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口歌上位 学者忧潜移默化
【大纪元3月4日讯】 调查发现,逾七成受访青少年曾听过本地创作的粗口歌,当中有两成多人更经常或间中跟唱。有学者指出,如长期接触粗口,势将潜移默化,令粗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负面影响社会
太阳报报道,事实上,虽然近期本港部分乐队以唱粗口歌“上位”,但五成半受访者亦担心粗口歌的流行,会把粗口“合理化”,而超过六成三受访者更认为粗口歌会鼓吹青少年用另类方式表达不满。
该项名为“另类Chat人组:粗口歌文化”的调查,于上月在网上访问了四百名青少年,了解他们对近期本地创作粗口歌的意见。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都曾听过粗口歌,但却有超过五成二人不认同将粗口加入歌词这种做法,大部分受访者都认为,粗口歌会对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应禁公开播放
负责是次调查的小组指出,由于粗口歌以口语化写成,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会将粗口“合理化”,甚至将粗口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浸会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板授赵雨龙亦认为,如小朋友长时间接触粗口,粗口将会进入潜意识,一旦成为语言一部分,儿童很易冲口而出。
此外,亦有受访者担心,粗口歌会破坏社会道德及鼓吹另类的表达不满方式,所以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都觉得政府应该禁止公开播放粗口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