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
約 145 條記錄
-
高雄港7月營運新高 年貨櫃裝卸可望1000萬只 2007/08/03高雄港七月營運績效表現亮眼,貨櫃裝卸量達八十七萬四千六百三十二只,創下歷年來單月最高量,今年的年貨櫃裝卸量目標一千萬只,高雄港務局也有高...
-
國道末端客貨車分流 高市府建貨櫃車專用道 2007/04/16國道高速公路末端及漁港路有很多進出港區的貨櫃車行駛,造成市區道路超負載,影響行車品質,高雄市政府斥資新台幣十六億元興建「國道末端貨櫃車專...
-
加州聖地牙哥港貨櫃吞吐量大幅成長 2006/12/24美國西岸貨櫃吞吐量高居第一的「洛杉磯--長堤」港區今天宣佈,過去十二個月從亞洲地區到岸的貨櫃數量,創下歷年來的高峰,港區因此採取疏散部份...
-
香港貨櫃內發現偷渡客屍體 2006/07/08一艘經非洲及中國到香港的法國遠洋貨輪,昨天在起卸貨櫃內揭發一宗偷渡客死亡命案,警方調查後,懷疑是非法入境者匿藏時遭貨物壓死,避免重演六年...
-
去年全球貨櫃港排名 新加坡第一 2006/06/29〔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交通部昨天公佈2005年世界貨櫃港排名,新加坡暌違六年之後,重登世界首位,高雄港雖仍居第六名,但與第七名...
-
高市貨櫃專用道 9月動工 97年底完工 2006/06/19高雄市政府推動的「高雄港聯外路網貨櫃專用道工程」將在九月動工,預計施做捷運南機場北側銜接高速公路、拓寬中平路等高架橋及匝道工程等,未來可...
-
中國轉運貨櫃夾藏違禁品 高雄關稅局加強查緝 2006/05/24中國大陸轉運進口貨櫃夾藏違禁品情形增多,財政部高雄關稅局將加強與高雄港安檢單位合作,全面查緝不法。
-
香港貨櫃碼頭霸主為星港取代 2005/12/27香港貨櫃碼頭的全球吞吐量首位寶座受到挑戰,今年首11月的吞吐量為2048萬個標準箱,增幅僅1.2%,而新加坡同期便錄得9.3%的升幅,繼...
-
港貨櫃車司機不滿網上收據 2005/10/13部分貨櫃車司機不滿三間貨櫃碼頭公司的網上收據系統,他們指系統繁複及收費,影響他們的運作。
-
港巴士撞貨櫃至少7人受傷 2005/10/03林錦公路近凌雲寺往大埔方向今早約9時半發生車禍,涉及一輛巴士及一輛貨櫃車,至少7人受傷。
-
人氣: 12293
-
人氣: 11686
-
貨櫃三雄上半年獲利亮眼 長榮居冠 2005/09/01貨櫃三雄半年報出爐,長榮EPS為2.29元居冠,陽明2.13元居次,近洋龍頭萬海為1
-
基隆港內陸貨櫃場 面臨轉型 2005/05/23自由時報記者林嘉東╱專題報導 基隆港是北部主要國際港,由於腹地有限,進出口貨櫃存放成了一大問題;位於基隆河旁的台北縣新台五線緊鄰港埠...
-
高雄港今年貨櫃裝卸業務績效衰退 2005/05/12高雄港務局積極推展業務,但四月的貨櫃裝卸業務績效衰退,累計今年前四月?
-
運價調漲 外資加持 貨櫃三雄股價挺揚 2005/04/04貨櫃三雄挾其4月份亞洲線漲價、 5月份美洲線議價起跑題材,加上外資券商JPMorgan同步調高長榮、陽明、萬海投資評等,激勵族群股價走揚...
-
亞洲線美國線輪漲 台貨櫃運輸今年審慎樂觀 2005/03/26
-
貨櫃安檢 美眾議員關切 2004/12/05〔自由時報記者黃明賞╱高雄報導〕美國眾議員訪問團一行十人,昨天搭乘貴賓船遊覽高雄港,同時了解美國提倡的國際貨櫃安檢機制(CSI )在高雄...
-
貨櫃安檢 美眾議員關切 2004/12/04美國眾議員訪問團一行十人,昨天搭乘貴賓船遊覽高雄港,同時了解美國提倡的國際貨櫃安檢機制(CSI)在高雄港推行概況。
-
創意貨櫃教室開進學校 要大要小隨你挑 2004/10/13誰說上課一定要待在死死板板的水泥教室?打破傳統、發揮創意,教育部最新打造的超級﹝貨櫃創意展覽館﹞,這個星期開始要出發了。
-
北京聲稱力保香港貨櫃吞吐量年年成長 2004/06/03中國交通部長張春賢表示,北京將繼續支持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力保香港港口吞吐量總體上每年維持一定速度的成長。
-
貨櫃裝滿創意 藝術節高雄開幕 2003/12/11「物流行為」中的貨櫃運輸業,規格化的鐵盒子往往呈現工業社會的冷感!過去,這些鐵盒子書寫了高雄港城的產業風貌,讓企圖架構文化城市的高雄人感...
-
港准美關員預檢貨櫃 2002/09/24為防範恐怖分子利用貨櫃偷運武器,美國及香港海關昨日簽定「貨櫃安全倡議」協議,容許美國派關員來港,用電腦找出高風險貨櫃預檢。新措施下,輸美...
-
高盛指香港貨櫃轉口競爭力日減 2002/07/17高盛證券發表報告,指香港的貨櫃轉口業將會成為下一個夕陽行業。面對中國大陸港口的競爭,未來五年,香港的海上貨運每年會減少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
-
虎門港貨櫃碼頭擬開放外商獨資經營 2002/05/15中國大陸廣東省東莞虎門港新貨櫃碼頭計劃對外資開放,並允許包括外商和民營企業在內的任何投資者控股甚至獨資,預料香港貨櫃碼頭將失去部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