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专栏】 凌锋:榴梿——董建华的品牌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6月5日讯】 大概是香港在“回归”后各方面表现不佳,所以当局热衷于要如何进行包装,于是花了九百万大洋塑造了一个“飞龙”作为品牌,在《财富全球论坛》中推出,欲图借势在全世界推广。不过舆论有赞有弹。依笔者之见,“艺术标准”还在其次,关键在于政治标准,那是有僭越之嫌了。因为“龙”本来就代表中国,那么“龙的传人”不就成了“香港传人”?就算飞龙不是唯一的龙,然而高高在天上,置其他龙于何地?更何况还要飞出去,是否要离开大中国的母体飞到英伦三岛?因此设计者是否有“港英阴谋”在内?
与其如此,不如先易后难,先给特首董建华定品牌,因为有现成的,兼且免费,何乐而不为?
不久前一位亲共人士为了替八百人推选特首的小圈子活动辩解,说选特首就如同买榴梿一样,你不会拣,就让人帮你拣。这种说法是把八百人以外的香港市民全看成笨蛋。而这种说法也毫无新意,不就是“拣蟀”吗?但是如果对这种说法“一分为二”的话,倒也有其贴切的一面。
众所周知,榴梿是鹅蛋形的,香港的政治漫画家不论尊子还是马龙,都可以把榴梿画成董建华的脸型。因此用榴梿代表董建华一目了然。
榴梿号称是“果中之王”,也就是“国中之王”,董建华是香港的“最高”,也就是香港之王。因此内容完全符合。
最重要的是,榴梿表面上是臭的,实际上很香,否则如何称王称霸?南洋有说法就是榴梿上市时,就是卖掉“纱笼”也要买榴梿吃。这同中共的“宁要核子,不要裤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董建华在香港名声臭臭、威望很低,每次民调都在榜末,但是在中共鼻子里,却是香得不能再香了,任何一个有香港人的场合,不论钱其琛还是江泽民都要“挺”他一下,因此到处听到“挺董叮咚”的声音。如果董建华没有榴梿式的内在美,何以会吸引中共这些可以“各取所需”的超级大佬?
榴梿表面上是舶来品而不具中国特色,因此不宜作为董建华的品牌,然而马列主义比起榴梿,离开香港和中国更远。而且榴梿有一种中国特色,那就是类似中国土产的臭豆腐。君不见,文革期间的中国知识分子,吻起来臭臭的,实际上可香着呢。最新的行情是把腐败也比喻为臭豆腐,表面上臭臭的,实际上连叫喊反腐败的人也把不得自己快点腐败而有贴身的金钱美女。
董建华却之不恭。
(http://www.dajiyuan.com)
(大纪元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