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教材教案

文化课教材:《弟子规》(二十六)

人有短,切莫揭;

ㄖㄣˊ ㄧㄡˇ ㄉㄨㄢˇ ,ㄑㄧㄝˋ ㄇㄛˋ ㄐㄧㄝ ;

人有私,切莫说。

ㄖㄣˊ ㄧㄡˇ ㄙ ,ㄑㄧㄝˋ ㄇㄛˋ ㄕㄨㄛ 。

道人善,即是善;

ㄉㄠˋ ㄖㄣˊ ㄕㄢˋ ,ㄐㄧˊ ㄕˋ ㄕㄢˋ ;

人知之,愈思勉。

ㄖㄣˊ ㄓ ㄓ ,ㄩˋ ㄙ ㄇㄧㄢˇ 。

扬人恶,即是恶;

ㄧㄤˊ ㄖㄣˊ ㄜˋ ,ㄐㄧˊ ㄕˋ ㄜˋ ;

疾之甚,祸且作。

ㄐㄧˊ ㄓ ㄕㄣˋ ,ㄏㄨㄛˋ ㄑㄧㄝˇ ㄗㄨㄛˋ 。

善相劝,德皆建;

ㄕㄢˋ ㄒㄧㄤ ㄑㄩㄢˋ ,ㄉㄜˊ ㄐㄧㄝ ㄐㄧㄢˋ ;

过不规,道两亏。

ㄍㄨㄛˋ ㄅㄨˋ ㄍㄨㄟ ,ㄉㄠˋ ㄌㄧㄤˇ ㄎㄨㄟ 。

【注释】

(1)短:缺点。

(2)切:一定。

(3)莫:不要。

(4)揭:公开表露出来。

(5)私:秘密。

(6)道:说。

(7)善:美好的事。

(8)思勉:想要做得更好。

(9)扬:宣传。

(10)恶:过错。

(11)疾之甚:因讨厌对方而过度宣传对方过错。疾,憎恨。甚,过分、过度。

(12)祸且作:为自己招来灾难。

(13)善相劝:互相劝勉做好。

(14)德:品行、修养。

(15)规:劝告。

(16)亏:损失。

【白话解说】

别人的缺点和过错,不要宣扬出去;知道了别人的秘密,我们也不要追问或到处张扬。

懂得欣赏并宣扬别人的优点,这是一种好的行为;被称赞的人知道了,会受到很大的鼓励,并且更加努力向上。

到处说别人的过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对方若知道你这样过度的批评他,反而会为自己招来灾难。

朋友之间应该要互相勉励一起做好事,这样彼此的品德修养才会愈来愈提升。如果发现朋友犯了错,你却不指正他,而让他一错再错,这样对彼此的品行都会造成损失。

【参考故事】

取人之长,忘人之短

齐桓公在位时,为了完成霸业而四处广求人才,当他了解了宁戚这个人的才能和人品之后,非常欣赏他,准备任命他担任重要职务。左右群臣知道后,争相向齐桓公进言说:“宁戚原是卫国人,请大王派人去卫国打听一下,如果他真的才德兼备,那时再重用他也不迟。”

齐桓公回答说:“我觉得这样做不对!我想每个人都曾犯过一些小错小误,但一般人都只记得别人犯过的小错误,而忘记人家的大才美德。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君王觉得找不到人才的原因。”于是决定立刻举行册封仪式,授予宁戚卿相的重要职务。后来证实宁戚果然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也由于宁戚的帮忙,齐桓公才能完成其霸业。

由此可看出齐桓公的大见识和大气度,他之所以能在春秋战国时代成就霸业,除了能知人善用、善于求才之外,也是因为他能取人之长而忘人之短的缘故。

MP3下载

--转载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