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腾讯体育下载 - 体育

土与火相遇联展 年轻陶艺创作展现坚持

font print 人气: 7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三位30岁的年青陶艺工作者,廖振淦、林炯宏、邱中均,在陶艺创作出现断层,以勇于接受寂寞与经济上考验的坚持,让作品更上层楼。这次“土与火的相遇”联展,所呈现出不同的生活陶风貌,观者可感受到各自所投注的情感,作品在台中文化中心联展到9月8日。

69年次的廖振淦,国中就开始接触陶艺,他运用崙背乡含铁量高的田土,加入柴烧作品的表面,呈现出金属光的质感。作品采手塑,肌理呈现出自然纯朴的风格,作者透过作品,将农村生活的感动转化表现在生活陶之上。

70年次的林炯宏,退伍后决心成为专业陶艺家。作品主要以青瓷釉系为主,除了追求表现青瓷釉的温润质感,也尝试改变釉的厚度,将上釉厚度加厚,在经过高温烧制过程中,厚的釉在融化中自然流动所产生的形态,去掌握那最大饱和度的厚实感表现。林炯宏说,虽然失败率会变高,但往往烧成的作品,所散发出来的厚实温润釉色,会令人感动。

71年次的邱中均,云科大毕业后加入工作室,再从基本功磨练起。展出柴烧花器,跳脱出一般主流的备前或信乐模式的配土,以自行调配的深黑色调土色制作。在柴烧过程中,选择落灰少的位置,以透过柴烧火的气氛,拉出土中深层的金属原素,呈现出有别一般风貌的柴烧作品。深黑色调的花器拥有深沉的黑,透露出寂静的内敛,让人感受到平静。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010年苗栗陶艺奖,以“乐陶”为宗旨广发英雄帖,广邀全国爱陶人一同来参与年度盛会,享受创作与竞艺的乐趣。
  • 泰北高中成人教育研习班陶艺课程在吴德贤老师认真教导下,学员们从理论与实做中体验到陶艺创作的有趣与挑战的刺激,让研习过程更有成就感,张水明校长专程到教室看同学学陶状况,对同学表现相当满意,希望校庆能把作品拿出来展。
  • 北区陶艺教育联谊会13日前往闪耀国际的超写实陶艺名家陈景亮平溪新工作室参访受到大师热情招待,陈景亮并做专题演讲以自己从事陶艺创作
    的心路历程来与参访的陶艺家们交流。
  • 北区陶艺教育联谊会2010年北陶知性之旅20日在该会会长廖运鸿率领下前往山水有机稻场、蔺草文化馆、金良兴砖厂、曾文生老师陶艺工作室、现代造型日月雕塑邱泰洋老师工作室参访,藉由访问观察体验学习在陶艺创作上大有收获。
  • 1806 年,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成为美国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国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罗尔还亲眼目睹了新国家第一座大教堂的开工。这座教堂是美国早期杰出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伟大的杰作之一,如今称为巴尔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清澈的如临仙境、如沐清风般的宁静与静谧的音乐,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声,悠扬的、具备强大穿透力
  • 杜伦大教堂(或译达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兰东北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诺曼式建筑(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国诺曼人在11、12世纪时建造的英格兰罗马式风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德国圣多玛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复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2),在巴哈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虽然逐渐没落,但是这种艰难的音乐形式却常被后来的作曲家视为一种能力的挑战。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提香对场景的精心设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以及对人像和物件的敏锐刻画,启发了后世的欧洲艺术家。观众凝视此画时,犹如置身人群中,仿佛艺术家要求观者一同省视自己的良知与对神的信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