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晗:独舞

晓晗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5日讯】夜的静谧与安然,让人有勇气脱去了白天穿在身上的华美衣衫,勇敢、坦诚的面对自己身上的种种浅陋,在思想筑起的城堡里,独自一人随着一首首悠扬的“天音净乐”翩翩起舞。

做一个全新的自己吧!离他远些,就离自己的灵魂近些。先要学习爱自己,然后,才是理性的去爱另一个人。

都说人生如戏,如果一次又一次的邂逅总是在重复上演着:浪漫的开始,缠绵的过程和不堪的结束,那么,自己宁肯不要做剧中美丽、浪漫而多情的女主角,更不要期待总是活在观众的掌声里,之后,优雅、光彩照人的谢幕。

无眠的夜晚,一盏孤灯里,喃喃自语,写下了看似清秀、柔软的文字,却仍无法替代心底的伤痛。

感谢那些给予我回忆的人们,不论好和坏,温暖或不堪,终是丰富了自己的生命。

我是谁?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

或许,生命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场需要忍耐的孤单旅程。

我是谁?

那个“我”,拥有一颗渴望爱的尘心;亦拥有一个渴望孤独之中渐渐成长的诚挚灵魂。

或许,告别昨日,总会有说不清的,支离破碎的记忆如碎片般洒落,但,我已深深懂得,无论怎样,都要学会理智的放弃,真诚的面对和孤独的等待。

今夜,终于决心和不堪回首的往事说声“再见”。

有位作家曾说:“生命需要等待,智慧的等待,因为只有在被血泪浸透的等待后,生命才会完成最后一次华丽的蜕变,如同凤凰的涅磐,在烈火中走向新的境界。没有风雨中的等待,就不会看到雨后的彩虹。”

放弃一种错爱和欲求,找回迷失的自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明天,太阳依旧会升起。云淡风清的日子里,相信等待自己的,将是脱胎换骨般的美好和喜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蒙特利尔报导组)艺术之都蒙特利尔拥有大量不同族裔的各种艺术家,他们看过演出后,在赞美惊叹之余,也在演出中发现了他们在各自领域需要借鉴和吸收的精华。伊莎贝尔‧帕奎特(Isabelle Paquette)是蒙特利尔大型芭蕾舞公司Les Grands Ballets Canadiens 的独舞演员,她以艺术鉴赏家的眼光,同时还带着孩童般天真新奇的眼光,欣赏了神韵国际艺术团1月15日在蒙特利尔的首场演出。
  • “这真是一场美丽绚烂、构思精巧的演出!”欧科特这样评价美国神韵巡回艺术团在布雷根茨的首演。他从中感受到了人类对自然、对信仰和对自由的爱和追求。他告诉记者,这种感受是从众多舞蹈展现的自由个性,以及独舞和群舞的交替变换中得到的。
  • 再添“台湾之光”,青年编舞家黄翊双人舞“低语”,与周书毅独舞“从身体出发”,于丹麦第3 届跨界连结国际编舞大赛上,从140支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第2、3名。
  • 台湾舞蹈家苏文琪应邀在塞纳圣丹尼斯国际舞蹈节演出Loop me独舞,结合电音创作和录影装置,舞蹈演员与她的多重影像同时出现舞台上,舞蹈演员展现的力度和技术质感张力十足。
  • 今年清明节,我们无法回去扫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铭记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心中点燃一盏不灭的灯;是不让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遗忘,让他们的信仰得以延续;是让活着的人依然怀揣希望,更是坚守他们未能走完的路,让正义与真相薪火相传。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东方文化陀山鹦鹉的名言,应沿袭原话为好: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鹦鹉的境界亦于此,陀山曾经拥有,今生弥足珍惜!故乡常州为笔者曾居地,我将其揣入怀中,时时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嘘雀跃。
  • 时下正当春天,虽然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儿尚未绽放,树木也是萌芽状态,但鸟儿婉转的鸣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悦。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风景。
  • 余先生的一句话让笔者心有震悸,事关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团赴普林斯顿,想说服先生回国看看,因他公开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国。故乡来人劝道,回一趟便能解除乡愁。先生急了,怼出一句——我没有乡愁!
  • 漫步林间小道,穿过亭廊幽径,听着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轻柔抚面的风儿;但见鸟鸣山翠,花木蓬勃,白云绕山岗,飞絮舞流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