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岑蔚西画个展 虎山艺术馆展出

font print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31日讯】【记者林萌骞/南投报导】专业创作者林岑蔚西画个展,在中兴新村虎山艺术馆一楼展览室展出,展品由具象到意象、半抽象、抽象,丰富的色彩与笔触,观赏时可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流露,展期到4月7日为止。

林岑蔚,出生于丰原市,小时候就喜欢涂涂抹抹,成长过程中更深受老师、前辈的影响,由原本只是课余的消遣活动,慢慢转变为专业的创作者,也期许未来能成为一位老师为美术创作略尽棉薄。

作品曾获台中县美展水彩第一名、桃源及玉山美展佳作、中部美展水彩第一名,2009年首次举办个展,先后于员林演艺厅、云林县文化局、苗栗县文化局、台北县文艺中心、新竹市文化局、台中县文化局等地展出。

林岑蔚表示,亲人的离别、长辈的逝世、朋友间的故事以及发生在周遭的点点滴滴,都是一道道在人生上的刻痕。他常独自思考着生命的价值,并把对生命的感动,透过画笔呈现在画作上。

他曾一个人去旅行,在旅途中看到各种人事物,想到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大家都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彼此间应该互动热烈些,不管是在社会上或在家庭中,不必像都市人那么冷淡,所以他创作了“来去游乐园”,整幅画传达的讯息就是快乐、明亮。

由于受到张城吉老师“心随笔走”画论的启发,作品运用色彩的对比、光彩的流动、线条的行走、笔触的触碰、具象、半抽象的,用纯粹的心情创作,没有繁杂刻意的设计安排,只把内心体验过的情感透过画笔诠释出一幅幅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代的风景画或人物画中有建筑物的构图,依赖界尺将建筑物的飞檐、楼阁、楹椽等画得唯肖唯妙,这种有直线的画,称为“界画”。
  • 在台湾近代诗书画艺坛,黄水文一生低调,作无形之画--诗,画有形之诗--画,在诗书画中自得其乐。他的画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为邮票之画发行;他的诗句得到故乡诸罗山水共鸣,常被桃城(嘉义)后人选来吟唱;他的书法以隐名的姿态留存于嘉义市中山公园尊师亭。综观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 夜曲Nocturne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钢琴演奏的一种浪漫情怀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声乐曲或是器乐曲),以及多乐章组曲的“嬉游曲”(divertimento,器乐曲)是相同的风格,都是适合夜晚以及户外演奏的曲风。
  • 台湾美术界在1950后期到1970前期爆发传统国画与本土胶彩画路线之争,黄水文不愿卷入争议, 从1960年至1980年二十年间退出省美展,因此在全台逐渐失去知名度。在1960年至1970年的十年间,他开始将水墨融入胶彩画中。他的书迹留在嘉义公园尊师亭上依然可见。
  • 台湾近代艺术家黄水文(1914–2010年)诗书画三绝,但少为人知。他的处世为人自然质朴有如隐士,从不出画册,也未收徒,服务于嘉义县中32年当美术教员,作品极少面世。近日(2025.1)《嘉义市文献》第26期,刊登黄健次先生历经几年精心整理所撰〈黄水文诗书画补遗〉,填补了台湾近代艺术史的一块空白,本刊有幸取得黄健次先生所撰简要版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 台湾故宫, 故宫, 岁时吉庆, 节令文物精粹特展, 故宫特展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黄历新年应景的“岁时吉庆—院藏节令文物精粹”特展,“透过精选的院藏岁时文物,一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序变化、节庆习俗,陪您过个知性蛇年。”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会说故事的图画”特展,展期至明年1月1日,以“故事画”或“叙事画”为主要展件,希望呈现“图像”能够超越文字描述、为观众提供更丰富讯息的潜力与特性。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9月推出古籍善本选粹新展:“四通八达——古代道里交通图籍展”,呈现丰富多元的古地图世界。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携手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将于9月26日起推出“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带领观众跨越古今东西的时空向度,感受“大美不言”的经典隽永之美。
  • 炎炎盛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皇帝的移动花园——清代宫廷花卉画”特展,展期至9月22日,欢迎民众前往参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