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
約 201 條記錄-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提醒民眾對三高及慢性病的認識,強化預防保健觀念,特別呼籲民眾關注「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代謝症候群,並透...
-
逾四成慢性病與習慣有關 台健保署將推罹病風險預測 2025/03/30慢性病已成全球防治重點,據統計,2023年死於三高相關慢性病有6萬人,占總死亡數三成,考量三高問題多與生活習慣相關,健保署長石崇良28日...
-
美參院確認巴塔查里亞出任NIH院長 2025/03/26美國參議院週二(3月25日)以53票對47票的黨派表決結果,通過了總統川普(特朗普)對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傑伊‧巴塔查里亞(Jay Bh...
-
耶魯醫學博士揭示簡單健康公式 可預防80%慢性病 2025/03/15在EpochTV節目《Vital Signs》中,主持人布蘭登·法倫(Brendon Fallon)專訪了耶魯大學畢業的公共衛生專家、大...
-
新北:公費流感疫苗剩1萬8千劑 籲留給高風險族群 2025/02/05受藝人大S罹患流感猝逝影響,引發疫苗搶打潮,新北市衛生局5日表示,新北市公費流感疫苗施打人次翻倍,目前僅剩下1.8萬劑,呼籲保留給長者、...
-
川普衛生健保團隊成型 參議院有何反應 2024/11/29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特朗普)11月27日提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下一任院長後,他的衛生健保團隊正式成型。國會參議院共和黨人對川普...
-
幸福健康看得見 重視糖尿病與慢性病管理 2024/11/27為鼓勵糖友們在健康管理上的努力與成就,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糖尿病中心舉辦了以「長壽與幸福健康」為主題的優良糖友表揚活動。活動表彰了在血糖、...
-
成人健檢擬下修年齡 國健署:順利明年執行 2024/11/20國健署動健康促進機構,讓醫療院所不再只限於治療疾病,更能提供健康管理及預防服務,以降低慢性病風險,國健署研擬下修成人健檢年齡,從40歲調...
-
川普賀錦麗在醫保、藥價等政策上有何不同 2024/11/04儘管美國人獲得醫療服務的難易程度和可負擔性,沒有成為2024年總統大選中熱門的討論話題,但這些問題依然對民眾的生活中有重大影響,畢竟醫療...
-
線粒體失衡與九成慢性病有關 這樣做可修復 2024/10/14人體的多種慢性病都與線粒體失衡有關,這是美國巴斯帝爾大學自然醫學專家陳俊旭博士,在精讀了五百多篇相關論文及長期臨床實踐後得出的結論。他最...
-
人氣: 10275
-
人氣: 10223
-
小肯尼迪暫停競選後 聚焦美國慢性病問題 2024/10/07小肯尼迪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結束總統競選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這是他實現使命的「必要步驟」。「在過去的19年裡,我每天都祈禱上帝...
-
在粒線體研究中,有一種「大一統」理論認為,所有的身體問題,包括慢性病和癌症,都源自於粒線體的功能障礙,而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的飲食、睡...
-
研究:澳人預期壽命下降 六成患有慢性病 2024/07/02一份研究顯示,澳洲人的預期壽命略有下降,有六成澳洲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
-
粒線體位於細胞内部,就如細胞的發電廠,全身細胞直接使用的能量形式來自於ATP這種分子,而粒線體就是提供細胞ATP的最主要來源。很多慢性疾...
-
冷氣團來襲 注意保暖避免低溫危害健康 2023/12/20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受鋒面通過及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氣溫逐漸下降,清晨是最冷的時候,北部地區體感溫度將降至10度以下,桃園衛生...
-
衛生廳支持公共交通快餐廣告禁令 2023/11/30為減輕肥胖症給醫療系統帶來的負擔,西澳衛生廳廳長桑德森(Amber-Jade Sanderson)表示,她支持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禁止投放快...
-
嘉市推高齡強肌健腦方案 讓長者勇壯又減齡 2023/11/26為了讓嘉義市的長輩們樂齡勇壯,市府衛生局攜手國立中正大學研發為嘉義市長者量身打造在地化「社區高齡者健康自主管理整合性照護方案」及「認知與...
-
接受專業診察及早治療壞牙 預防口腔病況惡化 2023/11/23口腔和咀嚼、言語、吞嚥功能息息相關,口腔不健康,無論是齲齒、發炎、感染或缺牙等問題,都會引起痛苦不適,進而影響生活作息,同時有礙美觀,使...
-
港慢病共治計劃推近一週 約千人已配對家庭醫生 2023/11/20「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本周一(13日)推出,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形容計劃反應熱烈,單計網上預約已經有3,500人,當中約1,00...
-
吃人蔘魚油要小心!藥劑師破解長輩服藥誤區與風險 2023/09/04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毛病可能越來越多,許多中老年人患有一、二種以上的慢性病,因此需要長期服用多種藥物。不同藥物之間、藥品與保健品、食品之間...
-
赤腳接地氣!釋放體內靜電 到草地走走吧 2023/05/23現代人很文明,每天穿鞋襪,很少有機會打赤腳在泥土地上走路,殊不知這習慣卻隔離了大地療癒人體的能量。在現今人心焦燥的時代,赤腳走路已成為了...
-
【健康1+1】超慢跑降三高 改善慢性病 2023/05/21超慢跑是一種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不傷膝蓋,適合所有人。有70幾歲的奶奶因超慢跑,從走路困難到健步如飛,85歲的爺爺透過超慢跑可以做到平板支...
-
心臟病患者逐年增 聯醫第二心導管室啟用 2023/03/10高雄市立聯合醫院3月10日舉行第二心導管室啟用揭幕儀式,同時引進最新的雙向數位平板心臟血管攝影X光機,藉著雙向X光機同步運作,可減少病患...
-
健保藥預算「大砍81.8億」 藥師提兩建議 2023/02/22台灣健保無所不包,在資源有限需求無窮的情境下,只能不斷降低成本,調降「藥價」就是重要手段之一,健保署今年預計調降81.8億健保藥預算,2...
-
「慢性病患用藥」新年小叮嚀 2023/01/16一轉眼即將迎接新年,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藥劑科表示,由於今年新年連假長達10天之久,為免慢性病民眾在新年期間無藥可用,凡持有慢性病連續...
-
重慶去年報告死亡個案22萬 話題登上熱搜 2022/12/21「重慶去年報告死亡個案22萬例」的話題12月21日登百度熱搜榜。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編寫的一份報告顯示,22萬例個案中超九成因慢性病...
-
出現異狀立即就醫 桃療推動慢性病防治 2022/12/21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護理科及健康促進小組持續推動病人、員工、民眾慢性病防治宣導,尤其在天氣逐漸變冷,提醒高齡及慢性病民眾注意保健,維持正...
-
當心痛風不控制 步上洗腎末路 2022/12/06痛風的臨床症狀,從初期到後期分為四階段: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不發作間歇期以及慢性痛風石關節炎。不同階段的痛風治療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