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杀身之危 为高僧洗冤 大臣得神灵解难

卿德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468
【字号】    
   标签: tags: , ,

唐朝大臣裴怀古,寿州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在武则天时期任桂州都督、唐睿宗时任汝州刺史、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等职,因治政有方,被称为良吏。他为人刚正,执法不阿,曾为一名高僧刷洗冤屈而面临杀身之危,仍无所畏惧。

唐朝武则天时,恒州鹿泉寺有位僧人法号净满,由于严守戒律,品行高洁,而遭到其他僧人妒嫉。后来,僧人们想出一计,企图陷害净满和尚。

他们秘密找人画了一幅画。画中一名女子居于高楼,而画中的净满正拉开弓箭,朝向女子。意指净满和尚有谋逆之心,意图杀害武则天。他们将画藏于装经书的箱中,命令一名弟子密告到朝廷。

武则天得知后大怒,指派裴怀古前往治罪。按当时律法,应当斩决净满。

为官、处世刚正的裴怀古详细查证,查清了全案始末,发现净满实属被人诬陷,就释放了净满,并惩治诬告的和尚。

武则天得知裴怀古上奏的判决后,声色俱厉地责备裴怀古执法不公、宽纵罪犯,命令卫士将他下狱治罪。面对杀身之危,裴怀古仍坚持自己的判决,不愿屈服。一旁的大臣李昭德见状,试图为裴怀古解围,他说:“小臣认为,裴怀古审案粗枝大叶,请陛下命令他重审。”

此时,神情依然坚毅的裴怀古说道:“陛下颁布的法律没有亲疏之分,普天之下应当遵守同一标准。难道陛下要小臣诛杀无辜之人而逢迎圣旨吗?假使净满真有违法行为,我又怎有脸宽纵他?臣只根据法律公平执法,以求不冤枉好人,不滥施刑罚。就算这样做招来杀身之祸,我也不后悔!”听了裴怀古这番话,武则天心里明白了,就放了裴怀古。

圣历元年(697年),裴怀古担任右豹韬卫大将军阎知微的副使,出使突厥和亲。岂料,一到突厥,默啜可汗劫持了使节,胁迫阎知微做“南面可汗”,又想封裴怀古为伪官。裴怀古不肯,说:“与其毁节而生,不如守忠而死,请您现在就把我斩首,我决不躲避。”在生死关头,默啜竟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囚在军中。后来,突厥南下入侵赵州、定州时,裴怀古趁机逃脱。

然而裴怀古一向体质瘦弱,经受不了一路骑马奔驰的劳累,眼看追兵就要赶上。已无力骑马赶路的他就虔心祷告上天:“但愿自己报国而死,也要死在南方大唐的土地上。”

此时,精疲力竭的裴怀古,便在路旁歇息,一会儿就睡着了,并做了一梦。梦中一位模样像净满的僧人,为他指路说:“可以从这条路走。”裴怀古醒来后就遵从梦中指示前行,避开大路追兵,在山谷中辗转跋涉,最终到达并州边境。

当时并州长史武重规纵兵行凶,手下任意杀人冒充战功请赏。

巡逻队看见裴怀古,急忙把他抓住。在他命悬一线之际,有一个士兵突然惊呼:“这不是裴御史吗?”由此,裴怀古得以安全返回大唐。

裴怀古接连逃脱大难,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因为裴怀古坚守节操,为高僧洗冤昭雪,因而得到了神灵的护佑。@*

事据《新唐书》、《大唐新语》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笔者在阅读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二十时,发现一则关于岳飞转世的珍贵资料,这篇文章标题是《岳武穆》,内容简述如下。
  • 在中国福州鼓山一带,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有一个韦驮显灵的真实故事。
  • 唐朝刚建立时,高祖仅据有关中一地,天下依然群雄并立,据地为王。当时的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彼时刘武周与萧铣居于西北,王世充居于中央,面对各路枭雄,秦王没有畏惧,心中只有“思靖大难,以济苍生”的宏大使命。
  • 武则天在上阳宫病逝,享年82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乾陵。她为自己立了块无字碑,以示千秋功罪,任人评说。那麽,史学家通常是怎样看待她的呢?之所以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都不太好,皆因为她为了当皇帝,用尽了各种阴谋手段,而且杀了许多无辜的人,包括自己的亲人。
  • 为了珍惜人命、维护正义,明知前方路险,徐有功也会义无反顾地冒险救人。在那个权大于法、人人自危的苦难时代,徐有功一次次地以死护法,拯救身陷冤狱的人,其风骨感动天地,使想陷害他的人无法得逞。
  • 未来地球的保护神在中国诞生,三大西方预言家齐发声,东方圣人已经出现,手中神杖唤醒世人,彻底改变世界。《未解之谜》
  • 2025值年卦、流年卦应合推背图隐示的大时局为何?(道奇制图/大纪元)
    日前(3月28日)少有地震经历的缅甸发生大地震,就在同时,远在千里外泰国曼谷的一栋已经封顶、仍在兴建中的大楼在几秒钟内灰飞烟灭般“秒塌”,原来这是由中国建设公司承建的一栋“标志性”成就的大楼,这种“秒塌”的意外结果是否也是一种天命之时势的“代言”?2025年是个多变之年,2025年的值年卦、流年卦给我们人类预告了什么时局要点?《推背图》预言与2025年的大时局之变有什么“巧合”之处?
  • 人们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来的使者,他与三国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汉代“建安三神医”。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