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1年01月24日讯】在中国,考试就是生活的影子,考初中、高中和大学被称为三大考关,现在某些幼儿园和小学也要考试了。其实全体中国人都在被考,也在被“烤”,因为不是自己考,就是自己的孩子、孙子考。上了大学可以松口气了,但是数年后自己有了孩子了,考试又像影子一样粘了上来。
柏林教改后的学制和中国相似,共12年,小学六年,只有少部分学生在四年级后就转入文理中学。2月7日起,六年级孩子就要填写上中学志愿了。让我们来看看今年柏林孩子“中考关”如何过。
• 没有中考 只有平均成绩
德国没有中国小学升中学的那种一锤定音的毕业考试。柏林小学只给出五年级下半学年和六年级上半学年的平均成绩,其中德语、数学、外语和自然科学这四科成绩要比别的科目重要,都按双倍成绩计算。另外还要评估学生的能力,如学习持久力等。小学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成绩和能力给出书面建议,是上文理中学还是普通中学。这个推荐信也是要呈交给中学的。
• 中学选择学生的标准是什么?
主要看小学最后两年平均成绩。有的中学还要进行测试,有的要在群体活动中看学生的能力,有的是单独面试。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重点科目,比如自然科学、音乐等,面试时就会看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或是否重视音乐方面的活动。
• 学校位置少,报名人数过多怎么办?
学校先根据自己的标准选择60%的学生,一般是看小学成绩。之后考虑那些去其它学校上学有困难的孩子(Haertefall),比如单亲母亲要全天上班,孩子需要整天呆在学校,而附近只有一所学校提供这样的可能性。或者孩子有残疾,附近只有一所学校提供给残疾孩子的班。这样的孩子的数量不得超过全体录取学生的10%。最后30%的位置抽签决定。
• 学校选择学生的过程是否透明?
学校必须公开选择学生标准。柏林教育局将检查其标准是否合理,如果教育局对其公平性有疑虑,就将具体问询学校为什么收取这个孩子,而拒绝那个孩子。在拒绝通知书中,学校也必须写出拒绝理由。
• 上普通中学(Sekundarschule)是否意味着毕业时无法得到文理中学(Gymnasium)的毕业文凭Abitur而无法上大学?
不是。普通中学里的学生最后也要分流,一部分上职业学校,一部分考Abitur,之后上大学。比如一家柏林普通中学在招收六年级学生时,有20%的学生持有小学老师开具的上文理中学的推荐信。最后30%的学生取得Abitur文凭而有资格上大学。而上了职业学校的日后也有可能补习文理中学课程而上大学。
• 小学老师建议上普通中学,是否不允许申请文理中学?
得到普通中学推荐信的孩子也可申请文理中学。如果申请人多(几乎所有文理中学都是申请人多过录取人数),那么最后的30%的录取位置是由抽签决定,所有报名的孩子都有机会。但很多德国父母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希望孩子因文理中学学习压力大而心情不愉快,从而对人格成长有负面影响,而主动将孩子送到普通学校。
• 如果孩子没有被志愿学校录取,而家长认为录取程序不公平,应该怎么办?
家长应该在得到拒绝通知后的一个月内提出申诉,如果再次被拒绝,可以上告法院。
2月7日到18日之间,柏林六年级孩子报名上中学,可填三个志愿。4月4日到8日家长得到学校通知。如果三个志愿学校都没有录取,那么区政府必须在5月13日之前根据家长的愿望帮助找到另外一所学校,这个学校也可以在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