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报”走成为历史 接力棒是香港壹传媒
【大纪元2月20日讯】去年二月成立的台湾网路报纸“明日报”,廿一日上午,将正式宣布停刊。廿日晚间“明日报”高层主管仍与香港壹传媒持续商谈接手事宜。这个营运一年多的网络原生报将确定结束营运,重要干部与记者则由壹周刊接收,转办杂志,同时不排除精简人力。
廿日晚间,明日报做出三点说明:第一,此案并非购并;第二,不论未来去向如何,都会保障员工权益;第三,廿一日仍将线上出报,但员工不会正当发稿。
截至廿日晚为止,明日报高层主管仍不愿证实这项消息,不过,包括董事长詹宏志、社长及总编辑等高层人员均齐聚办公室,紧急召开会议研商;而明日报记者则被告知廿一日上午九时回报社开会。预定十时对外宣布明日报存废的最后方案。
明日报员工二百八十人,创刊资本一亿四千万元,去年二月成立以来,每月亏损上千万元,财务负担相当沉重。据指出,过去一年来,该报数度传出财务危机,第二次增资后,由股东网路家庭、仁宝企业加码,资本额增至一亿九千万,但因网路媒体烧钱迅速,原生报获利模式未及开展,即遭逢经济不景气之巨大压力,新年过后,第三次集资受挫传闻即甚嚣尘上。
与明日报商谈并购事宜者,包括台湾固网、象山集团劲报和自香港来台发展的壹传媒集团黎智英。在各种方案中,明日报原预期希望能以少量人力继续维持网络报纸,主要人力转往壹媒体准备筹办的新杂志。未料20日晚间传出明日报将结束营运,该报旗下记者亦多表讶异。
明日报将资遣一百七十位员工,留下一百一十五位员工,转入新杂志工作的记者与主管可望加薪百分之十到十五,新公司初期将在台湾开办三份杂志。据指出,新杂志的主要干部,包括总编辑人选等,都已经初步决定。
去年雅虎公司并购台湾奇摩站之际,奇摩站也是在当天正午将举办记者会宣布之前二个小时,才针对内部全体员工召开会员大会宣布此事,包括奇摩站卢大为身边的重要幕僚都在会员大会上才知情。明日报是否也采用同样模式,宣布停刊或经营权易手,廿一日上午将做最后确定。
壹周刊吸收明日报约150名编采人员,据说是明日报高层御笔亲点,并根据壹周刊目前所需要的内容及求才状况来补足缺额。至于名单究竟是谁,以及其他员工的裁员问题,将留待21日上午9点,在明日报总公司19楼的员工大会,由关键人物PChome董事长詹宏志与明日报总编辑陈裕鑫,向员工报告明日报究竟何去何从。
在网际网路狂潮最高潮的两千年,号称“网路原生报”的明日报于2月15日宣布创刊,由于完全剔除了平面报纸的包袱,再加上向传统媒体高薪挖角来,阵容庞大又整齐的编采阵容,曾经让许多人认为将为传统媒体敲起丧钟。
明日报主要是由PC home集团与新新闻周报,于1999年11月,集合了200位编采人员,开始筹备明日报,并于2000年2月15日正式创刊。明日报在提到创办经过时,曾提到:当网路成为一种媒介时,必须有一个媒体诞生。
网际网路于一九九四年左右开始在大众世界兴盛,除去更早就上网的学术内容,平民化后的网路先驱部队即是新闻内容,不论是美国知名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或者是台湾的中国时报都是率先上线的内容提供者。多数的报纸也都依循网路内容的传统:免费。但也有报纸后来改采收费制度,只是都不能算非常成功。
由于网路可以同时呈现包括文字、影像、声音等多媒体格式,因此号称是新媒体,可以整合过去包括所有电子、平面媒体的呈现方式。尽管许多传统媒体都已同时经营线上内容,但在网路有无限可能的情形下,许多有志之士仍有意开拓这块新大陆:为了实验新媒体,也为了未来可观的前景。
这个网路原生媒体一直是许多人观察的重点。因为当时虽然仍是网路最热门之际,但是大家仍不得不佩服主导者的勇气,因为这个模式不但是台湾首见,连海外都几乎未见,海外多的是专业线上媒体,但是纯综合性线上媒体可是未见听闻。毕竟,对一个纯依赖广告为收入的媒体而言,网路广告的市场规模仍然太小。
在去年四月份的美国网路股灾后,全球网路股与景气大幅进行修正,因此许多网路公司虽然烧钱的幅度可能不增反减,却开始不受股东的支持。禁不起亏损与市场的整体看法,许多虚实并进的媒体都在去年开始大幅裁员,但是完全线上经营的明日报却一直没有动作。
明日报去年的网路广告营收约新台币六千万元,也几乎就是全部的营收,但是由于员工有近三百人,加上薪资水准都相当高,因此一个个月估计起码基本成本费用就超过三千万元,一年的收入还不够两个月的支出。今年亏损至少是三亿元以上。
在现实的情形下,经营团队也不能以理想养活员工,作出转让给香港壹传媒集团这种决定可说是不得已。明日报的确加强带动许多“明日新闻廿一日发”的趋势,虽然仍存在如深入长篇的内容目前还不适合在网路上阅读等争议。目前明日报、壹传媒只是各取所需,一个要钱,一个要人。未来如何发展,有太多的可能。
相关文章
- 传明日报明天停刊 将由香港壹传媒主导经营 (2/20/2001)
- 前助理国务卿罗思敦促两岸恢复对话 (2/18/2001)
- 腐化世风侵校园,学生撒谎手段让人咋舌 (2/15/2001)
- 镇压法轮功 中国拟立法加强劳改营功能 (2/5/2001)
- 明日报社论:高行健与法轮功的启示 (2/2/2001)
- 中国大陆评出二000年十大美术新闻 (1/25/2001)
- 台湾留学生在美遭近距离枪击头部毙命 (1/18/2001)
- 四六事件受迫者方生:光复前后因学生运动被迫害的人都应平反 (1/14/2001)
- 胡忠信:“天安门文件”“出土”无异是一个巨大讽刺 (1/12/2001)
- 上海洗车一条街 打出美女牌招揽顾客 (1/1/2001)
- 爱国公民们的遭遇 (12/26/2000)
- 党争激烈 九成太子党持出国护照留后路 (12/15/2000)
- 明日报:高尔法律策略致命伤 未要求佛州全州验票留下违宪争议 (12/13/2000)
- 陈水扁:台湾国统会名存实亡 (12/4/2000)
- 澳洲新南威尔斯遭遇40年来最严重水患 数千人受困 (11/20/2000)
- 美大选成两岸记者“历史上最长新闻” (11/8/2000)
- 明日报社论:哀苍生百姓,悼受难灾民 (11/2/2000)
- 光明日报:“独树一帜”的法国外交 (1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