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億出生時,有一尺多長的毛髮覆蓋身體,經過一個月才脫落。剛學會說話...
11月25日 人氣 111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楊億鶴蛻 竇武蛇胎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說來說去,都是繞不過一個「吃」字。說起...
11月25日 人氣 3161
蘇軾美食路線圖:豬羊肉鮮果牡蠣
一直以來,周瑜似乎對於功名沒有太大興趣,好像更樂於待在叔叔周尚身邊...
11月23日 人氣 491
三國英雄─周瑜 (3): 劍舞英雄志  躍馬江東
儘管元朝的國祚只有97年,但能預言國家興亡等重大事件的術士卻不少。
11月21日 人氣 250
元代術士能預言國家大事 頗受皇帝器重
寇準才智出眾可惜學術不足,張方平絕頂聰明為天下奇才。
11月20日 人氣 107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平仲無術 安道多才
敵兵攻破京城時,有個人護送皇帝到敵營談判。他為了捍衛皇室尊嚴據理力...
11月19日 人氣 1406
不辱使命、慷慨赴死的靖康第一忠臣李若水
那年,少年周瑜特意前往壽春造訪孫策。兩位少年英雄一見如故,原來,周...
11月18日 人氣 1189
三國英雄─周瑜 (2):總角之交 生死與共
御史臺聚集烏鴉,成了事前的預兆;屏風上的孔雀,成為李淵和竇氏的媒人...
11月15日 人氣 77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臺烏成兆 屏雀為媒
宋軍返回時,大多數將領都攜金帶銀,唯獨曹彬行李簡單,只有書籍、衣服...
11月14日 人氣 281
廉潔自律、謙虛仁愛的宋朝良將——曹彬
從歷史的預言脈絡來看,魏、蜀、吳三國的分立與建國,是早有預示的。
11月13日 人氣 1899
三國英雄─周瑜 (1):江東天子氣 花落誰家?
穆生因為楚王怠慢而決定離去,賈郁再回來做縣令以懲治醉吏。
11月12日 人氣 72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穆生決去 賈郁重來
說唐高祖即已定都長安,但天下還未一統,群雄割據地方。李淵稱帝,傳檄...
11月11日 人氣 332
貞觀聖主(14):秦王平隴西 立奇功
三國故事是中華文化的珍寶,提起三國,人們總能津津樂道許多《三國演義...
11月08日 人氣 701
三國英雄——序言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六月,長安上空太白屢晝見。太史占卜曰:「女...
11月07日 人氣 1203
太白晝現女主昌 寇準再剛也無奈呀!(1)
李世民與平陽公主率領的大軍集結,兩下會師,共計二十多萬兵將。李世民...
11月06日 人氣 359
貞觀聖主(13):天廢大隋 唐王開國
耿弇是漢光武帝平定北方的開路者,有如北道上款待光武帝的主人。牛僧孺...
11月05日 人氣 95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耿弇北道 僧孺西臺
古代中醫有許多診療方法都極為神妙,而其中的太素脈就堪稱一絕。說起太...
11月05日 人氣 240
明代醫生脈術精湛 盡顯太素脈之神妙
張劭、范式二年之約,張劭殺雞炊黍,范式依約前來;陳重、雷義被舉薦做...
10月30日 人氣 86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雞黍張范 膠漆陳雷
突厥始畢可汗派康稍利率領了五百人,以及二千匹戰馬,和劉文靜一起來到...
10月29日 人氣 290
貞觀聖主(12):群雄集結 定策克長安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
10月28日 人氣 288
貞觀名相 房玄齡與杜如晦——房謀杜斷
《三字經》裡說:「夏傳子,家天下。」從大禹把王位傳給兒子開始,中國...
10月27日 人氣 18523
太后臨終前 竟讓皇帝不要把皇位傳給兒子
陶淵明喜愛玩賞菊花,林逋喜歡觀看梅花。
10月25日 人氣 95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淵明賞菊 和靖觀梅
作為名臣,張養浩是元朝三俊之一;作為文學家,他更是元曲作家中的泰斗...
10月24日 人氣 2753
如玉樹臨風 張養浩散曲賞析
朱熹宏揚了正統儒學,蘇軾是位奇特的人才。
10月21日 人氣 98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朱熹正學 蘇軾奇才
在過往幾千年中,隨著朝代更迭,人們漸漸背離了對天地、神佛的正信,在...
10月19日 人氣 216
能治療瘟疫的幾位明朝醫生
自孟子道出「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千古名言,其剛正、博大的氣魄深受歷...
10月18日 人氣 939
賢臣張養浩 用盡為國為民心
李綱雖是一位文官,卻像一道堅固的長城,守衛北宋都城開封,連金兵都是...
10月17日 人氣 1720
守京城、抗金兵 北宋名臣李綱的忠義故事
吳道子是唐朝著名畫家,他一生畫了三百多幅壁畫,並有近一百幅卷軸畫被...
10月15日 人氣 2064
豪邁奔放錯落有致的「蓴菜條描」線條美——畫聖吳道子
西漢宣帝時,繪十一位功臣的畫像置於麒麟閣,以彰顯其名;東漢明帝時...
10月15日 人氣 52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名高麟閣 功顯雲臺
能和葛禮這樣的滿清貴族、朝廷重臣,發生劇烈衝突,且氣勢上毫不示弱、...
10月14日 人氣 491
康熙皇帝和《紅樓夢》(六):科考案之案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