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字的小故事
南宋的时候,有位名为“谢石”的人很会测字。宋高宗微服出行时碰到他,就用手杖在地上画了“一”让他相字。谢石寻思,土上加一,可不是王吗?阁下非寻常人,就请贵客再写另一字。
高宗于是在地面上又画了“问”字,因为土石梗硬,字左右向外斜飞。谢石一看不得了,左看是“君”字,右看也是“君”字的对映,于是伏拜而口称“万岁”。
宋高宗就将谢石延入宫中当顾问,有一天在偏殿写了“春”字要他相一相。谢石就直说︰“秦头太重、压日无光。”皇上默认不语,那时正是秦桧弄权,这一来得罪了奸臣,不久秦桧就借机进谗言将谢石贬到边疆去了。
在被押解途中休息时,碰到路旁一位会测字的女子,谢石很好奇就写了“谢”字请她看一看。女子说︰“你不过是个耍嘴皮的术士。”谢石惊奇而请问何以得知,答案是︰“谢字拆成寸言中立身。”再写“石”字问前程,答曰︰“遇皮即破。”而押解的差人刚好姓“皮”,谢石就只好认命了。
道别时,谢石请问女子为何方高人,女子倚山石而说︰“我人在此。”谢石拜谢曰︰“山人为仙,汝仙人乎?”女子笑而不答,忽然间人隐去而不见了。
上述的故事把事情简化了,其实测字不仅是在拆字,有时也得应用到阴阳五行,有时也在相书法。更甚者有配上八卦方位,相字形笔墨,又及观察外应等。除了五行字形,江湖术数又加上六神(青龙木、 朱雀火、 乙腾蛇、玄武水、勾陈土、白虎金),另有一套讲究。
但是太繁琐又不一定好,有时只触机或仅着重一项目而言,反而奇准。记得小时候听家父闲谈,说有个年青人抽签测字问婚姻,抽到个“死”字,吓坏了,但相士反而恭喜道贺,“鸳鸯盖被,大喜大利,白头谐老”,后来果然如此。(过了几十年后我才闻道︰道理是一层层的,高一层的道理跟低一层的体现是相反的。)
二、占卜
梅花易数和铁板神数是占卜的术数,另外文人式的占卜,系纯粹根据《易经》卦辞及爻辞去解卦,现代有不少高级知识份子对之有相当的研究。香港有位 H 博士,在美国时替一位产期快到的女士看生产会怎样,占得〈风水涣卦〉之第五爻变〈山水蒙卦〉。
根据本卦九五爻辞“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和变卦六五爻辞“童蒙吉”,他断定生产过程会惊险痛苦、大叫挥汗,但终于母子平安。后来真的这样,而且原因是小娃双脚先出来。关于这点,我们事后聪明,也许可以从“大”字看出,其字形是一人双脚站立着地。
三、易经密码预言︰〈马前课〉、〈推背图〉、〈烧饼歌〉
最近大纪元副刊文化版古今预言 ( http://www.iloveguava.com/gb/nf3112.htm ) ,登刊了好几篇探讨易经密码的文章,有关,〈马前课〉和〈推背图〉预言,都是文人式的解卦。有兴趣的读者们可以去看看做参考。
讲到预言,明朝刘伯温的〈烧饼歌〉相当有名,那也是由占卜引出的。我们看一下〈烧饼歌〉预言的起源︰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国师刘基进见,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礼毕,帝问曰:“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乃捏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开视果然。
帝即问以天下后世之事若何,基曰:“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
从此段野史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当时〈烧饼歌〉起的首卦是〈泽天夬卦〉兑上干下,因为兑表征口缺之实物,而干为君父金龙。“半似日兮半似月”成“明”,以占卜猜测烧饼缘起,刘伯温触机作歌预言大明气数和明朝后的政权兴替,以及现今的正法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