假定它具有化学稳定性。

如《现代塑胶》在一九五一年一篇以<为何医师愈来愈爱用塑胶>为名的文章中指出:“任何与人体组织接触的物质…必须具有化学惰性且无毒害。”并且需要与人体组织相容,又不会被吸收。

聚氯乙烯符合了这些条件。然而在一九六○年代及七○年代初期,一连串事件逐渐瓦解这项无毒的假设。

一开始,人们发现用来制造聚氯乙烯的主要化学物质─氯乙烯气,比最初假设的更危险。

美国固特利奇公司(B.F. Goodrich)位在肯塔基州路易士维尔市聚氯乙烯工厂中的医师,在一九六四年发现工人开始出现肢端骨质溶解症(acroosteolysi)s,一种会导致皮肤病、循环问题和手指骨头变形等的组织性病症。

接着在七○年代初,欧洲研究人员发现氯乙烯会致癌的证据。

如大卫‧罗斯纳(David Rosner)及吉罗德‧马克维兹(Gerald Markowitz)在《欺骗与否认:工业污染的致命政治学》(Deceit andDenial: The Deadly Politics of Industrial Pollution)一书所揭露的,最初乙烯塑胶工业界隐瞒了低剂量氯乙烯能导致老鼠罹患肝癌的研究结果。

直到在一九七四年,当固特利奇厂的四名员工死于罕见的肝癌,肝血管肉瘤时,真相才被揭露。《滚石》杂志一位作家将路易士维尔的工厂比喻为“塑胶棺材”。

路易士维尔事件的真相虽然非常骇人,所描写的却是一项人们熟悉的环境危害,这项危害起源于危险的工作环境条件,且大幅限制在工厂内部。

假使氯乙烯会使聚氯乙烯工人罹患癌症,工厂环境条件就必须改变,工人才不会暴露于危险中。

经过非常具争议性的法令规章争战后,新成立的职业安全卫生署订立了严格的门槛,大幅限制了工人暴露在化学制品中的程度。

(法条规定将可接受的暴露程度,从百万分之五百降到百万分之一。)工业界咆哮不满,宣称要符合新规定,将要花费高达九百亿美元,但是到最后,使工厂更安全的措施只花费了两万七千八百万美元,是原估计值的零头而已。

从此,乙烯塑胶工人中就不再出现血管肉瘤的案例。

氯乙烯丑闻正在发展的当下,另一种研究则指出一个更隐伏,也更难确定的风险,即聚氯乙烯的添加物会从普遍使用的产品中渗出。

一九六九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毒物学家劳伯‧鲁宾(Robert Rubin)及鲁道夫‧杰格尔(Rudolph Jaeger)在一项关于老鼠肝脏的实验中,意外发现这个问题。

他们用装在聚氯乙烯血袋中的血液灌注老鼠肝脏,结果发现某种不明合成物明显干扰了实验。罗宾要当时还是研究生的杰格尔找出那神秘合成物是什么。

杰格尔发现那是DEHP,添加到用来制造血袋与导管的聚氯乙烯中的塑化剂。他很快就发现DEHP成分占血袋重量的百分之四十;在导管中的重量可高达百分之八十。

这种添加物并未透过原子键与组成聚氯乙烯的分子长链连结在一起,这意味着它能轻易迁移位置,在血液或脂质的环境中更是如此。

32当时罗宾和杰格尔都不知道DEHP是否有毒,但是对于追踪研究的结果既惊讶又警觉,因为他们在储存的血液和曾经接受输血患者的组织中,发现了微量的DEHP。

当杰格尔将纪录这些研究结果的第一篇论文送到《科学》期刊发表时,编辑拒绝刊登,告诉他除非能证实这项化学物质有毒,否则它是否进入人体内并不重要。

杰格尔大胆地回电给编辑,并且说服他刊登这篇论文。杰格尔回想说:“我告诉他,‘看看邻苯二甲酸盐和聚氯乙烯在社会上的使用程度吧。这篇论文值得刊登,因为必须让科学家知道从塑胶渗出滤出物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久,美国心肺研究所(National Heart and Lung Institute)一位化学家提出报告,他也在为数一百人的血液样本中,发现DEHP及其他邻苯二甲酸盐的残迹。

而且这些人并未经由工作或接受输血而暴露在化学物质中,他们只是一般的塑胶制品消费者;这些人可能是透过从汽车到玩具、壁纸、电线等成千上万种日常用品,接触到邻苯二甲酸盐。

《华盛顿邮报》在一九七二年报导这项发现时,公开宣布:“如今人类也有点塑化了。”

但是“有点塑化”究竟意谓了什么?

在当时,大家的共识是:意义不大。塑胶制造商早就知道添加物也会从聚合物中渗出,但是坚持人类暴露的量并未大到足以造成伤害。

在仔细研究过DEHP和其他邻苯二甲酸盐之后(主要研究对象为成人),独立毒物学家也得到类似的结论。

他们发现在高剂量下,这些物质会对啮齿类造成天生缺陷,会在老鼠和小鼠体内诱发肝癌,但这只会透过一种极少影响人类的机制产生作用。

当我联络罗宾和杰格尔时,很讶异地发现他们各自下了同样不值得担心的结论。

如今已经退休的罗宾说他花了许多年研究DEHP,只找到一项有关的危害事件:在越战期间出现一个罕见的现象,处在休克状态的伤兵,在接受从聚氯乙烯血袋输送的血后死亡。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这种物质能在肺部促发致命的免疫反应。罗宾说,除此之外,他得到的结论是DEHP和其他邻苯二甲酸盐“该怎么说呢?就和鸡汤一样无害。”

当时还有些持相反意见的声音,但多数反映出来的,是科学家对于工业用化学物质愈来愈普遍,及对人类与这些物质亲密的接触方式感到不安的笼统感受。

一切要等到毒物科学发生重大变化,以及一位科罗拉多州女性在晚年改变事业跑道后,这些反对声浪才会受到注意。@(待续)

摘编自 《塑胶:有毒的爱情故事》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