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的博大

安危
font print 人气: 20
【字号】    
   标签: tags:

现代人把道家的道论、佛家的佛理当成哲学来解释,从中来寻找符合哲学的东西来论述,来为哲学装点门面、寻找依据。其实太极不只是现代的科学描述的那么一点点东西,他有更多的、不被人认识的深意蕴藏其中。

太极不是哲学。它有比哲学更系统更完整的内涵。哲学中有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它认识的规律只在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范围内有作用。

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却把它当成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东西。

太极也不是科学,他能把无形的东西系统化,有不可重复性的特点,对待事物的认识是运动的、多变的、不重复,而现代的科学是实证的,有重复性的、教条的。要被看得见、摸得着的、或被所谓的科学仪器证实的才会被其承认。

太极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点。从太极的图形上看:太极图是圆的,概括了它对宇宙的认识。宇宙是圆融的,完整合一的。宇宙中的恒星、星星、卫星的基本形状都是圆形的;现在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看,大到让人难以想像的银河系也是圆的;现代科学用最大的显微镜看到最小的分子、原子、质子、电子以至更小的粒子,也是圆的。

从太极的运动上看:太极是运动的,运动的轨迹也是圆形的,太极图是顺时针、逆时针运转的,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星球的自转、公转都是一个方向的,测到的分子、原子、质子等等的运转和公转也都是单向的。而太极的运动的方向观,概括了人还不能认识到的自然运转方式,是超前的、全面的认识观。

从太极的结构上看:太极分成阴阳两部分。阴阳鱼的大小是一样的,一个正向、一个反向;一个黑、一个白;一个阳、一个阴。正反同存、黑白同现、阴阳共生,构成了完整的认识世界的观点。不像哲学中简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那么抽象;比对立统一律蕴含了更深刻的涵义。

从阴阳鱼的形状上看:不管图形怎样运行,总是从小变大,大到一定程度变成了另一种小;从弱到强,强到一定程度变成了另一种弱;量变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另一种质变。以此回圈,以至无穷。而量变质变的规律,只是一种简单的、单一的认识观。

从太极图的分界上看:分界的形状是弯曲的、波动的。弯曲的图形,表明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分界的位置处于阴阳之间,是中庸的、中立的、中成的,走在阴阳的中心、成败的分界、长短的中间,也符合了儒家的中庸观、道家的合一观。

从太极图的眼上看:太极有两个眼。阴中有阳眼、阳中有阴眼;喻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互补、阴阳互生、阴阳互根的完整的认识论。

太极图的完善和发展。随着人对自然认识的提高和道家学说的日趋成熟,人们把更多的对宇宙的认识提高到了又一个系统的阶段。在太极图的四周分布了八个图形。用三段式的图形,喻示了它的象、数和理。简称八卦。八卦中又分出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都加了卦辞。把变化中对宇宙、自然、人类的认识的每一个阶段,都概括出精辟的认识和论理。

对太极图精辟的理论,还受到东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的积极崇拜和学习;由太极发展而成的八卦图还被韩国作为国旗、国微,可见已经深入韩国人的人心。

在外国求学的人,见到老外,首先想请教中国人的国粹就是《道德经》、《论语》和道家的太极和八卦等高深的东西,只可惜,今天的国人中多数人对传统文化中国粹的了解,并不比老外多知道多少。

哲学的产生与太极的传播。不是太极的理论符合了哲学,太极生于先,哲学生于后;而是哲学在太极中寻找了一些皮毛的东西,为其装点门面。费尔巴赫、黑格尔时期,看到了从东方传到西方的道德经、易经和太极,就是当时在西方盛传的“潜学”,翻译的人根据自己的意会翻译成言传的东西,译出的只是它的皮毛;黑格尔学到的是皮上的毛;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学了一些毛上的绒,便迫不急待的当作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去卖弄;中国的一些留洋学者把其奉若神明,再用中国的文字,把其译成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便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中国的大雅之堂,像皇帝的新装一样招摇过市;像圣经一样的信徒一样顶礼膜拜。

其中的原由,值得我们深思;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值得所有国人用心体会、玩味,从中寻找我们的症结所在。

太极在现代中国的遭遇,就是道德经、论语、孔子学校、红楼梦学会的缩影,找到了其中一个的病因,就把准了中国的病症的脉,对症下药,就能医治国家的病;解开国民的痛;找回民族的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9月27日“全世界华人武术大赛”初赛,太极拳组参赛者吴研表演了吴氏太极快拳。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练武最终是要达到境界的提升,一般人认为的道德的升华。 吴研说﹐太极是他一生一直在寻找的。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受到朱熹《小学》启发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进退洒扫、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评价。
  • 世人醉于名、醉于利、醉于声色车马,无论朝野一样的昏昏逐逐,无日不醉,普天之下昏迷不醒。《小窗幽记》的辑者见状想提供一服清凉散,让人人解醉!
  • 菜之味,耐人寻味。在种菜时,能厚培菜之根,才能深得菜之味,人生亦是如此!《菜根谭》以菜根喻世,让人知道培养生命之根本的重要。读者若能静心深入其间玩味,才能得其真味。《菜根谭》划分为四大部:修身、应酬(人际关系)、评议(人生顺逆、得失)、“闲适”(生活)。本文续(上)集,收录“评议”(人生顺逆、得失)和“闲适”(生活)的一些金句与读者分享。
  • 甜菜根, 炒饭, 烩饭, 沙拉, 鸡汤, 罗宋汤, 煎饼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感悟人生修养、处世、出世的语录,流露宽厚处世和出世还真的智慧。其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不同于凡人的识见,耐人寻味,尤其是韬光养晦的洞彻之光。《菜根谭》分为四部:修身、应酬 、评议、闲适。本文收录一些金句与读者分享,并在句下加“注”解读。本文为上篇:修身与应酬的内容。
  • 蓬岛仙踪
    《围炉夜话》为清人王永彬所讲的安身立命的教子语录,与明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在明清两代发挥不小的影响。请与本文重温《围炉夜话》中的好话,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依然助益良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