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風暴:影響中國經濟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綜合報導)中國通膨11月份達到五年來最低,點燃外界預期北京將更加積極的阻止放緩經濟的通縮風險,這向多天上漲但是週二下跌的股市注入新的活力。
中國經濟不斷下滑股市也綿綿不起,截至2014年10月17日,大陸上市公司高管大幅度減持股票,套現474.31億元。與此同時,截至9月15日,一共約有2000名A股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辭職。無論是減持股票,還是辭職,高管們都在紛紛逃離這個市場。
中國在週末報告了一系列醜陋的經濟數據,從工業產出到零售業再到固定資產投資的一切都疲軟。中國經濟疲軟的數據衝擊市場。石油週一下跌逾1%。澳元對美元跌破0.90。香港股市下跌1%。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由於貿易跟中國聯繫在一起,也處於2012年以來最長的下跌曲線。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綜合報導)七月份流入中國經濟的貨幣數量放緩到六年來的最低水平,工業產出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也出乎意外的放緩,令外界更加擔憂,儘管政府努力支撐增長,持續的復甦仍然處於風險當中。中國股市下跌。
匯豐銀行週二發佈的調查顯示,中國服務業增長七月份急劇放緩到近九年來最低點,暗示更廣泛經濟的復甦仍然脆弱。香港和中國股市週二下跌,尤以房地產表現最差。
剛剛過去的兩個月,中國大陸房價、股市、人民幣匯率相繼暴跌,近日披露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出口也暴跌,已引發上證綜指暴跌2.86%,跌破2000點大關,滬深300指數跌至5年來最低點。專家表示,「暴跌」已成為2014年中國經濟的主旋律。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 隨著出乎意外的出口下跌激起人們擔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放緩,上海綜合指數跌破2000點;中國滬深300指數暴跌到五年來最低點。隨著中國經濟失去動力的證據越來越多,全亞洲地區的市場也下滑。外媒評論說,全球投資者對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近的數據保持黯淡的看法。
日前,官方公佈的貿易數據急劇惡化,以及 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已經連跌兩年,顯中國經濟前景堪憂。市場隨之表現激烈,10日,大陸滬深兩市開盤即跌勢慘重,截至收盤,滬指跌破2000點,跌幅達2.86%。
一邊是天量的貨幣投放量,一邊是銀行業的「錢荒」,拆借利率飆升使高利貸直接在銀行間發生,如此極端的狀態,表明中國的金融體系存在大量的泡沫,相對美國股市和亞洲股市普漲的狀態,中國經濟低迷已是不爭的事實,金融危機正在實質性發生。
匯豐銀行週一說,中國服務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在12月份下跌到50.9。這是自從2011年以來最緩慢的步伐。週五國家統計局也發佈了類似的調查結果,顯示服務業增長放緩到四個月來最低點54.6。外媒報導說,中國服務業的增長12月份放緩,呼應製造業的放緩,並證實中國經濟在去年年末失去動力的觀點。中國股市和亞洲股市都受到衝擊。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股市下跌,拖累基準指數達到本月來最大跌幅。投資者猜測政府可能在本週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削減明年的增長目標。GDP目標被視為一個關於領導層在實施改革方面有多麼嚴肅的關鍵的信號,也是來年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指示燈。
共有約 7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一(4月7日),美国股市开盘走低,全球市场因担心川普(特朗普)总统全面关税的影響而暴跌。繼亚洲股市历史性大跌和欧洲股市大幅下跌后,美國三大股值之一的標普开盘进入熊市,较近期高点下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