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过年:挂年画

陆南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44
【字号】    
   标签: tags: , ,

年画是中国民间绘画艺术中,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早在尧舜时期,年画就已出现了。至今,中国城乡每到黄历新年还有张贴年画、除旧迎新的传统。

年画中,要以门画起源最早。它是由古时的门神画演变而来的。关于“门神”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称之门神。”

到了唐代,便由真人秦叔宝、胡敬德出来代替神荼、郁垒了。据《三教搜神大全》称:“户神,唐秦叔宝、胡敬德二将军也。”据传说:“唐太宗不豫,寝门外鬼魅呼号,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宝奏曰:‘愿同胡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可其奏,夜果无事。故命画工绘二人之像于门,邪祟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由此看来,门神与门画有着密切联系。民间还有将钟旭作为门神贴于门首的传说。

到了宋代,逐步演化成了木版年画(分为着色、套色两种)。ㄋㄧㄜ

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闹,题材多以五谷丰登、春牛、婴儿、风景、花鸟等为内容。北京西北一带的年画,以粗犷、苍劲闻名;天津“杨柳青”年画,以细巧、典雅着称;山东潍县和苏州桃花坞年画,则以粗壮、朴实见长。漳州年画,黑底粉印,绚烂多姿,清丽凝重,独具一格;佛山年画,色彩鲜明,红底黑版,质朴动人,别有风韵。此外,还有四川的绵竹、广西柳州等地的年画,都具有独特的风采。

--转载自明慧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东汉年间,费长房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 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配挂茱萸等习俗,相传是由东汉时桓景和费长房...
  • 今年九月九,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
  •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故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 中国传统文化中,过年时有一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是怎样流传夏来的?黄历新年的历史悠久,据传起源于殷商时期…
  • 黄历新年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
  •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 “过年”是怎么来的?很久很久以前,关于“过年”有这样的传说和文献记载,一起来看看怎么驱赶年兽?神荼郁垒怎么驱邪?这些传说和文献记载中有什么共通点吗?
  • 历史上北宋大文豪王安石有一则知名的对联,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下联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因为这个对联,他成为马员外的女婿,又在科举考试中春风得意,成就“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美谈。对联中提到的“走马灯”,有着悠久的历史,借着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本期“纪载香港”就邀请到生和隆扎作第二代负责人梁金华师傅,详析“走马灯”的历史渊源、特色和手工制作遇到的困难。
  • 位于上环苏杭街,有着百年历史的凉茶老店“源吉林”总店。(刘永康提供)
    一个平日的下午,小弟经过上环苏杭街,看见有百年历史的凉茶老店“源吉林”总店开着,二话不说,走进去见识见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