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庞贝城 “三星堆”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8月18日讯】
古蜀“庞贝城”

世界上的许多人,是从一九八六年夏天那次轰动海内外的考古发现中才知道“三星堆”这个地名的。

当时,这个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的中国最普通的小村庄附近,发现两个商代祭祀坑,出土了包括大量玉石器,精美无比的青铜立人像、头像、面具和神树、以及金手杖、纯金面罩等八百多件稀世文物。

三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声称:他们刚刚完成的一项发掘进一步证实,三千多年前这里曾是蜀国的古都。专家们相信,如同意大利庞贝古城消失在火山喷发的灾难中,三星堆古城很可能是毁于洪水泛滥。

历史留下“密码”

在中国,秦以前的古蜀是一段模糊不清的历史。其兴衰演变在正史资料中几乎不见影踪,后世人的撰写的地方志和读书笔记虽略有记载,却因为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又被认为为可信。古蜀几乎成为史学界的“千古之谜”。

因此,自从六十年前当地农民在挖水沟时偶然发现一坑玉石以后,中国的考古工作者一直把三星堆作为寻找古蜀历史的一块考古圣地,到八十年代初,这里已先后出土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玉、石、骨、陶、漆器等文物,发现数十座商代房址,还有陶窑、灰坑等。

专家们注意到,三星堆遗址不但文化层绵延两千多年,内容丰富,而且分布密集,以至许多人认为这里不是一般的遗址。一九六三年春天,已故的四川博物馆馆长、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站在遗址内月亮湾台地上,指着隔马牧河相望的三星堆说:这一带委可能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七十年代末,四川大学教授童恩正经过对三星堆栈出土的玉石器的潜心研究,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直到一九八五年初,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提出了三星堆可能是蜀国古都的推断。

祭祀坑作证

令人震惊的是,这种迷人的猜测提出仅一年多,人们就找到了新的实证。

一九八六年夏天,在短短的二十多天内,三星堆相继出土了两个相距一百多年的商代土坑。坑口都朝向西北,坑内堆放着大量动物骨渣,象牙和有火燎痕迹,并被有意打断的美的宝石礼器、青铜人像、纯金面罩、手杖等文物,杂而有序。

这次重大发现尽管事隔三年,当时主持发掘的四川省考古队副队长陈德安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激动地说:毫无疑问,这是三千年前古蜀人对天地山神盛大祭祀活动的活记录。据他透露,把祭品火烧后埋入地下的祭祀方法,古代文献早有记载,在烟雾腾腾中, 人们载歌载舞把礼器及牧畜供品当场焚烧,依次投入土坑,然后丢下代表奉献财富的象牙。埋入是祭祀活动的最后一道程式。

在祭祀坑中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金手杖、青铜立人像、头像和青铜神树。出土于一号坑的金手杖被普遍认为是王权的象征,而手杖上雕有水鸟和人头图案,使人联想起传说中以水鸟为姓氏的古书王渔凫。

六十多个青铜人像中,只有一尊是与真人一般大小的立人全像,其余或是大小不等的人像,或是虽与真人-般大小却没有躯干的头像。立人像身高一米七二,躯干苗条,头戴高冠,双脚带镯,双手屈于胸前作握物状,衣着华贵,后摆似燕尾,姿容典雅,整个造型如鹤立鸡群,飘飘然欲升天而去。其余人头像虽表情各异,装束不一,但面部表情似乎都比较苦涩。至于高达一米四的青铜神树,枝盛叶茂,好似一部登天梯。联系到渔凫之后的古蜀王杜宇“升西山隐”(神化升天)的传说,专家们估计二号坑应与杜宇有关。

一种更浪漫的看法则认为,三千年前三星堆的这两次相距一百多年的祭祀,实际上分别是为古蜀王渔凫、杜宇“升天仙去”的送葬活动。

土埂中掩埋的“古城墙”

如果说四年前专家提出“蜀国古都”的说法还只是一种推测,那么祭祀坑的出土已把这种推测同古蜀王渔凫、杜宇联系了起来。然而,要最终证实还必须找到古都的城墙,于是从去年十月起,人们把发掘的目光投向了“土埂’。

“土埂’,是残存在遗址中心区周边的一些高出地面,长短不-的土堆。当地农民常从这里取土烧砖,也在上面种庄稼。

四年前,专家们正是以土埂有人工垒筑的痕迹为根据提高“蜀国古都”推测的。

到今年四月,陈德安和他的同事已经在“土埂”中找到了主城墙、护城坡和护城河壕沟。主城墙上部发现土坯痕迹,护城坡出土的倒人字形夯层上条状物拍列印记清晰可见,壕沟为黄沙淤积。

由于千百年河水冲刷和人为破坏,这些基础宽四十至五十米、平均高出地面三至五米的城墙呈不连续状态,总长约二千六百余米,主要分布在遗址中心区的东、西两边和南边马牧河流经过时形成的弯道内。但如果把城墙与北边由西向东流的鸭子河和南边由西北向东南穿越而过的马牧河相连,正好构成一道由土墙与水道相间的防御工程,城区面积约三、四平方公里,与著名的郑州二里岗商城相当。

一些迹象还表明,城墙外的护河还可能是沟通鸭子河与马牧河的古运河,既能防洪防涝,又能沟通沱江上游两条支流间的交通。

陈德安认为这种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兼顾防御、防洪、交通的需要,以土墙与水道相间构筑都城屏障的方法,显示了古蜀人的杰出智慧,同时也另一个侧面证明三星堆古城在古蜀国地位重要,当属蜀王所在的都城无疑。

撩开神话的“面纱”

如今,站在三星堆古城墙上放眼眺望,四周全是一派秀丽的田园风光。人们不禁要问,历史上喧嚣一时的属国古都何以今天荡然无存呢?

据记载,相传蜀王杜宇统治时,古蜀国发生严重的水灾。他委派宰相开明氏过玉垒山兴修水利。期间,杜宇与开明氏妻子私通,自觉有愧,便把政权禅让给开明氏,后来,开明氏迁都他处。杜宇不忍离开故土,升西山隐(死),化为一只杜鹃鸟,每逢二月,声声悲鸣,直至泣血。因此蜀人一听到杜鹊悲鸣,就想起蜀王杜宇,悲痛不已。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撩开这个故事的面纱,可以见到三千多年前因水灾而导致政变留下的“蛛丝马迹”。四川大学林向教授曾指出,如果杜宇是心甘情愿让位于开明氏,也就不会如此悲悲戚戚,花鸟啼血。

有趣的是,导致三星堆古城被废弃的这场洪灾,甚至在地层下也能得到证实。早些时候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发掘中清理遗址文化层时,发现连续近二千年的文化层中,曾出现约二十五至五十釐米厚淤泥层。其中几乎没有包含物。经四川省水利研究所工程师们分析认为,这个淤泥层正是古代洪水泛滥的泥沙沉积。

历史是无情的,也是慷慨的。当他把旧时的繁荣的灾难抹去的同时,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曾在三星堆主持六次发掘,现兼任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队遗址工作站站长的陈德安说,为了寻找蜀国古都,中国的老一辈考古工作者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他自己也耗费了近十年的精力。然而,要彻底揭开这座中国古蜀“庞贝城”之谜,也许得搭上一辈子,但这也是值得的。

文源:新华四川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班牙的塞哥维亚城堡(Alcázar of Segovia)坐落在克拉莫尔斯克河(Clamores river)与埃雷斯马河(Eresma river)交汇处的一座小山上,是欧洲颇具代表性的城堡之一。几个世纪以来,塞哥维亚城堡一直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与豪华的王室住所。如今,它是西班牙哥特式和埃雷利亚式(Herrerian style,简约和极少装饰)(Spanish Gothic and Herrerian)建筑的最佳典范之一。
  • 2019年4月15日,当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圣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际,不禁怀疑这座广受大众敬爱的大教堂能否恢复原貌。如今,历经五年修复,这座神圣的法国哥特式教堂杰作,再次成为巴黎天际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 1806 年,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成为美国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国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罗尔还亲眼目睹了新国家第一座大教堂的开工。这座教堂是美国早期杰出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伟大的杰作之一,如今称为巴尔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伦大教堂(或译达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兰东北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诺曼式建筑(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国诺曼人在11、12世纪时建造的英格兰罗马式风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韩德尔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歌剧,而《阿里欧唐德》(Ariodante)或许是他最历久不衰的杰作,展现他丰富的音乐表达结合戏剧性叙事的能力。
  • 美国在制作绗缝被(quilt)方面有悠久传统,但绗缝艺术可以追溯到欧洲和亚洲的中世纪。英文“quilt”一词最早出现于13世纪,与拉丁文“culcita”(意为“垫子”)有关;当时制作绗缝被是为了基本生活所需、庆祝特定人生大事、彰显针线技艺,以及作为政治宣传。
  • 洗手壶(aquamanile)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常备用品。aquamanile源自拉丁语aqua和manus,分别为“水”与“手”之意。洗手壶在宗教和世俗场合都会用到,神父在做礼拜时会用它倒水洗手;贵族和富商在宴会上也会摆放华丽的洗手壶给客人洗手。
  • 欣赏汉普顿宫廷仕女八幅肖像系列(Hampton Court Beauties),震撼于那融合美丽、端庄、高贵、内敛与庄重的画作之余,可能会以为这些画作来自一位18世纪中后期的艺术家。然而,这些肖像画却是在更早一个世纪之前由戈弗雷‧内勒爵士(Sir Godfrey Kneller,1646─1723年)创作的。他是一位德裔英国画家,公认是英国最杰出的巴洛克肖像画家。
  • 很多人会在一月份做年度计划。每年我都会拟定两个大的创新方案,我会按季节规划:春夏两季照料我的果菜园;秋冬两季学习一项艺术或手艺,今年是学女装裁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