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岛旋风撞击高旋风
诺贝尔奖得主高行健与日本脱星饭岛爱访台,两股旋风在同一时空下相遇,真实呈现当地雅俗文化的现状,产生有趣对比。
这阵子台湾最热的话题,除核四外,就是高行建和饭岛爱。高是去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华人;饭岛爱是日本成人影碟名女星。两人同时访台,同时有著作参加台北国际书展,当“高旋风”与“饭旋风”在同一时空下相遇,出现可遇不可求的有趣对比。
人潮拥挤的台北国际书展令人窒息,高行健巨照高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摊位上,十分醒目。巨照下是一落落高的著作:《灵山》、《一个人的圣经》、《没有主义》、《八月雪》、《另一种美学》等,不待营业员朗声介绍,书迷早已围聚争读,狭小的摊位更无立足之地。一位戴眼镜的女学生买了两本高行健的书,满面笑容,“他的书跟台湾作家的风格很不一样”,这是她第一次读高,她希望通过买下的《一个人的圣经》、《没有主义》来了解高行健个人。
不论是否喜欢文学,台湾居民几已无人不知高行健。他访台期间,“高行健热”更达到最高潮:报纸副刊成篇解析其作品,要闻版介绍其行程,广播剧推出其剧作,电视则播其活动实况。调查显示,各大书局皆热卖高着,他的演讲会入场券更一票难求,“高行健旋风”正笼罩全台湾。
台北市立动物园里的“国王企鹅”曾使民众为之疯狂,台北市文化局长龙应台以一只“国王企鹅”布偶送高做见面礼,高意会老友幽默调侃他是站在媒体聚光灯下犹如国王企鹅。其实,高虽不想当国王企鹅,但他所到之处受欢迎的程度,可能连国王企鹅也要自叹不如。
俄国流亡作家、同是诺奖得主的索尔仁尼津也到过台湾,但无法与高行健到台掀起的旋风相媲美。圆神出版社社长李敏勇认为,这是由于他的华人身份使然。
高行健得奖后在此间引发的风潮,反映出台湾民众与有荣焉。高得奖代表作《灵山》过去少人问津,经诺奖加冕,已卖出十二万本,专出高行健作品的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狠狠赚了一笔。十年前,学者马森将高的作品引介给联经,联经从没想到会有今天,如今“灵山已变成金山了”。联经印行的高行健另一力作《一个人的圣经》印了八万本,仓库已无存书,正在加印中。
专家指出,台湾民众给予高行健热情拥抱,可能源自对诺贝尔光环的格外仰慕,也可能是对“反抗政治压迫”的作家形象具特殊情怀。不过,李敏勇认为,台湾人把高当自己人的感觉“怪怪的”,毕竟高非生于台湾,虽然这无损其文学地位,“但不能把他的文学成就当成我们的成就”。
高行健的诺贝尔光环也投射到大学校园。高雄的中山大学已决定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给高,并邀他担任“驻校作家”。同时,佛光人文学院也将聘高行健为客座教授。
现代诗人洛夫推崇高行健。他认为,近百年来,除鲁迅、沈从文外,很难再找到一位创造性高于高行健的作家。他的《灵山》用的是独一无二的叙事性语言,结构也打破了中国小说的传统,为汉语文学开创崭新局面。
和高行健熟识的台大中文系教授齐邦媛持平地指出,深入讨论高行健是长期的事;目前高在台湾引发热潮,可能要再过一年,对他的思想态度、创作环境等有较深刻认识后,比较深入、严肃的讨论才会出现,“今天只是美好的开始”。
高在“故乡”台北受礼遇
高行健在香港受港府冷待,说过“最好不用总督来接见”;来到犹如故乡的台湾,却备受礼遇,显得更自在。在这里,他并不回避传媒的政治问题,甚至也不拒绝与总统陈水扁、台北市长马英九会晤;而政治人物似乎也有默契,会面时避免触及政治议题,以免刺激中共。
高行健访马英九,两人有深入的文学对话,临时“恶补”高作的马英九,向高报告《一个人的圣经》的“读书心得”时,获高赞赏:“您书读得很深”、“在文学上,马市长您蛮厉害的”。
二月中,高行健离台后,“高行健现象”可能冷却,但十月,台湾历史博物馆又将举办高的画展,明年六月高亲自执导的新戏《八月雪》也可望在台北举行世界首演,届时“高行健现象”或将卷土重来。
对于台湾掀起的“高行健现象”,李敏勇认为,高行健挟着诺贝尔的光环,会对台湾的文化阅读有作用,但这可能只是短期现象;同期访台的饭岛爱所形成的“饭岛爱现象”,由于背后有影视媒体支撑,热闹程度也不比“高行健现象”逊色。
饭岛爱这位日本女星,去年十月底以自传《柏拉图式性爱》轰动日本,创下一百多万册的销售佳绩,该书中译本短短一个多月,在台销出七万多本。她此次访台四天,为读者签名促销,更掀起一阵“饭岛爱旋风”,使“高行健旋风”也相形失色,因此,当地民众有“灵山不敌灵肉”的嘲讽。
饭岛爱使很多父母省悟
饭岛爱的自传主要描述她遭强暴、同居、堕胎、自杀的始末,甚至连拍成人电影,以脱星身份走红演艺圈及日后如何转型的过程,都有所叙述。有人认为,此书恐会误导少女以为脱衣解带是成名捷径,但后来发现,作者以平实口吻,诚恳地自我检视人生过往,书中多含伤感与反省,打破外界对成人影碟女星光鲜亮丽一面的迷思,很多女性读后反深受感动。
饭岛爱的经历,几乎集所有问题少女经历的大成,正因为如此,她的自传意外地为欲了解子女的父母提供机会。饭岛爱出身于家教极严的家庭,读小学时成绩优异,原是精英学生,因受不了父亲的高压管治,变得非常叛逆。她和一般出自破碎家庭而偏走邪路的少女不同。这样正常而普遍存在的家庭竟成长了这样的女孩,让很多高度关心子女的父母,终于明白,为何他们极度关切子女,仍无法阻止青少年犯罪。
日本的少女问题,一直是社会大难题,上代父母很难了解子女为何会从事“援助交际”(卖淫)或吸毒、堕胎,《柏拉图式性爱》让父母与子女有了真正互动的话题。在日本,很多母亲看了自传后,不禁流泪,因为透过这本书,她们才真正了解子女的想法。事实上,在台湾购买自传的读者,也多是女性,她们对饭岛爱勇于面对现实与过去的勇气,都非常感动。
高行健有总统、市长等政府官员及学者轮流会见,他们希望一赌诺贝尔奖的光环;饭岛爱则有一群年轻读者排队索取签名,他们希望一睹偶像风采。高的书在书店还有;饭岛爱的却多半售罄。有人认为,这是台湾读书风气的堕落;但也有人认为,这才是庶民文化的真实呈现。圆神出版社社长李敏勇认为:“台湾社会寻求刺激,要靠影视力量支撑,否则,就只好藉诺贝尔的光环了。”
(转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