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詩詞歌曲
詩經
樂府
古體詩
唐詩
宋詞
元曲
其他詩詞
古體詩詞創作
現代詩詞創作
歌詞歌謠
散文隨筆
古典散文
現代散文
名家散文
閒話文史
電影隨筆
開卷有得
書序書摘
書評書話
劇本劇作
名言錦句
小說大觀
古典長篇小說
古典短篇小說
現代長篇小說
現代中篇小說
現代短篇小說
社會/紀實文學
報告文學
文學常識
認識文學
詩詞常識
文法修辭
應用文類
外國文學
外國詩歌
外國散文
外國古典長篇
外國現代長篇
外國短篇小說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學世界
開卷有得
文學常識
認識文學
詩詞常識
文法修辭
應用文類
妙聯趣對
文學常識
2023年癸卯春聯
好友常來多快意, 清茶細品樂春風。
台灣古典詩
癸卯
春聯
2023年1月21日 5:18 PM
美好體驗 由衷敬佩一一讚歎神韻藝術團全球巡演
神韻藝術團經過十七年的全球巡演,在全世界掀起了威力強大的「神韻熱」。許多國家的政要、高級政府官員、外交使節、豪商巨賈和著名精英導演、藝術家、金融大享等親臨演出現場,在主流社會引起強烈反響
對聯
劉錫銅
讚神韻
書法
2022年11月25日 10:50 PM
一副最短對聯 為何如此耐人尋味
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對聯的形式多樣,字數可長可短。長的有幾百字,甚至上千字,短的只有幾個字。除了對仗和平仄要求外,一副好的對聯常常言簡意深,耐人尋味。被人們公認為最短的一副對聯就具有這樣的特點。
對聯
真善忍
色難
孝道
二十四孝
黃淮
2022年8月21日 7:27 AM
一段對聯佳話 知進退榮辱不驚
對聯,俗稱對子,雅稱楹聯。對聯對於大多數在亞洲生活的華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過新年時,幾乎家家戶戶貼對聯。在中國的風景勝地、樓台亭榭上,楹聯也幾乎處處可見。
對聯
傳統文化
修煉人
黃淮
2022年7月28日 9:00 AM
壬寅年春聯:萬象熙和遍大千
福虎滅瘟開泰運,春風送暖賀新年。
春聯
台灣古典詩
2022年1月31日 4:45 PM
為了中國的公平和正義,請不要沉默
我叫耿格,我的父親高智晟是人權律師,他被關進監獄直到2014年。你們可以從網上看到很多關於他和他的工作的資料。但是,今天我不想談眾所周知的他,我只想說說只有女兒才知道的他。
高智晟
人權律師
中國的良心
公平正義
2021年7月9日 12:12 AM
辛丑春聯
四海迎春開景運, 九天復旦賀新年。
辛丑
春聯
台灣古典詩
2021年2月11日 12:48 AM
「舉措」與「時氣」
在傳統文化的研習中,我發現古漢語詞組不僅經常出現一詞多義現象,還與單字的讀音有關。比如「舉措」一詞…
漢語
一詞多義
2020年4月3日 11:55 AM
唐詩對仗 妙語聯珠
唐詩中格律詩的對仗句子,巧妙地運用了古漢語詞組的構詞法和平仄讀音,自格律詩在唐代出現後,古人創作了大量的名篇及對句,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值得我們代代相傳及誦讀。
唐詩
對仗
2020年3月26日 1:40 PM
臺灣古典詩:庚子春聯
陶冶詩書酬夙志, 涵濡典籍寄平生。
台灣古典詩
2020年2月9日 12:27 AM
禮儀用語——謙詞敬語知多少(1)
禮儀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處處體現著誠敬謙讓。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漸為世人所遺忘。謙詞敬語就是用禮貌的語言,自謙和敬人的話。漢語中用於自謙的,稱為謙詞;用於對他人表示敬意的,稱為敬語。期盼身為華人的我們能以謙詞敬語,重現「禮儀之邦」的風範。
禮儀
謙詞
敬語
中華文明
傳統文化
2020年1月6日 7:02 PM
談詩詞曲寫作的守文和創新
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唐詩、宋詞、元曲等都是其中的一部份。守文的意思是恪守古人留下的寫作原則。因為詩詞曲都是由文字組成的,所以這裡先談談文字。
詩詞
陸志仝
2020年1月5日 8:09 AM
誠信七唱(詩鐘–嵌字格)
古道照人資實信 虛懷下士見真誠
台灣古典詩
2019年10月27日 8:51 PM
靜觀四唱(詩鐘–嵌字格)
萬事樂觀多讚賞 一心清靜少煩憂
台灣古典詩
2019年10月27日 8:48 PM
鴻福一唱(詩鐘–冠首聯)
鴻鵠冲天雄氣宇 福星降世轉乾坤
台灣古典詩
2019年10月24日 12:30 AM
觀音一唱(詩鐘–冠首聯)
觀護眾生開慧眼 音傳三界悟禪心
台灣古典詩
2019年10月24日 12:30 AM
臺灣古典詩:詩以載道(對聯)
志繼聖賢,丕振元音揚正道; 脈傳鄒魯,宏宣大雅越巔峰。
台灣古典詩
2019年5月28日 1:52 PM
臺灣古典詩:己亥年春聯
人情世味言難盡, 春色韶光看不完。
台灣古典詩
2019年2月3日 11:24 PM
書摘:清詞選講
清朝的詞在中國文學歷史上,是詞這種文學體式的復興時代。為什麼說是詞的復興時代呢?因為從宋朝以後經過了元和明兩朝,而元朝興盛的是曲(如散曲),是雜劇(如王實甫的《西廂記》);明朝興盛的是傳奇,像湯顯祖的《牡丹亭》之類。元明兩代流行的是散曲、雜劇和傳奇。
三民書局
葉嘉瑩
詩話
《清詞選講(二版)》
2019年1月30日 11:32 AM
書摘:迦陵談詩二集
中國的語文乃是以形為主,而不是以音為主的單體獨文。在文法上也沒有主動被動、單數複數及人稱與時間的嚴格限制。因此在組合成為語句時,乃可以有顛倒錯綜的種種伸縮變化的彈性。再加之以中國過去又沒有精密周詳的標點符號,因此在為文時,便自然形成了一種偏重形式方面的組合之美,而忽略邏輯性之思辨的趨勢。
三民書局
葉嘉瑩
詩話
《迦陵談詩二集(三版)》
2019年1月28日 10:41 AM
中共簡化漢字 變異傳統文化
筆者以幾個例子概括地介紹了簡化後的一些漢字帶有暴力色彩。我們再舉些例子,看看中共是如何變異文化內涵的。
漢字
簡化字
章閣
2018年12月25日 11:08 PM
中共簡化漢字 注入暴力基因
簡化字是漢字走向拼音化的重要一步。從1956年2月1日起,第一批簡化漢字開始推行。當年入學的小學新生,一開始就被迫地接受了簡化字教育。
漢字
簡化字
章閣
2018年12月17日 5:17 PM
陪我們長大的《格理弗遊記》真相竟然是?
如果認為「只要精通兩種語言,即可勝任翻譯的工作」,那就誤會大了!例如,曾被譯得面目全非的《格理弗遊記》(Gulliver's Travels),在在突顯了翻譯的重要性。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員單德興認為,若要讓大眾得以接觸美好的外文作品,也讓原文作者的才識為人欣賞,翻譯時便不能忽略深藏其中的「文化脈絡」。
格理弗遊記
單德興
研之有物
2018年8月5日 3:00 PM
鶼鰈情深 為什麼比翼鳥要雙飛?
感情深厚、形影不離的情人、夫妻怎麼以比翼鳥、比目魚來譬喻?鶼鰈情深是什麼意思?
中華文化300問
文化典故
比翼鳥
鶼鰈情深
2018年5月23日 3:37 PM
略論漢語詞組中的前音後定讀法
「前音後定」是現代漢語中個別詞組的讀法,也就是說一個詞組中前面字的讀音,是由後面的字決定的。
漢語
2018年5月2日 12:10 AM
尋訪格林兄弟足跡 探幽德國童話大道
在童話大道上有膾炙人口的格林童話故事發生地,如《小紅帽與大灰狼》、《林中睡美人》、《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等;有些地方的故事不太出名,如《鐵鬍子醫生》、《牧鵝少女》;還有些地方的傳說不屬於格林童話,但同樣流傳廣泛,如《吹牛男爵歷險記》;當然也不乏很多有名的神話傳說和神蹟顯現的地方,如馬爾堡著名神蹟伊莉莎白和卡塞爾的希臘傳說大力神瀑布等。
格林童話
德國童話大道
格林兄弟
2018年3月31日 9:30 AM
戊戌春聯
戊戌春聯 戊歲韶光開景運 戌春淑氣富生機
台灣古典詩
春聯
2018年2月16日 6:21 PM
2018年迎新春百字對聯一副:洪福神賜
大地陽生,冬梅傲殘雪綻放,共產主義終極目的毀滅人類,九評系列剝畫皮揭謎底
對聯
2018年1月17日 3:03 AM
對聯三則:贊《九評》
誅龍斬魅飛神劍 滌毒明心作淨泓
對聯
《九評》
2017年12月5日 1:01 AM
用古漢語的四聲朗讀唐宋詩詞
古漢語的發音四聲為平、上、去、入。它是齊梁時期由陸厥、沈約、謝朓等文人創立的;「平」即平聲,「上、去、入」為仄聲。從那之後特別是唐代開始,文人寫詩都是依四聲的發音來創作。
漢語四聲
唐宋詩詞
2017年10月27日 11:05 PM
上一頁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有約 256 條記錄
漫話風箏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未解之謎】哪吒真的是魔童嗎?揭祕封神背後的驚人真相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