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的智慧来自天地

一竹
font print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天地之间的和谐,表现为天高地下,万物布散于天地之间,高低大小各有情态,各具自然秉赋的本性,而又孳生有序,各得其宜。就像月日星辰,光耀不同,各有运行的轨迹;山川人物,状貌不同,各有自己的定位。这其中最根本的和谐因素就是“秩序”,只要这种秩序不被打乱,自然是万物繁衍,一片繁荣景象。先贤明君正是在洞彻这一自然规律中,领悟了这种“秩序”的内涵,从而制定了规范人类秩序的“礼”。如果人类社会能够尊崇这种秩序——人人各居其位,各守其职;同时又维持了各自不同的本性,各得其宜--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争斗了,社会自然就和谐稳定了。

万物的正常生长繁衍,来自于天地化育的各得其时,风雨催生,四时消长,各以其时,这一切又源于天地间的阴阳和顺。这个道理用之于人,一个人,如果内心平和,那么就可以保持自然的天性了。人之初,本性是纯净淡泊的,当有感于外物,就会有情意的波动,这种情意的波动,如果不加以适当的节制,在不断的受惑于外物的情况下,就无法再归于纯净淡泊,渐渐的就会迷失本性。迷失本性,就会背逆正道,为非作歹,就会出现以强凌弱,老无所养,幼无所安等等天下大乱的态势。所以先王制作礼乐,就是为天下人制定节度的意思。由此看来,“乐”的制定,并非要满足口耳之欲,而是以此来教化人心,使之对好恶有平正的判断力,从而可以回返到人生的正常状态。而乐曲的最高境界,那一定是情性意念的和悦。

先贤圣君取法天地之和,制定了礼乐,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也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以社会的和谐百姓的安乐为最终目地,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教化人心。

我相信,大自然是上天给人的一本书,那是用来学习与感悟的,不是用来所谓“改造”的。在这一点上,古人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或寄情山水留下咏叹之佳篇,或探问万物寻求生命之真谛;而现代人,在对现代科学的追求中,加之无神论的蛊惑,唯我独尊,对自然万物肆意践踏损毁,来满足着难以填满的欲壑,甚至于天地震怒,灾祸频现,仍不知悔悟。

──转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看了新片《孔子》之后最大的感触有二:一是想不到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华文明,居然就有如此宏大的规模气象,其宫室礼乐之华美,衣冠器物之精致,艺术人文之高雅,比起一千七百年后的欧洲,即电影《勇敢的心》中所展现的英伦三岛,依然有过之而无不及,身为一个炎黄子孙,不能不为我们祖先所创造的伟大文明而由衷地感到自豪;二是整部电影虽然非常卖力地煽情,然而影片中的那么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圣贤君子居然没有一位让我这个爱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为之感动,相反前几日我在看美国科幻片《阿凡达》时却为剧中那一群宁死不屈的 “钉子户”纳美人而感动得热泪盈眶——尽管他们的外表看起来是那么的可怕。
  • 道丧千载失雅乐
    举世靡靡好郑音
    神韵奇葩九天降
    一枝独占万年春
    美誉远播传四海
    名流争睹众如云
    惊慕人间第一秀
    始经沧海水无垠
    仙韵神姿何曼妙
    曲终方知意犹深
    将为南风畅天下
    又闻清角合鬼神
    重修礼乐归正道
    再现华夏古风淳
  • 大哉中华!盘古开派,女娲肇端,承天立地,泱泱中原。
    美哉中华!碧波湖海,白雪高原,江河婉转,山岳绵延。
    壮哉中华!三皇五帝,商周秦汉,唐宋元明,盛世康乾。
    善哉中华!神传文化,佛道庄严,孔孟伦理,礼乐欣然。
  • 神州古国五千岁,锦秀山河耀天地。
    灿烂文华天上来,风物礼乐惹人醉。
    盘古开天何茫然,女娲造人有深意。
    黄帝垂拱大道行,华夏文明神开辟。
  • 使各种不同的物类,在极为和畅的气氛之下,共存共荣,不会发生彼此侵害的事,这就是音乐诱导民智,达到教化目标的内在作用。使人人喜悦欢乐、相互亲爱,这就是音乐的作用。
    使不同阶层的人,共同保有中正平和,绝无偏邪的思想,这就是礼在本质上的要求。使人人经常注意外表的端庄诚敬,谦恭顺从,这就是礼仪在形式上的要求。
  • 清澈的如临仙境、如沐清风般的宁静与静谧的音乐,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声,悠扬的、具备强大穿透力
  • 德国圣多玛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复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2),在巴哈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虽然逐渐没落,但是这种艰难的音乐形式却常被后来的作曲家视为一种能力的挑战。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清音若莲——净泉音乐原创
  • 夜曲Nocturne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钢琴演奏的一种浪漫情怀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声乐曲或是器乐曲),以及多乐章组曲的“嬉游曲”(divertimento,器乐曲)是相同的风格,都是适合夜晚以及户外演奏的曲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