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im体育平台官网-im体育平台开户-im体育平台注册
个展报导

【水彩行家】陈文福个展

风华再现 报导暨作品欣赏
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
font print 人气: 156
【字号】    
   标签: tags: , ,

陈文福个展 风华再现 报导暨作品欣赏
陈文福是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创会时最早的三十位发起人之一,当时因为远在屏东所以并未列为筹备委员会之委员,1948出生的他在迈入中年后才开始创作,以一个非科班出身的绘画的爱好者刻苦自学成功,进而成为专业性的画家,近年来获奖无数邀约不断,经常受邀举办个展,并屡屡应邀参加联展;他的乡土主题绘画是反应个人生活体验的展现,一缕阳光投射在焦点上颇有受到荷兰大师林布栏内光派的光影趣味影响,纯台湾味的内容感动了许多在南台湾成长的收藏家,层层叠染再洗出亮面的特殊技巧,让它的画面带有柔和亲切的特质,成为个人作品中的一大特色,这次在台南亚帝画廊的个展,以他童年对台南的记忆,细细的描绘那陈旧的往事,让古城沉淀已久的沧桑与美丽风华再现。


忆儿时赤崁楼 56×76㎝ 2009

丝瓜 38×56 ㎝ 2009


陈文福
现职:专业创作画家、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正式会员
获奖:
1999年屏东美展首奖“屏东奖”
2000年教育部文艺创作奖第一名
第58届全省美展第一名
第17届南瀛美展首奖“南瀛奖”
第64~69届台阳美展银牌、铜牌、金牌奖
第50届南美展首奖“南美奖”
2004年法国艺术家沙龙铜牌奖(春季)
<--ads-->
画历:
2002、2003、2005屏东半岛艺术季驻地艺术家
2006年华山艺术季驻地艺术家
屏东地区多项美术比赛评审委员
2007中山楼建楼四十周年纪念画展
国父纪念馆50周年百景邀请展
河海山林专题展(玉山国家公园)
2008 纪念台湾水彩百年当代2008水彩大展、
台湾森林之美水彩巡回特展、
2009 台北植物园诗画联展


欢乐颂 56×76㎝ 2009

款款深情 56×76㎝ 2009

(图文由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1986年赴美进修之前,梁老师的水彩画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湿中湿技法,也就是在作画前先将整张画纸弄湿,趁纸未干前快速上色,掌握好水、颜料与时间的特性才能画出一张好画。1980年的第一次个展,以花和静物为主题之外,尚有人物,即是最好的呈现。
    回台后梁老师重拾水彩笔进行创作,突然觉得画笔好像轻了不少,原来她已习惯油画厚重的笔触,现在拿起水彩笔更是随心所欲、驾轻就熟。
  • 新庄中平公园,对这一座伫立在公园内的雕像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在我担任新庄高中一年级的美术课程中“认识在地艺术家”单元,李石樵老师就成了最佳男主角,因为他就是新庄的“艺术之光”,希望学子们能珍惜这份情缘。
  • 台北植物园几乎是台北地区最多艺术家写生作画的地方...
    这里汇集了植物、也吸引了动物,它不仅是台北的肺,也是一个隐藏了生物多样性的奥妙橱窗,让台北人都把这里当作是花园、是知性的宝库、更是最佳休闲场所。
  • 绘画在我的生活中也是十分好的亲子活动:下班回家,陪孩子涂涂、抹抹,或是作画时,孩子陪伴在一旁嬉戏玩耍,乐趣无穷。由于长期浸淫于彩绘人生的美好生活里,孩子们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也纷纷随着我,执起画笔,一幅幅画出自己美丽的人生。
  • 纵观洪老师创作三十多年来的作品风格之演变,将其归纳为三个系列:
    一、叠染光影系列──兼容时空与动感的分割形式
    这个系列的作品,他要追求的是:一、光与影的解读和诠释;二、空间与空气的互动;三、强调“动”与“静”的对应关系;四、穿透与多重空间的开拓;五、解构立体主义的理念。
    二、拥抱自然系列──以自然为师,体会万物生息及人体之美
    美丽的大自然,提供了创作的泉源,而写生正是走进自然,描绘刹那间心灵悸动的最佳捷径。
    三、夜景系列──突破与超越后的造境
    历经了叠染光影的分割形式,又用最诚恳谦卑的态度面对自然、拥抱自然后,一个艺术创作者的自觉性,似乎鞭策着自己去寻求突破与超越,于是洪老师继续孜孜不倦地耕耘,努力去追寻、去创造“美”,因而有了一系列的夜景造境大作。
  • 位于纽约曼哈顿心脏地带的弗里克收藏馆(The Frick Collection),自1935年开馆以来,坐拥1800件馆藏,一直是美术与历史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历经5年、斥资3.3亿美元整修与重新规划的博物馆终于修缮完毕,4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不仅一楼标志性展厅焕然一新,更首次开放原为私人住所的二楼,并推出一系列崭新的展览、装置艺术与公共活动,并开放一座可容纳218人的全新音乐厅。
  • 艺术史家们对用“矫饰主义”(Mannerism)这个词做为绘画风格的名称有过许多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前,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这名词来形容十六世纪时在意大利那些无法被归类的艺术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