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古人用“白眼”来表示对人轻视?

作者:心语
font print 人气: 1287
【字号】    
   标签: tags:

白眼,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翻白眼,也就是用白眼球看人,有轻视、厌恶或不欢迎的意思。古籍中也有记载,如唐朝戴叔伦《行路难》︰“白眼向人多意气,宰牛烹羊如折葵。”另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我以人不齿数故,遂与母偕隐;今又返而依人,谁不加白眼?”

那么,为什么古人用“白眼”来表示对人轻视之意呢?

“白眼”一词源自于《晋书.阮籍传》中的记载︰“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据载,阮籍是三国时魏尉氏人,才能出众,个性放诞不羁,为人旷达不拘礼俗,嗜酒且喜好老庄之学,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禀性极为孝顺,虽然不拘礼教,但说话言辞深远,不随便评论他人好坏。

阮籍见到拘泥于礼俗的人,就用白眼对待他。他母亲去世时,阮籍因为太悲伤,有两次喝完酒后,放声大哭,吐了几升血。嵇喜来慰问他,阮籍却用白眼对他,让嵇喜十分不高兴的离开。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后,就拿着酒夹着琴去拜访他,阮籍非常高兴,就青眼以对。因此,“白眼”的典故由此而来。

白眼也作眼白,表示轻蔑、看不起。如唐朝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途穷返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此外,典故中还提到阮籍会用“青眼”看人。如《晋书.阮籍传》︰“籍大悦,乃见青眼。”

青,黑色的意思,古人称黑眼珠为“青眼”。我们正眼看人时眼珠在中间,“青眼”就是指眼睛在正常的状态。“青眼”与“白眼”是相对的,青眼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器重。我们现在常使用的青睐、青目、青眼、垂青等都是由此典故而来。

所以,青白眼虽然是一种看人的姿态,其实更是一种心态,表现出对人的尊敬与轻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贡院为了防止夹带传递作弊,或防止闲人擅自进入,会在贡院四周围上荆棘,因此贡院又称为棘院、棘围、棘闱。
  • 鸡毛文书,是指古代传送紧急文书,在封套上插鸡毛为记,又称为鸡毛信,源自于秦汉时代的羽檄。
  • 现在许多亚洲国家用餐都使用筷子,但筷子最早是源自于中国。筷子,是中国人必备的餐具之一,与日常生活的三餐息息相关。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吃饭要使用筷子呢?
  • 古人称冬至为入九,数足九九,则春风送暖,寒意全消,所以俗话有“九九消寒”之说。而为了度过漫漫严冬,古人想出了各种娱乐来进行九九消寒..................................
  • 从古至今,名片的使用历史悠久,往上可溯自..........................
  • 古人把铜钱戏称为“孔方兄”是有典故的,源自于.............
  • 据古籍记载,“雷同”一词源自于《礼记.曲礼上》︰长者不及..............
  • 自古以来,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非常重视礼节。因此,逢年过节或喜庆场合,人们总会礼尚往来互赠礼物,联络彼此感情。其实,收礼、送礼都是学问,但最重要的是要让收礼者感受到送礼者的诚意,故古谚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天象奇观常常引起观星族的兴趣,也引得关心天象与世运吉凶者的关注,“七星连珠”就是其中一种!你可知“七星连珠”、“五星连珠”从遥远的时代以来,就是极受古代中国重视的天文现象,古来有句成语叫“珠联璧合”,就是指这个天文现象。“七星连珠”是什么意思呢?中国史上第一次七星连珠发生于何时?“七星连珠”是吉兆还是恶兆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