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安生临别秋波恳切陈辞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20日讯】 为港人服务了近三十九年即将离任的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昨天在亚洲协会午餐会上发表了情理兼备的演辞,向港人倾吐了她对香港的深厚感情和执著的信念。陈方安生投身公务员队伍,从事公职,夙兴夜寐,数十年如一日,忠实于自己,忠实于自己的信念,言行加一,表里如一,胸怀磊落,勤勤恳恳,成为公务员的楷模。
不论港人是否赞同陈方安生昨天演辞中的看法,无可置疑的是,她提出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前景攸关的一系列重大议题,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讨论。头一个议题是如何理解“一国两制”原则和实现“高度自治”。陈方安生指出:“香港有异于内地之处,不单是我们优胜的地方,也正是‘一国两制’的精髓所在,而成功推行‘一国两制’,才符合香港和国家的共同利益。”陈方安生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正确,因为唯有保留香港有异于内地之处,保留香港原有制度中的优势,我们才能克服面对的挫折和考验,继续向前。如果我们亟亟于与内地认同,强调“一国”,放弃本身原有的优势,我们顶多只能成为中国的众多城市之一,而没有可能成为一流的国际大都会。以今天中国许多大城市励精图治、急起直追的气势,香港如果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中国大城市中.香港甚至可能叨陪末席。
陈方安生演辞中第二个值得注意的议题是冒中央政府之大不韪,探讨了香港特区由特首董建华以降噤若寒蝉不愿面对而却是无比重要的政制安排问题。陈方安生认为,由于《基本法》订明立法会全体议员最终应由普选产生,行政长官也有经普选产生的可能性,玆事体大,应尽快公开讨论。
香港回归前后,从中国官员到香港现存建制中的多数既得利益者,或出于稳定大局,或出于保护既得利益,以为只要将殖展地时期的行政主导管治制度照搬过来,继续“民可使由之”就可万事大吉,没有想到经济已进展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程度的香港在结束殖展制度、回归祖国的同时祈盼港人当家作主,实行普选,发展切合香港独特情况的民主政制。这一民主政制当然不是董特首和特区政府试图强加于港人的对特首问责制。
此时此际开始探讨政制问题并非要求立即实施立法会和特首全面普选,而是开始讨论,以期通过长时间反复讨论,求得较大程度共识,包括就政制安排的步伐取得共识,以便今后顺利实施。
香港与区内包括上海在内竞争对手相较拥有何种优势方面,陈方安生虽然提到法治和自由,但是,她的重点是强调公务员制度,强调公务员队伍任人唯才和坚守政治中立。她还引述英国研究公务员制度的著名学者亨尼西教授的话,说明公务员管治香港应秉持任人唯才原则下的直言,进谏和以廉洁无私的态度,公平而公开筹措公帑,把公帑用于由立法机构核准的用途上。
过往的公务员制度无疑是成功管治香港的一个支柱,但是,公务员制度并非管治香港的唯一支柱,更不是最重要支柱。公务员是否“无法籍阿谀奉承、讲究政治正确、揣摩上意或拍马屁而平步青云”不取决于“公务员系统的常任和中立原则”、而取决于政治决策者的公正、诚信和无私而决策者的公正、诚信和无私立非依赖执政者的道德良心,而是有赖一套受制于选民裁决的民主制度,以及相关的言论出版由立法和司法独立等制度。
一个不受选民和立法机关制约或是只对其上司负责的政府首长能否让公务员继续发扬其任人唯才和政治中立?能否让公务员无私无畏直言进谏?能否让公务员系统继续秉公办事,廉洁有效?能否不用人唯亲,保持公务员系统的公平和公正?在董特首设想向特首负责的主要官员问责制,时我们的公务员制度能否维持其昔日优良传统令人生疑。
.昨天社评第二段雅虎首季亏损一千一百五十亿美元,亿应为万,合更正。
(二00一年四月二十日)
──原载《信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