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
約 25 條記錄-
夫妻求子卡關 2成5與老公有關 2023/05/24備孕求子、治療不孕,需由夫妻雙方共同努力,有研究指出,夫妻間若在「時間、投入度、知識」上有落差,另一半不夠積極,恐拖延求子時間、降低「致...
-
每人最高3.1萬 竹市凍卵補助上路 2023/05/11新竹市政府「祝妳好孕凍卵補助試辦計劃」5月11日起正式上路,這項補助包含AMH卵巢功能抽血檢驗2千名及凍卵療程1千名,凡設籍在新竹市25...
-
桃園凍卵營養金補助 4月17日起受理申請 2023/04/07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於4月17日起開始受理「桃園凍卵營養金補助」申請,補助對象為設籍桃園市30(含)至40歲(含)女性民眾(1983至199...
-
新一代個人化治療 人工生殖技術與時俱進 2022/09/01台灣平均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 ,且年紀越大不孕症發生率越高,晚婚晚生趨勢下,人工生殖治療需求逐年增長。據衛福部國健署歷年人工生殖之施術...
-
試管嬰兒AI化 按個鍵可預知懷孕機率 2022/02/22尋求人工生殖治療的不孕症夫妻,存在植入幾顆胚胎可達成最高懷孕機率與最低多胞胎機率的煩惱,奇美醫學中心開發「AI人工生殖懷孕率與雙胞胎機率...
-
開放單身女人工生殖 台國健署4月討論 2018/03/09日前一名名62歲婦女以人工生殖方式懷孕,生下一子,引起各界討論。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陳潤秋9日表示,凡經醫師判定不孕者,都適用人工生殖法...
-
金門擴大人工生殖補助 最高8萬 2014/10/20金門縣政府今天表示,擴大人工生殖補助範圍,凡10月4日以後施行人工授精的不孕夫妻,可以享有最高新台幣8萬元的補助。
-
人工生殖補助 台婦團:先健全生產環境 2014/09/04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公布明年起將實施3階段人工生殖補助政策,預計有4千名新生兒出生,台灣女人連線、民間監督健保聯盟以及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4...
-
台衛福部明年起 補助不孕夫妻 2014/08/27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育齡期夫妻中不孕的比例為8~12%,但是我國卻高達10~15%,許多不孕的夫妻需靠人工生殖,費用平均約10...
-
胚胎愈多愈好? 新生兒恐早產 2013/12/12(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國人晚婚、晚育情況普遍,愈來愈多夫妻以人工生殖助孕,14年來全台首破4萬大關,成功率比歐盟還高,醫界發現,不...
-
人氣: 51956
-
人氣: 40877
-
台國健署:代孕子女擬採血統認定 2013/11/08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孔憲蘭今天說,代孕子女親子關係認定,初步修法規劃是用血統真實主義,但還要多聽各界意見。
-
人工生殖 把握37歲受孕關鍵期 2013/08/29(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從最近公布人工生殖資料來看,女性懷孕成功率,10年前到現在,37歲以下增加10%,38~40歲增加5~6...
-
看「孕」勢 2011歐生殖醫學年會登場 2011/07/11近年世界各國生育率逐漸下降,聯合國2008年預測2010-2015生育率約為2.49,比2005-2010年2.56少0.7。生育率下降...
-
求子應合法 北市府公布15家合格醫院 2009/12/07台北政府市衛生局今天公布15家合格的人工生殖醫療機構,提醒不孕夫婦若有這方面需求,要尋求衛生署許可合格的人工生殖醫療機構就醫,以確保醫療...
-
人工生殖 易併發子宮內外妊娠 2009/11/12子宮外孕在婦產科中並不算少見,而同時子宮內、外都著床的案例雖較少見,但接受人工生殖科技者,發生機會較高,值得民眾注意。
-
台灣人工生殖醫技好 全球聞名 2009/11/09台灣人工生殖的技術相當進步,最近幾年來台灣接受人工生殖的外國夫婦有增加的趨勢。台中一家婦產科的醫師表示,每年約可創造4000萬元的商機...
-
立院三讀 人工生殖僅限不孕夫妻 2007/03/05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人工生殖法」,明定「不孕夫妻」為適用主體,夫妻必須至少一方有健康精子或卵子;捐贈精子或卵子者必須「無償」,且不能指定...
-
女兒在娃娃車中被悶死 媽媽人工生殖再懷孕 2006/05/10兩年前才五歲的女兒張雅雯被悶死在娃娃車中,母親陳美娟哭斷腸;因為雅雯是她熬過七次人工生殖術才懷孕生下,為了再將女兒生回來,陳美娟在婦產科...
-
美日案例╱代理上帝? 人類的難題 2005/09/12自由時報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綜合報導〕陸軍上尉孫吉祥因意外亡故,女友李幸育要求取精留後的作法,在台灣引起極大的注目與...
-
孫吉祥死後取精不違法?衛署坦承無權禁止 2005/09/09陸軍連長孫吉祥遭戰車撞死,未婚妻李幸育要求取精不成,有立委今天質疑,人工生殖法未立法,迂腐官員過度解釋失效行政命令,造成孫家絕後、永生遺...
-
試管寶寶 多胞胎 非好事 2005/06/06〔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有鑒於我國試管寶寶多胞胎比例高,生殖醫學會除持續要求會員自律,不要植入過多胚胎,儘量遵照「胚胎植入數目指...
-
捐贈精卵 如果因故無法生育可以要回來 2004/12/25〔自由時報記者周富美╱台北報導〕台灣衛生署法規會最近通過「人工生殖法」草案修正案,增列捐贈者在捐出精子或卵子後有正當醫學理由者,可在尚未...
-
人工生殖創舉 自體粒線體取代術幫不孕婦女受孕 2002/08/31細胞粒線體提供細胞能量,就像是細胞的「電池」,許多不孕症婦女是因為卵子細胞「電池沒電」而無法受孕。台北醫學大學婦產科主任曾啟瑞發明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