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美国彩票app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紐約頭條

週五(24日)清晨,法拉盛發生一起鋰離子電池引發的火災。紐約市消防局(FDNY)抵達現場時,由於當時氣溫太低,消防栓竟然被凍住了,無法取水,導致救援延誤。
2025年是首次在日曆表上將中國黃曆新年列為公校法定假日的一年,為慶祝這一里程碑,推動該假日法案的州眾議員李榮恩(Grace Lee)1月24日在中華公所(CCBA)舉辦慶祝活動。
紐約大都會隊(Mets)1月25日(週六)將在花旗球場(Citi Field)舉辦「驚奇日」(Amazin' Mets Day),將首次向公眾開放360度全景視角的「花旗球球場停車場」改建「大都會公園」(Metropolitan Park)的模擬效果空間。
王后區地檢長凱茲(Melinda Katz)23日宣布,去年非法占領法拉盛住宅、未經允許將房間租給其他人並且叫警察逮捕合法屋主的占屋者羅德里格茲(Brian Rodriguez)已經認罪,他將於3月28日的宣判中,判處兩年有期徒刑,刑期後還面臨五年的監督釋放。
週五(1月24日)紐約法拉盛一個華人販毒團夥在被長期調查後起訴,四名華裔嫌疑人被控犯有一系列罪行。一個名為「凍傷行動」(Opertion Frostbite)的調查揭開了多起毒品交易。
近日,美國首宗涉及中共「獵狐行動」的案件審判結果公布,69歲的朱勇被判處兩年監禁,刑滿後可能會失去綠卡並被遣返回中國;另一名被告、28歲的中國公民鄭聰穎(Zheng Congying,音譯)則被判處16個月監禁。法庭文件揭示的辯護觀點和量刑理由,反映出華人如何被中共利用及操控進行此類活動,以及外國代理人法律在執行過程中的挑戰。
在川普總統就職的幾天內,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就逮捕了數百移民罪犯;司法部發出威脅信息,對不與ICE合作的地方官員提出刑事指控。紐約市長亞當斯表示正在研究聯邦的行政令細節;紐約州總檢察長則聯合其它10個州發表聲明,指出聯邦不能指揮地方執法官員,因為這是一種「違憲」行為。
全美知名連鎖亞洲超市99大華超市(99 Ranch Market)分店將於今年4初在紐約王后區法拉盛緬街(Main St.)開張。該分店的負責人李‧約瑟夫(Joseph Lee)1月23日在法拉盛商改區(Flushing BID)的活動上做出宣布。
紐約南區聯邦檢察官薩松(Danielle R. Sassoon)22日公布起訴書,曼哈頓一名不具備醫美執照的美容師喬伊(JGL,姓名取英文字首),由於從中國等亞洲國家購買假冒藥品,其中包括假冒的肉毒桿菌產品,於其醫美水療中心為客戶注射這些藥物,其中導致一名女性出現視物重影和心悸等症狀;這名美容師於22日上午被捕。
1月22日,紐約州長霍楚與學生、家長、教師、社會倡導者以及執法人員一同宣布,她將在全州範圍內推動K-12(幼兒園至高中)校園內限制使用智能手機的禁令,確保學生能專注於學習。就在一天前,霍楚剛剛將該計畫提案納入2026財政年度的行政預算案。
美國國會眾議院1月22日(週三)投票通過了參議院對《拉肯·萊利法案》(Laken Riley Act)的修正案,這將是川普簽署的第一個移民法案,授權國土安全部拘留並驅逐任何非法居留在美國的外國人,尤其是那些被指控盜竊相關犯罪、襲擊執法人員或造成嚴重傷害或死亡的個人。
川普一上台就立馬簽署行政令取消出生公民權,遭到22個州的起訴,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深藍州」紐約州。紐約州長霍楚和州總檢察長(AG)詹樂霞分別發表聲明,抗議川普的行政令。州長誓言保護在紐約州出生的人成為公民;州總檢察長則加入多州起訴聯盟,尋求使該行政令無效並組織其實施。
「通達華埠」項目是市長亞當斯2024年2月宣布注資5,600萬美元的大項目,距今近一年之際,市府官員於1月22日(週三)再度召開媒體圓桌會議,專門對社區的關注焦點予以說明、更新;然而,針對華埠社區關心的重開柏路議題,市府部門在22日表示,經過數個星期的研討,決定維持關閉柏路。
根據紐約市警察局(NYPD)的一份內部備忘錄,警察可以幫助聯邦執法人員抓捕「刑事罪犯」,但不能採取行動將人驅逐出境,因為他們不管「非法入境」這種「民事」案子中的違法者。
(1月22日),紐約南區聯邦法庭繼續審理湖北精奧生物科技(Amarvel Biotech)涉嫌非法輸送芬太尼前體化學品至美國的案件。檢方專家證人赫丁(Christine Herdin)出庭,詳細講解芬太尼的化學結構及其用於合成的七種化學中間體。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就職伊始就立即收緊移民政策,移民社區馬上就受到了波及。有律師樓日前對本報透露一個重要訊息,近期他們接到一些電話,一位拿到綠卡身分的客戶說自己接到出庭通知,似案子要重新審理,故請律師幫忙應對。
昨天21日,紐約南區聯邦法庭繼續審理湖北精奧生物科技(Amarvel Biotech)涉嫌非法輸送芬太尼前體化學品至美國的案件。庭審繼續播放了美國緝毒局臥底探員Gil喬裝客戶,分別於2023年3月在泰國曼谷和6月在斐濟,與湖北精奧老闆王慶周及翻譯陳依依的會面錄像。
1月21日晚間,紐約市主計長蘭德(Brad Lander)在曼哈頓有「小巴黎歌劇院」之稱的百年地標Surrogate's Courthouse舉辦了中國黃曆新年慶祝活動,迎接蛇年的到來。活動旨在弘揚多元文化,表彰三位在不同領域為亞裔社區做出重要貢獻的傑出人物:華埠商改區行政總監陳作舟(Wellington Chen)、紐約華人家長會(CAPA)創始人朱寶玲(...
美國第47任總統川普週一(1月20日)宣誓就職,他在週一隨即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南部邊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派軍隊前往駐守。川普在就職演說中說,「所有非法入境的行為將立即被阻止,我們將開始把數百萬犯罪的外國人遣返回他們原來的國家。」
1月21日,紐約州長霍楚公布紐約州2026財年預算初步計畫,其中包含被很多人支持的公校中的手機使用禁令。在這份2520億美元的預算中,州長撥款1300萬美元用於支持課堂中限制學生使用電子設備,使紐約州成為最新一個在全州範圍內禁止學生課堂上使用手機的地方。該預算需在4月1日之前最終確定。
一些非法入境的走線華人收看了1月20日川普就職典禮,他們表示,雖然曾一度擔心因為自己是非法入境的不知是否會被遣返,但聽完川普的就職演講後,知道遣返的是有犯罪的外國人,對此他們鬆了口氣。他們還表示感受到美國的偉大,希望川普對受中共極權迫害的中國人給予庇護。
1月20日,川普宣誓就職第47屆美國總統,並在演說中以「美國黃金時代從現在開始」作為開場,宣告「美國將再次繁榮昌盛,受到全世界尊重」。他在演講中宣布多項政策,包括南部邊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恢復「留在墨西哥」的移民政策、設立關稅局、終結「綠色新政」、以及推動大規模石油開採等。
每年1月的第三個週一是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今年的1月20日,在全美各地紀念他為消除種族歧視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之際,曼哈頓華埠亞太民主黨人聯合布碌崙華裔民選官員舉辦了紀念活動,呼籲民主黨人借鑑其理念,矯正偏向极端自由派的立場,回歸初心以常識服務社區,並希望亞裔選民用投票來促進實現這一目標。
川普總統週一(1月20日)宣誓就職之前,紐約市收容所的移民們因對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可能的突襲感到不安,許多人選擇離開收容所以避免被抓。但華人走線客很少住收容所,他們目前也基本不擔心什麼。川普任命的強硬派邊境事務總管霍曼(Tom Homan)計劃立即開始驅趕行動,把紐約市等庇護城市列為首要目標。這讓紐約市收容所內的人感到恐慌,據媒體報導,很多西語裔...
紐約市長亞當斯19日深夜收到川普總統團隊最後一刻發出的邀請,取消了原定的紐約市計畫,於1月20日飛往華盛頓,參加川普總統的就職典禮。
新年伊始,新唐人電視台和NY State of Health(紐約州健保市場)1月18日在紐約法拉盛喜來登酒店成功舉辦今年首場「紐約州健保諮詢會」,活動設有5場專題講座、三十多個展位,四百多民眾踴躍熱情參與。活動詳盡介紹最新醫保政策,提供豐富的健康與保險資訊,獲得聯邦、州及市議員的褒獎,深受好評。
今天是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宣誓就職,開始了他第47屆總統的任期。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的驅逐計畫「守護行動」(Operation Safeguard)預計將於週二(21日)在芝加哥啟動,並持續到27日。
川普誓言一上台就將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庇護城市」的紐約市議會議員以及力挺移民的組織在週四(1月16日)舉行集會,要求市長和市府採取更多措施保護移民。
1月18日,紐約台灣商會舉行第49屆會長與行政幹部交接典禮,活動於法拉盛喜來登酒店舉行,眾多紐約民選官員、嘉賓及社團代表參加。典禮不僅是一場年度盛會,更展現了台灣商會在促進台美經貿交流與服務社區方面的重要角色。 晚會由許韶恩演奏美國國歌拉開序幕,隨後駐美投資貿易辦事處主任葉士嘉代表駐紐約辦事處處長李志強主持監交並致詞。他在演講中...
1月14日至16日,台灣表演藝術團體四位代表在文化部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紐文中心)支持下,參加國際表演藝術協會(ISPA)紐約年會,他們在3天活動中,介紹新作計畫,並分享表演藝術新知,理解不同社群文化,以促進國際表演藝術團體間的交流合作。
共有約 12909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與伊朗週六(4月19日)將在羅馬舉行第二輪核談判。會前,伊朗拋出「三階段核協議」,聲稱願限制濃縮鈾活動,但拒拆先進離心機與核設施。美國智庫警告,伊朗若保留現有設施,最快25天即可製出足量武器級鈾,對全球安全構成重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