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人合一之路(后 记-1)

黄鹤昇
font print 人气: 65
【字号】    
   标签: tags: , ,

这是一本天才的大作。天才,非我所为也,乃天之造作也。“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易经 . 系辞传上》)自苏格拉底以降,西方辩证哲学高矣,深矣,庄矣,至矣。如此延绵几千年,谁孰能以正之?老庄将那道无不可说而说之也久远了,谁解其中味?

一九五七年六月八日(黄历五月十一日)子时,在海南岛儋州一个叫高洋的村子里诞生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就是我。父亲依照客家人的传统,天濛濛亮,带上牺牲及香火,到伯公山去做崇拜,敬祝我的诞生,求伯公保佑。刚到伯公山,一只黄鹤从伯公山升起。父亲回来后告诉母亲这个情景,说,“黄鹤昇起,就以此意取名吧。”父亲小学毕业,也读过些书,他为了把我的名字取得高雅有文质,因客家人的“鹤”与“学”是同音,就取名为“黄学昇”。父亲是希望我将来有学问。这是在我长大后父亲对我说的。

冥冥之中,似有一命运左右着我的人生,“黄鹤”与“黄学”就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黄鹤”(古人有“黄鹤一去不复返”之句)标志着我一生的漂泊;“黄学”说明旧学、古学(古黄色的学问)早就埋下种子,我为什么会对古代的中国学问感兴趣?五、六岁时,父亲被当时的“公社”调到“美万水库”管理水库,全家搬到山沟里。

那里远离学校,我要读书,就得寄宿在伯父家。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身边,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就来了。那时我们根本就没有书读,每天以毛主席语录作为课本识字。记得老师叫我们背“老三篇”(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及《愚公移山》三篇文章),我竟用三天时间背下来了,那是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有很好的记忆力。读书识字,就这样来的。当时小学就语文和数学两门课,作业也很少,平时都是在玩泥巴、捉土狗过日子的。童年无忌,过得也无忧无虑。到了小学四年级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也可说是改变我人生的开始。

一天,一个同学对我说,他正在读一本叫《香飘四季》的小说,很好看。我也好奇,就恳求同学借给我读。自那以后,就如大坝缺口,水流不住,我从那就喜欢上读书。班上就我们几位同学,到处去搜集书籍,互相传阅。那时民间的藏书多是苏联的作品,可以说,我的文学知识启蒙,是从俄罗斯文学开始的。小学五年级,就知道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的名字了。

(待续)

(转载自黄花岗杂志社《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方神秘主义哲学,亦称为“天启”哲学,其主要根源在於哲学上的“不可知论”。因为人靠理性无法寻找到绝对真理,不得不从神性与天启上寻求。虽然此类哲学灌输着不少神秘色彩,但还是以理性寻求为依据。
  • 老子的“无”,他将一切思维、智识、欲望都抛弃,一下子损到“无为”,是彻底的无我主义。他不是黑格尔的从无到有的精神辩证法,也不是叔本华的意志消失后的“无”,老子的无就是无,他没有半点的我,他是彻底取消对象的无我主义者。只有像老子那样彻底的无,才能悟道。
  • 中国人的造字,真是奇妙得很,这个“悟”字,一个穿心旁加一个吾字,就是吾自己心的感应。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上所说的“感性”、“知性”及“理性”的含义都不同。它可以有对象而悟,亦可以无对象而悟,故老子的道在无的状态下顿悟得到在我们看来是可以成立的,而在那些理性哲学家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绝对不能成立的。
  • 老子的哲学——道无,不要智识,不要思欲,要“无为”,正是要去掉这个“我”字,使自己进入到无的境界;而进入无的境界顿悟得道后,它就自然成全了“吾”——“没身不殆”了。
  • 老子的道,就是站在上帝的层次看人生。他是高于我们普罗大众的人世间三个层次的。一则其道不可说;二则无人世间的是非道德标准,判断对错;三无万物性情所累。其和光同尘,与时俱化。
  • 有一种美德叫拾金不昧,从古至今,拾金不昧者皆有福报,或是发家,或是后世子孙发达,或是高中,或是疾病去除。不信,看看清朝梁恭辰所着的《劝戒录》中记述的几个故事。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身体展演:从历史图像看身体之谜”特展, 透过探索古人观看身体的形式,及其对身体的认识和想像,重新检视身体在医疗、宗教、文化、法律等不同层面的丰富意涵。
  • 清朝江苏溧阳县县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诉讼的书吏,姓焦。他为人正直,常常为众人排忧解难,因此为乡人所尊敬。他邻居家的儿子,年龄不到十八岁,但却好勇斗狠,焦某少不得为他调解事端,是故邻家子对他十分感激。
  • 晋朝有个叫唐遵的人,字保道,浙江上虞人。晋太元八年(383),突然暴病而死。一天后又醒了过来,向家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 哪吒真是魔童转世?从一颗小石头到封神战将,这段隐藏千年的故事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快来一起揭开真相!《未解之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