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者必胜

whet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5月23日讯】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耻近乎勇”,说的是一个人知道和承认自己的过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知错、认错然后改错,他就是真正的强者。

然而生活中常常有着这么一种情形:错也知了,事也改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错事、“耻事”又往往冒了出来。个中的道理很简单:有“耻”给忘了,来日又出“耻”。达大概是人性所固有的一个弱点吧。这就需要人们“知耻”之外,还要“记耻”,这才能真正地消灭、‘耻”。

中国古代有一则“卧薪尝胆”的故事,说的是越王勾践在战败给吴王夫差后,每天卧着薪草,尝着苦胆,甚至是“抱冰握火”,让手下的人每天拿着皮鞭抽打自己,旨在图强兴国,令人感叹不已。

近日读报,得一则洋人“记耻”的事。那是在西半球的加拿大科技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一些专家学者左手的无名指上戴着一枚式样相同的钢制戒指。原来,凡是佩戴这种戒指的人,都是著名的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戒指。名称为“耻辱戒指”。原来,这所誉满全因、在国际上也负有盛名的学府,曾出现过一次几乎使学校名誉扫地的事情。一次,加拿大政府将一座大型桥梁的设计工作交结了毕业于该校的一名工程师,但由于设计失误,桥梁在交付使用不久就倒塌了,政府和地方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各界骂声不绝。为汲取这个惨痛教训,学院买下了这座桥梁的钢材,加工成戒指,号称“耻辱戒指”。从此以后,每届学生在领取毕业文凭时,都要领取这样一枚戒指。

我十分佩服加拿大工学院的领导者们这种“记耻”的做法,将这耻辱永远戴在其毕业生的手指上。这是一种智慧,一种教育和鞭策,能使该校师生对其“耻辱”铭心刻骨,没齿不忘,由此进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长期以来,学院的毕业生手戴“耻辱戒指”,牢记其中的惨痛教训,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认真仔细,兢兢业业,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就。

那天在一位同事家,与同事的那位刚从美国一家名牌大学回来度假的小伙聊了一阵,甚受启发。这位小伙给我拿出了两样东西:一样是一枚落掉的牙齿,另一样是一张学校的“开除处分通知单”。小伙告诉我,这可是他随身携带的心爱的物品,那牙齿是中学时参与打群架被打下的,那张“通知单”则是对他学歪走邪的报应。而眼前的这位小伙,已是学校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高材生,正在创办一个顶尖科目的研究室。我想,倘若那位小伙子不是随身携带着那枚牙齿和那张“通知单”,他能干出这红火出色的成就吗?

如果说“知耻”是人的一种勇敢,那么“记耻”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它时刻提醒人们毋忘“耻辱”,告别“耻辱”,修正错误,奋发图强,创造新的美好人生。“卧薪尝胆”也好,“耻辱戒指”也好,随身携带被打落的牙齿和学校开除通知单也好,这种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图强,是人生精神境界的一种升华和飞跃,是一种充满着辩证法的智慧人生。

人的一生,难免有着各种各样的失误,各种各样的“耻”;如果你有“耻”,那么,就请你刻骨铭心地记住吧!

(转自青年论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无法忍受中共迫害 西藏僧尼投河自尽 (5/19/2001)    
  • 苏永康写歌“雪耻” (5/18/2001)    
  • 从新浪网新闻标题看国内新闻界的末世心态 (5/17/2001)    
  • 民族主义是一把危险的双刃 (5/15/2001)    
  • 老牛破车换奥迪 (5/14/2001)    
  • 张良:驳斥“六四”清场换来今天稳定与发展的谎言 (5/10/2001)    
  • 草婴:爱与痛策励直言无讳 (5/9/2001)    
  • 【纪元特稿】王力雄退出中国作家协会的声明 (5/9/2001)    
  • 龚平: 中国外交史上可耻的一页 (5/7/2001)    
  • 傅申奇: 中国的民主 (5/4/2001)    
  • 华报: 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了些什么 (4/25/2001)    
  • 王怡: 载满鹅的火车──关于俄罗斯电影《毒太阳》 (4/25/2001)    
  • “黑色”好莱坞 (4/23/2001)    
  • 《华埠档案》披露华人移美不幸遭遇 (4/22/2001)    
  • 【纪元特稿】张伟国:中国扮演反世界人权潮流的“英雄” (4/22/2001)    
  • 《华埠档案》披露华人移美血泪史 (4/22/2001)    
  • 年轻和朝气的江美琪 边接受采访边运动 (4/20/2001)    
  • AT&T净所得受到ExciteAtHome拖累 (4/20/2001)    
  • 富人结局大揭秘:中国最有争议的八类富人 (4/20/2001)    
  • 冠军杯:终雪前耻 希斯菲尔德志得意满 (4/19/2001)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刚刚结束的一场冠军联赛四分之一决赛中,拜仁慕尼黑队2-1力克曼联队,从而以3-1的总比分晋级,并终于报了1999年冠军联赛决赛中被对方击败的耻辱。
    • 什么样的身家财富才算得上是中国富人?知本家也好暴发户也好,中国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富人的圈子。这些富人有的很风光,有的很低调。但是专家指出,中国有8类最危险的富人,这些富人都属于短命鬼,财富与荣誉转瞬即逝。一位曾经采访过无数“中国富人”的资深财经记者,在谈到一些中国富人的可耻下场时,他说活该!
    • AT&T预期,由于拥有23%股权的宽频提供商处境艰难,公司第一财季将为此支付开支费用,并对公司净所得产生2亿8000万美元至3亿2000万美元的影响。
    • 江美琪当年以清脆、干净的声音在歌唱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维京唱片的青睐,前两张专辑均邀来著名制作人倾力打造,无论是清新摇滚、民谣摇滚还是带R&B节奏的慢板情歌,都凸现了她的年轻和朝气。
    • 华裔女导演陈爱梅十年艰辛终于完成五十七分钟的纪录片《华埠档案》﹐披露美国麦卡锡反共冷战时代华人所遭受的残酷迫害。她强调﹕华人当年所面临的危机﹐目前并没有消失。当年为受害华人辩护的钟斯法官则认为﹐美国仍会因为种族的因素对一些人进行迫害﹐他因此为自己所热爱的祖国感到羞耻。
    •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关于中国人权问题的决议案﹐由于中国政策采取程序性动议而再次未能提交大会正式谈论﹐更谈不上审议了﹐这已经是中国政府第10次采取同样的手法阻止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讨论类似的提案。当北京第10次祝捷的同时﹐全世界的人权活动人士和团体却感到了莫大的遗憾和耻辱。这种反差﹐对中国和中国人权到底是祸还是福﹖
    • 1996年3月期的《人物》周刊特别报道说,美国影视圈“继续排斥黑人”的种族主义正成为“国家的一种耻辱”。报道引起了空前的争论,有人引用《人物》的话说,那年奥斯卡提名演员中,竟只有一个黑人。
    • 这部影片的名字就来自于这首歌,另有人翻译为"太阳灼人"。歌中唱道:"被太阳燃烧,当血红的海奔流"。在影片的开头,乡村歌手们在俄罗斯白雪皑皑的郊外演奏着这首歌,一对恋人起舞,在以后的故事中那个可爱和无辜的小女孩娜蒂亚,坐在长凳上跟着哼唱。在影片的结束,娜蒂亚的父亲,光荣的内战英雄高托夫上校被契卡带走,以为爸爸去莫斯科办事的娜蒂亚,在田野之上,也是唱着这首歌,回到家中,和她的母亲一道,被契卡逮捕。
    • 没有什么东西是中国人不能糟蹋的。这是一个性格里缺乏庄严气质的民族。没听见谁为此而义愤填膺。中国人都是实用主义者,这个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什么事都见过了,她已经没了火气,什么事都能容忍什么事都能接受。是啊,这个民族可以争夺从自己的民族英雄身上剐下来的肉,因为据说这种肉可以治病;可以忍受那麽残暴的征服和统治,只要能勉强活下去。那麽,拿自己祖宗的痛楚和耻辱来卖钱,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 几十年来共产党不断地欺骗人民、愚弄人民。这种情况在历史和现实,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无处不在。历史上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曾经被公然篡改为林彪与毛泽东会师;国家媒体可以大幅报导亩产万斤粮的弥天大谎;几千万失业青年被送往农村竟美其名曰﹕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对中共政权功不可没的刘少奇,在中共的代表大会上被栽赃污蔑为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真理。共产党没有这么说,相反总是说要实事求是,但做得比戈培尔更加厚颜无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