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牛津大学与2002年史丹佛大学统计,每一千位新生儿约有1至4位左右会罹患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在出生后的4天内叫做“早发型败血症”,主要的感染源来自孕妇的产道或发炎的胎盘,临床上会出现肺炎,死亡率高,约在15~50%之间,与早产儿肺泡不成熟的肺部X光不易区别。
发生在出生后的第5天以后叫做“迟发型败血症”,主要的感染源来自出生后的接触者,临床上会出现脑膜炎,死亡率较低,约在10~20%之间。
新生儿正常出院后,如果突然发生不吃奶、活动力变差、黄疸加重、循环不好、前囟门膨出、抽搐、嘴唇发绀等症状,就要想到新生儿迟发型败血症,脑膜炎概率高。
笔者与在美国的长兄皆是新生儿科专家,这30年来救治过许多台湾、美国这样的新生儿重症,若能提早进行脑脊髓液检查,尽早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细菌性脑膜炎的后遗症。
这种病,新生儿科医师的高度警觉,往往可以改变新生儿一生的幸福,我们也常因治好此病,得到病童妈妈终生感激,甚至接受美国杂志的报导。
新生儿败血症的今昔
二十世纪30年代,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主要是A族链球菌。
但盘尼西林(Penicillin)发明后,40年代就以大肠杆菌为主。由于抗生素使用太泛滥,产生Penicillinase,50年代就以葡萄球菌为主。到了60年代因为提倡医护人员勤洗手,又恢复以大肠杆菌为主。
70年代由于性泛滥与同性恋增加,又改以B族链球菌为主。80年代因新生儿加护医疗进步,新生儿科与妇产科联合研究发现,产前施打预防性Penicillin注射,可降低60%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90年代妇产科推行产前预防性Penicillin注射,使新生儿感染B族链球菌的早发型败血症降低65%,但却发现新生儿大肠杆菌感染又增加2至4倍。21世纪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死亡率已降至11~20%。◇
Penicillinase:一种酵素可破坏penicillin,产生抗药性。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