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理想主义的年代》

烧遍两岸的野火

──为龙应台《野火集》二
王丹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7日讯】《野火集》传进中国的高等院校的时候,我刚刚考进北大的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当时的我,正在试图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曾经是共青团干部,曾经要求加入共产党的我,这时已经开始意识到原来觉得毋庸置疑的现行制度,其实并不是我理想中的样子,而中国需要的自由,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推动的。问题是,应当如何去推动?

这个时候,《野火集》的意义在于:第一,它让我看到了一种选择,那就是,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以个人良知为基础,秉持社会责任,以话语的力量瓦解与攻击旧的秩序与观念。对于理想主义热情高涨的八○年代大学生来说,这样的选择是最有吸引力的,因为毕竟,我们的职业道路是与追求真理的知识探寻息息相关的。体制内的从政之路与体制外的革命之路都还不是最现实的选择。这就是《野火集》得以在北大等学校风行一时的深层原因;第二,龙应台的行文风格极具魅力。对于我们这些感受到一定程度的政治压抑,又寻求答案的人来说,〈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样的文章等于代我们喊出了内心的愤怒,同时又以清晰的逻辑论辩在我们心中引起共鸣。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记得当时我们政治学专业的同学办了班刊,取名就是《野火》,由此可见《野火集》当时在中国的影响力。可以说,龙应台是最早开始以话语介入中国社会变革的台湾知识分子之一。这种介入,汇合进八○年代中国启蒙运动的洪流,最终引发了一九八九年的民主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讲,龙应台放的这把野火,曾经烧遍了海峡两岸。

现在在《野火集》问世二十周年之际,回顾《野火集》的意义与影响,我认为至少有两点是值得讨论的:

第一, 对自由的追求与维护是不分地界的。龙应台当年的文章打动我们的,并非她具体批评的台湾的社会现象──对此我们了解很少,而是那种批判的精神和批判的立场。华人世界是一个共生共荣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影响到共同体内每一个分支的利益。但是,今天,面对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的构成的复杂环境,华人世界的公共领域有没有可能整合,话语力量的支配有没有可能发挥更大效用,《野火集》曾经起过的作用有没有可能在这种整合的基础上重新出现,在在考验着今天的知识分子。简单讲就是,今天的知识分子还要不要像当年的龙应台那样去积极地介入社会?

第二, 《野火集》集中批判的是社会现象,是人心。这一点至今仍然有启示意义。就是说,当我们目睹政权转移之后,仍然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认识到,其实社会的内在改造,包括社会观念、社会伦理等等的改造才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社会,如果连基本的伦理规范都还有待建设,这种时候唱一些道德层面的高调是没有意义的。中国人连龙应台过去批评的一些小毛病,比如公众场合大声喧哗,都还不仅没有改变,还理直气壮的时候,你怎么可能指望他们可以理性地心平气和地谈论两岸关系呢?

因此,我一向以为,二十年前的野火,并没有烧尽民族精神深处的蔓草。这把火,有必要再次点燃。

《中国时报》,二○○五.五.十八

──原载《理想主义的年代》;“允晨文化”授权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时报记者蔡智铭、张瑞桢、胡清晖/综合报导〕中国民运人士王丹质疑中国学生可能在台湾的大学里已出现“有组织活动”,引发外界广泛讨论;王丹这两天在他的Facebook最新留言强调,他提出这个问题,完全是为了提醒台湾人,这样的事情已在台湾出现了,绝对不仅仅是个人意见不同的问题。
  • (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28日电)中国民运人士王丹日前警告,中国学生可能在台湾的大学里已经出现“有组织活动”,引发讨论。教育部今天指出,陆生来台如果违反相关法令,将限期离境。
  • 六四民运学生领袖王丹昨指出,中国崛起是牺牲社会公平、正义等换来,而且廿年来官方对自由的掌控甚于六四之前;台湾二次政党轮替后,两岸政治关系进展大,台湾要提防中国意识渗透,以免民主倒退。他语重心长说,自由总是来得轰轰烈烈,不知不觉的失去。
  • (大纪元记者邝承好香港报道)之前记者报导了谭作人的纪录片《公民调查》在香港公开放映的活动,也从他散播在互联网上的种子连线,下载了他的这个作品,得以第一时间看到当前大陆具良知的文化工作者的气魄力行。岂料中共自身的恐惧症是愈来愈病入膏肓了,连这位被艾未未称为“四川好人”的谭作人手里的笔和摄影机,也足以成为中共恶梦中的武器,具备把其政权颠覆的动力。一个政权落荒至此,国际哗然。国际特赦组织已发表声明,要求释放谭作人。身在美国的王丹,亦因为与谭作人有电邮来往,愿回国出庭作证。只是,惶恐者如中共,掩耳盗铃。
  • 王丹、严家祺等21名流亡海外的中国民运人士在新年前夕发布《网路革命宣言》征集联署,并指出网络是中共的“真正软肋”,呼吁海内外网民以互联网为武器,发起颜色革命,推倒中国的“网络柏林墙”,推翻当今世界最大的专制壁垒。
  • 中国流亡民运人士王丹盼能发起网路革命,突破中国政府对网路的箝制与封锁。实际上,中国政府除利用金盾、绿坝等机制箝制网路自由外,甚至还透过骇客,窃取国外的商业、军事机密,早成全球网民的全民公敌。
  • 我相信多年以后,当自由的火种照亮中国的那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看当年为了追求民主曾经付出的艰辛与代价,会清清楚地看到今天的坚持的意义。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记下这一段历史。这,就是我出版这本文集的主要目的。
  • 中国民运人士王丹昨在脸书上贴文指出,“Google离开中国,张艺谋来到台湾。据说他27日即将登台。这几年,张艺谋完全抛弃良知,沦为中共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机器,甘心为中共炮制法西斯主义美学。他的《英雄》颂扬为了统一,可以不惜“杀!杀!杀!”的所谓的“英雄”,矛头直指台湾。”
  • 众所周知,《蜗居》的风波,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目前的阶段出现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就是高房价的问题。现在不要说众多被称之为“蚁族”的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无法在都市立脚,就是原来被视为改革开放的既得利益集团成员的白领阶层,也日益无法承受高房价之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