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
約 339 條記錄-
如何停止自我欺負 2025/03/13蘇姬(Suzi),56歲,散發著成功女企業家的自信與從容。但在她內心深處,一個無情的聲音低語著:「你做什麼都不夠好,也沒人喜歡你。」
-
桃療rTMS與CES整合治療 有效改憂鬱與焦慮症狀 2025/02/10林女士是一位長期容易焦慮、追求完美的女性,多年來飽受肌肉痠痛、淺眠與心悸困擾。她時常感到肩頸緊繃,甚至在夜晚翻來覆去難以入眠,稍有風吹草...
-
憂鬱型腫瘤激增 四要素創造快樂心情 2025/01/25憂鬱情緒與腦內傳遞物質缺乏有密切關聯,更嚴重的是,婦女腫瘤及乳癌的發生率增加,背後常涉及情緒因素。台灣上璽中醫診所院長余雅雯提供創造快樂...
-
職場環境忽視心理健康 員工罹憂鬱風險增3倍 2025/01/14近期接連傳出職場霸凌事件,有一項澳洲研究證實,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職場環境,全職員工憂鬱症風險增加3倍。
-
逾兩成大學生有憂鬱傾向 兩原因為主要壓力來源 2024/12/22近年大專院校學生自殺事件頻傳,據2024年衛福部青年十大死因統計,自殺排名第二,死亡率創新高,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日公布「202...
-
作息不正常或增乳癌罹患率 2024/11/01癌症是十大死因的首位,其中乳癌是女性主要的癌症之一。除了遺傳因素外,高危險族群還包括肥胖、飲酒過量、年長及晚生育的女性。台灣乳癌權威醫師...
-
「文字訴苦」成效良好 台衛福部:明年擴大辦理 2024/09/01青少年遭遇心裡困擾時,習慣於網路社群抒發憂鬱情緒,反觀真實情境下,則無法訴說真實心情,為此衛福部心健司辦理「謝謝你跟我說」線上協談服務...
-
台青壯年憂鬱盛行率增 8月起免費諮商增至45歲 2024/07/21衛福部19日宣布,自今年8月起,擴大補助新台幣3億3,600萬元,推出「15至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服...
-
如果你經常凌晨1點以後才睡覺 看看這個 2024/06/20如果你是夜貓子,而且經常在凌晨1點以後才就寢,那你應該當心自己的健康。最近就有研究顯示,凌晨1點以後才睡覺的人,比較可能有心理健康問題...
-
灌腸促排便致身心失調 專家:腸道菌相異常引起 2024/05/05繼先前文章談到「大腦與腸道熱線不斷,協力調節身心機能」,引領全球腸腦菌軸研究的艾莫隆.邁爾醫師(Emeran Mayer)在書中提到,腸...
-
人氣: 51957
-
人氣: 40877
-
TikTok向美國青少年推送黑暗與絕望 2024/04/30一年半後,她終於鼓起勇氣瀏覽了安娜莉‧肖特(Annalee Schott)的日記,在標題為「TikTok」的頁面上,她的女兒寫道:「從技...
-
憂鬱症是常見的心靈感冒 嘉榮帶您及早治療 2024/04/2935歲的上班族李小姐,幾個月前突然覺得自己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鬱鬱寡歡,上班時反應遲鈍、注意力下降,不願跟人說話,導致跟親友關係日漸疏...
-
平衡腸道菌保健康 兩大關鍵莫輕忽 2024/03/03「腸腦菌軸」研究顯示,腸道菌叢變化能改變情緒,情緒也會影響腸道菌叢的平衡。
-
【健康養成記】1招緩解憂鬱 運動修行亦有助 2024/01/18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3.8%的人口(約2.8億人)患有憂鬱症,其中包括5%的成年人(男性為4%,女性為6...
-
收假上班很憂鬱 是假期後遺症或該換工作? 2024/01/04在新年等連續連假結束之後,人們必須返回工作崗位,此時的心情或多或少會有點鬱悶。這可能是返工憂鬱症(back-to-work blues)...
-
調查:疫後大學生憂鬱傾向攀升 2023/12/18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18日公布今年大專學生壓力調查發現,大學生可能有憂鬱傾向學生比率占25.5%,相較於疫前16.3%,增加9.2%,當...
-
桃療重視高階人才培育 為精神健康開創新篇章 2023/11/20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腦醫學中心是桃園地區引進顱磁刺激治療(rTMS)的醫療機構先驅,成立三年來為眾多憂鬱相關疾病的患者提供服務,並已累積...
-
退休後憂鬱關鍵為「失落感」 醫提三建議預防 2023/11/01退休後的生活轉變、身體功能退化與無價值感,是影響老年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精神科醫師分享,「退休」意味著生活將有改變,失落感在所難免,但低...
-
我的內心讓我對自己多一點憐憫 2023/07/05我的內心讓我對自己多一點憐憫;也 讓我在今後活著給憂鬱的自己一些仁慈厚道、 雍容大度;不要活在這折磨人的心理狀態 還要被這折磨人的心理狀...
-
暑假掛網學童憂鬱增 揪團運動助減壓 2023/07/03放暑假後,許多家長擔心孩子長時間掛在網路上,坐著不動,對身心都不好,不妨引導孩子多從事體能類型的休閒活動。據一項國外研究顯示,即使是少量...
-
走過憂鬱 嘉商賴嘉騏榮獲總統教育獎 2023/05/26分享精彩勵志故事,國立嘉義高商普通科三年4班賴嘉騏,榮獲112年度的總統教育獎,嘉商校長林義棟於近日公開表揚時表示,總統教育奬是以奮發向...
-
運動緩解憂鬱症狀 效果為藥物治療1.5倍 2023/05/15一項發表於英國期刊的新研究指出,透過運動減輕憂鬱及焦慮症狀的效果,甚至是諮商或藥物治療的1.5倍。專家表示,運動會讓人體分泌「快樂」激素...
-
為什麼生病時會感到難過? 心理學家釋疑 2023/04/30人們在生病時會感到難過或憂鬱,甚至難以處理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事項。對此,有專家說明了其確切原因。
-
研究:觀看宣導倡議短片 能提升憂鬱青少年求助意願 2023/04/12董氏基金會調查,武漢肺炎(中共病毒)疫情前,臺灣青少年平均每七人就有一人達到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的程度,疫情發生後,人數雖持續增加,但青少...
-
疼痛、憂鬱共伴? 中醫研究:針灸助改善 2023/04/10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研究團隊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患者之慢性疼痛與憂鬱症會互相影響,經團隊長期針灸臨床實驗發現,罹患「慢性疼痛與憂鬱...
-
2成高中生陷憂鬱 接觸自然助解憂 2023/03/10兒福聯盟近日公布最新青少年的憂鬱報告,發現超過一成的國高中生,壓力程度達到嚴重等級以上,另有兩成三高中生陷入憂鬱困境。有一項國外研究顯示...
-
逾1成學生壓力程度達嚴重 台兒盟籲加強輔導資源 2023/02/22隨著科技進步,現代孩子所獲得的物質享受比數十年前豐富許多,但兒福聯盟針對全臺12~17歲的國高中生進行調查,發現有超過一成的學生壓力程度...
-
假期後憂鬱 持續兩週需注意 2023/01/29長達10天的年假結束,民眾陸續回到工作崗位,有一項研究顯示,放假有助於改善情緒,減輕精神壓力,但在收假後,仍會導致精神壓力再次增加。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