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亚洲博彩app - App Store shouye
香港要闻

苹论:《经济学人》的忧虑值得深思

董建华昨日在一公开场合中,高调反驳《经济学人》EIU评级

【大纪元2月23日讯】《经济学人》杂志是享负盛名的国际性经济刊物,因此当它属下的研究机构大幅调低香港未来营商环境的排名时,特首董建华先生不得不立即回应,并表示香港营商环境并无恶化;董先生更申言会以实际的成果来证明《经济学人》的预测是错误的!我们当然希望香港能真的打破《经济学人》的预言,但是有关报告内提到的那些忧虑还是很值得董先生及特区政府思考、反省的,可不能因为报告的结果不中听就充耳不闻。

那么《经济学人》最忧虑的是甚么呢?最忧虑的是香港的政治环境可能在未来五年转坏,其中包括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高度自治能否持守;北京的政治影响力会否不断扩大等。这样的忧虑,令香港在政治环境的评分中,从现时的七点五分降至六点七分,正是因为这方面的评分偏低,才令香港的排名大幅倒退。

法治原则守住否

事实上《经济学人》这样的忧虑并不是没有根据的,除了它在报告中引述的人大释法例子外,近期特区政府高调处理法轮功问题,甚至将之定性为邪教,也让人忧虑香港赖以维持本身独特制度、赖以维持本身生活方式的法治原则能否守得住、能否抵得住“北大人”意志的冲击。当香港无法再维持法治、无法确保公民的权利不受任意侵害时,它所引发的政治动汤、争议当然会削弱香港的稳定性,从而损害香港的营商环境。

也许有人说,外来投资者唯利是图,才不会理会当地的政治情况。很可惜,这样的情况只会在低度发展或发展中地区出现,因为这些地区都有同样政治不稳定的情况,而且投资者投放的资金也极少。香港面对的竞争者都是发达国家、都是政治、经济制度已上轨道甚至比香港更成熟的国家,香港即使拼尽全力,在各方面维持稳定及不断改善也不容易胜出,更何况在最基本的条件──法治及政治稳定上倒退呢?既然有这样的忧虑,香港的排名不下跌才怪呢!

勿光说豪言壮语

此外,正如候任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先生说,香港经济要继续向前,有必要成为资金及人才的集中地。即使投资者不介意把资金放进法治有“阴影”的地方,优秀的人才也不愿意在这样的地方长期工作的。当香港难以吸引到足够的人才推动知识型经济时,香港的营商环境怎可能比人家好呢?因此,若果特首董建华想真正推翻《经济学人》的预测,让香港的营商环境改善,那他要做的不是发出甚么豪言壮语,而是要切实消除公众及国际社会对高度自治及法治的忧虑。


    相关文章

    

  • 学者指政治变差拖低香港评级 特首高调反驳  (2/23/2001)    
  • 董建华为何反驳《经济学人》评级? (2/22/2001)    
  • 曾荫权民望达三年最高 (2/21/2001)    
  • 《公教报》: 忧被董指邪教 (2/21/2001)    
  • 詹培忠恐无缘角逐特首 (2/19/2001)    
  • 常山月旦:仗马精神 (2/18/2001)    
  • “潮州怒汉”詹培忠拟竞选特首 (2/18/2001)    
  • 梁锦松承认,有可能与曾荫权“火星撞地球” (2/17/2001)    
  • 《香港了望》高官“亲北京化” (2/16/2001)    
  • 李怡:跑步之喻 (2/16/2001)    
  • 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访港两地签四协议 (2/16/2001)    
  • 董建华发出的危险讯号 (2/16/2001)    
  • 港报称香港“特首班子”登场表演 (2/16/2001)    
  • 无证据别打压法轮功 (2/15/2001)    
  • 香港七官晋升甲级首长 (2/15/2001)    
  • 董、曾、梁强调合作不会有问题。

    (2/15/2001)    
  • 曾荫权接任香港政务司司长,董建华放心 (2/15/2001)    
  • 新特区双红人: 曾荫权任政务司长 梁锦松任财政司长 (2/15/2001)    
  • 今曾荫权接掌政务司 择日免抢马英九风头 (2/15/2001)    
  • 曾荫权:以出任政务司长为荣 坚持落实一国两制 (2/15/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