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nba预测分析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从狗屎巷到胭脂巷──黄淑娟

李伟文
font print 人气: 107
【字号】    
   标签: tags:


在每次的活动或训练后,淑娟总以手工绘制的明信片送给组里的伙伴。她喜欢这种一笔一划,慢慢绘制的感觉,甚至在做自然观察时,也常常一整个下午只就看一样东西;不同于别人忙着辨识各类物种,她却像是能看见植物生命本质般地凝视着……

这几年只要到荒野台南分会,在活动之余,不管是白天或晚上,伙伴们都会到黄淑娟的胭脂巷,像古早人般,搬些板凳,坐在户外聊天。在花团锦簇、阵阵飘香的巷弄里,很难想像之前随处是狗大便,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狗屎巷。

淑娟的秘密花园

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台南分会还在筹备,分会长雅茵说要介绍我认识一位学妹,于是在台南安平古城弯弯曲曲的巷弄中,来到淑娟的秘密花园。

淑娟是个建筑师,在外求学多年之后回到家乡,却发现自己老家停业多年的铁工厂房子年久失修,墙上处处是裂缝、銹蚀,门前的巷子常有狗儿随意大小便……路过的行人总是说:“这里真脏,地上全是狗屎!”听到这些闲话,她觉得丢脸极了!于是一点一滴地,淑娟开始在这里创造出一个“秘密花园”。

淑娟每到假日就四处寻找小苗或种子,从门口开始,一棵棵植物与盆景,慢慢地往巷口延伸;每天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扫地浇花,遇到过往路人或邻居,彼此点头微笑说早安。当巷子经过整理,干净又美丽,她的活力一天就从这里开始。

因为巷弄中紫茉莉繁殖最多,而紫茉莉又名胭脂花,于是她哥哥取笑她说:“看来,狗屎巷要改名了!我要在巷口做个招牌叫‘胭脂巷’,上面题字写着:‘胭脂巷里满是胭脂花,巷里有座胭脂楼,楼上住着胭脂女淑心慧节,只待有缘才子,千里共婵娟。’”

其实,淑娟大学读的是都市计划,对于社区营造也有兴趣;不过,她却没有参与地方的社区活动,因为她认为,社区感要从内在长出来的,而不是由外人从外面强加进去。不过,她的胭脂巷改造成功,却也让政府与社区营造部门仿效,在安平老城里逐渐也出现了“茉莉巷”等等,景观改造的作法。

屋顶间的哲学家

淑娟这座胭脂楼小巧精致,更令人惊奇的是,一楼屋内竟有一口井。沿着小小的木梯进入阁楼,墙壁上挂着“建筑师执照”、“九二一重建委员”……等等的聘书证照,书架上整整齐齐地用档案夹以年度区分摆着荒野快报。

我最喜欢斜屋顶的阁楼了,小时候我住在万华老街弄里的阁楼,常常像法国名著《屋顶间的哲学家》【*编按:梭维斯特(Emile Souverstre)着 ,描写一个在巴黎“屋顶间”(一种贫民窟)的哲学家,从高踞在上的屋顶间,俯视下界蝇营狗苟的众生,生动地写下了这部日记体裁的小说,由<屋顶间的年礼>、<谢肉节>、<窗前随感>、<互爱颂>、<补偿>、<莫利斯叔叔>、<名势论>、<厌与悔>、<米雪尔的家庭>、<祖国>、<炉边漫意>、<岁杪>等十二个分散的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都像一段美丽动人的诗篇。书中充满着爱和同情的人生哲学,处处表现出恬淡谦挹的人生观。曾获法国学术院奖,至今还被法国各校采用为教材与课外读物。】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从阁楼小窗口看着外面的世界。因此,看到淑娟的阁楼就勾起我童年的回忆,于是我也仿照着她,从小窗探出头来,拍了一张照片。

台南分会成立后,淑娟担任自然解说定点小组的组长,在每次的活动或训练后,总以手工绘制的明信片送给组里的伙伴。她喜欢这种一笔一划,慢慢绘制的感觉,甚至在做自然观察时,也常常一整个下午只就看一样东西;不同于别人忙着辨识各类物种,她却像是能看见植物生命本质般地凝视着。

她常觉得,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不应该紧紧跟随、唯恐落伍,而是需要一个真正可以调适身心的活动,来让生活获得平衡。她认为,盲目的追求数位时代,换来的只会是更多的空虚与失落。

的确,和人群相处或许不难,难在怎么和自己相处,独自住在阁楼里的淑娟,应该是能享受孤独乐趣的人。

没有手机的现代人

朋友们对于我不喜欢接电话、几乎不打电话、手机几乎没有开过,已经觉得非常奇怪,也非常受不了,若是他们知道荒野里有不少伙伴不是不接电话,而是根本连电话也没有的话,应该会更觉得不可思议吧!

没错,淑娟没有行动电话。

当然,她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哲学:“有了手机,大家不再约定什么,因为随时可以联络得到,因此什么事都到时候再说,等于没有承诺、没有约定。丧失约束的时代,其实也是丧失约会的时代。以前的男女约会可以约在几年后,或是为了见面,从几个星期前就开始紧张准备。而现在任何一个时间与地点,都可能是约会的时空,也可能马上变成不是。”

其实我也很怀念那个用文字书信往来,事情都不需要当下交涉解决的时代。而且,在这快速反应的时代里,反而减低了思念与渴望的重量。

资讯通信设备的进步,诞生了随时可以联络到人的时代,但是另一方面来说,却也是人无所遁逃于天地之间的恐怖世界。

看着淑娟写的“我照常”三个字,想起她的生活铭言是:“吃得下,睡得着,动一动,流流汗,认真工作,偶尔也发发呆作作梦,过好每一天。”

唉!这个幸福的古代人!

──原载《温柔革命:爱,在荒野流动》

《大好书屋》出版社授权刊登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一群人,正在接受荒野保护协会举办的“荒野特殊自然教育工作坊”的志工训练。这个全世界首创的团队,希望能带领各种身心障碍以及罹患各种特殊疾病的朋友,重回大自然,体验自然的丰富与生命力。而团队的召集人,就是高永兴伙伴。
  • 当鳯梅开始带着全家在荒野里做志工时,原本以为是在尽自己力量回馈社会的付出;后来她才知道,其实,当志工是给自己学习的机会,也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感恩惜福的习惯。这种收获,是她当初所始料未及的。
  • 我总觉得这种以有限追求无限的精神,是非常浪漫的。荒野的伙伴们,都是浪漫的人。同时,浪漫也是给自己的心情留一点空间,给现在的生活留一点空间,给未来的生命留点空间。
  • 水树也发动社区里着大人、小孩一起在他家后院的小森林里,盖一个野鸟中途之家。这几年,也收容了大台北地区许多受伤的猛禽及大型鸟类,成了社区里最佳的生态教育的示范场所。
  • 伴随着飘扬的五彩布条、七彩霞光,有着绝世神功的侠客在操偶师的掌中翻腾跳跃,源自台湾的“金光戏”是1950年代流行的布袋戏的一大种类。同一时期,美国知名布偶剧电视节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角色猪小姐(Miss Piggy)与青蛙科米(Kermit)自布偶师Jim Henson在1955年创造以来,成为美国电视、电影行业重要的文化象征。当台湾布袋戏来到美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本报记者专访现任台北偶戏馆馆长的蔡易卫,分享他两年前访美交流的经历。
  • 2023年中秋节前后,Gene身穿一袭黑色旗袍,现身在伦敦的公益慈善演唱会中,用英文唱出邓丽君原唱、苏轼作词的〈水调歌头〉,也就是华人耳熟能详的《但愿人长久》。(Gene提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Gene身穿一袭旗袍,在伦敦一场演唱会中用自己翻译的英文唱出邓丽君名曲《但愿人长久》,引领西方人领略千年前苏轼《水调歌头》中美丽的月色、对天人究竟的思考、挚爱家人的系念,以及一个凡人对生命永恒美好的期盼。
  • 2021年香港摄影师高仲明移民台湾。(宋祥龙/大纪元)
    恶法如影随形、无所不在,“这就很像一把无形的刀架在你的身上。我觉得这是最恐怖,比直接不让你说,更恐怖。”早年到中国采访,他看透了暴政下受荼毒人们的血泪悲歌。他预见中共黑手下的香港将“慢慢脆弱、慢慢腐化”。于是他与妻子选择移民与香港生活状态接近的台湾。
  • 想想看古代,确实没有便利商店,也确实没有线上购物,不太可能有物流的概念,或是快递等现代的名词出现。不过,如果你阅读过古书,孟子说过:“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孟子何许人也?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距今至少有两千多年。看看《货郎图》,想想这句话,谁说古代没有物流的概念呢?再看看这些货郎,他是不是肩负着物流的概念?然后实践了孟子的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的概念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