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网站排名官网-博彩网站排名开户-博彩网站排名注册

俄羅斯盧布貶值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在烏克蘭新政府倒向歐盟後,俄羅斯隨即出兵武嚇,並推出原價出售天然氣給烏國的經濟威脅。對此,美歐聯手行動,除提供經援外,也加強對俄國的軍事制約。美歐與俄對峙升級。
俄羅斯取消了5日的國債標售計劃,因投資人觀望,發債成本(殖益率)飆升。近來俄國經濟不振,去年增長率僅1.3%。美歐國家威脅將對其制裁,美國甚至考慮採行類似制裁伊朗的方式,凍結俄羅斯金融機構海外資產,牽制俄羅斯經濟的力道不容輕忽。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俄羅斯進佔克里米亞,引來國際社會注焦,股匯巨跌,就在傳出俄軍向烏克蘭發出最後通牒,要烏軍投降之際,總統普京3日突然現身列寧格勒視察俄軍演習,宣佈演習結束,並下令參與軍演的15萬部隊返回基地,還否認邊境軍演與烏克蘭有關。烏國民上街撐新政府。
美歐國家威脅將經濟制裁俄羅斯侵犯烏克蘭領土後,週二(3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所有軍事演習部隊返回基地。隨即俄國營天然氣公司Gazprom宣佈銷售給烏克蘭的天然氣回漲50%,聲稱因考慮到烏克蘭無力支付天然氣欠款,將取消此前的價格折扣優惠。
俄羅斯軍隊占領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緊張情勢升高際,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在邊界完成演習的軍隊返回基地,並在記者會上說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是「最後手段」。與此同時,歐美陸續宣布抵制俄羅斯的措施,包括暫停與俄羅斯的經貿諮商及國防合作。
當全球投資者在為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擔憂時,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卻表示對美國經濟前景看好,並認為地區性衝突不會影響市場。並透露剛買進一支股票。
(大紀元記者柳芳編譯綜合)美國國務院週日(2日)宣佈,國務卿克里將於週二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向正經歷俄國軍事入侵的烏克蘭新領導集團給予政治上的支持。克里表示,俄國軍隊跨越邊界,迅速向烏克蘭克里米亞推進的行動是毫無根據和違背國際法的。克里指出,俄國將在經濟和政治上承受由此帶來的後果。
據俄國媒體報導,俄軍方否認對烏克蘭克里米亞軍隊發出攻擊通牒。不過,自俄議會通過授權總統普京武力保護在烏克蘭境內俄公民後,烏俄情勢加速升級。烏克蘭週日(3月2日)頒佈總動員令。美國威脅將用經濟、金融制裁俄羅斯。G7集團隨後發表公報聯合抵制6月俄羅斯召開的G8峰會。週一(3日)俄羅斯股市匯市暴跌,俄央行拋售100億美元並大幅調升利率,也沒能成功救市。
全球八大工業國集團(G8)中的7個民主國家異口同聲譴責俄羅斯派兵占領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區的行動,宣布暫停6月峰會的準備事務,並警告將採取進一步的孤立與經濟制裁。7國最強烈的手段將是取消俄羅斯的G8資格。
國際目前關注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採取行動到什麼程度,BBC北美版編輯馬德爾(Mark Mardell)分析,俄羅斯總統普京做出糟糕的決定,讓俄羅斯陷入泥沼;另一方面,儘管奧巴馬已下令規畫經濟制裁並孤立俄羅斯,這對奧巴馬的領導力仍是一大考驗,將驗證美國究竟有多大影響力。
烏克蘭推翻親俄總統後,內閣人事26日大致底定,面對瀕臨崩潰的經濟,代理總統圖奇諾夫(Oleksandr Turchynov)及準總理耶森尤克(Arseniy Yatsenyuk)對群眾表示,將使用「不受歡迎」的政策。
烏克蘭閃電般的革命已迫使該國面臨支付債務以避免經濟崩潰的不確定性。烏克蘭過渡政府表示,該國需要350億美元援助,以避免債務違約。直到上週四(20日),這個東歐國家還依靠俄羅斯的150億美元救助償還債務及支付進口款項。俄羅斯很可能還撤消對售烏天然氣降價30%的承諾。
目前,俄羅斯索契冬奧會正在進行中。國際社會關注冬奧會的開幕式及各項比賽時,同時也對這場體育盛事所蘊含的經濟功能和價值效益倍感興趣。此次冬奧會,超過500多億美金的的巨額投資,是否能夠拉動頹勢的俄羅斯經濟,至今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
中共黨媒2月10日刊文稱盧布貶值引發俄羅斯國內經濟波動,但卻忽視人民幣外升內貶的窘境,並且中國從工業到民生用品都嚴重依賴進口,凸顯中國經濟不振。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烏克蘭反政府抗議活動已持續兩個多月,烏克蘭當局首次表示,試圖尋求和平方法解決持續衝突的可能性,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可能宣布提前選舉。而在俄羅斯暫停150億美元貸款的壓力下,歐美協商助烏國民眾渡經濟困境。
(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當世界經濟論壇2014年會召開之際,新興市場卻危機四伏。由於資本外逃,土耳其、阿根廷、俄羅斯等新興國家貨幣日前出現大跌,各國央行緊急進行干預。而大陸因錢荒作用,國際資本持續進入大陸無風險套利,導致人民幣仍然「堅挺」。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成千上萬親歐盟的烏克蘭人再度聚集在首都基輔(Kiev)的中心,抗議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受俄羅斯協迫,停簽歐盟貿易協定,連日來的政治風波正加劇烏克蘭原已嚴重的經濟危機,並危及金融體系。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烏柳卡耶夫(Alexei Ulyukayev)1日在「俄羅斯在召喚」國際投資論壇上表示,俄羅斯原料型經濟模式已經耗盡發展潛力,現在應向消費和投資拉動型經濟模式轉變。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承認政治對經濟的過度干預和投資人缺乏保障,難以吸引投資。
(大紀元記者文婧德國報導)德國內政部長Hans-Peter Friedrich估計,德國每年因經濟情報被竊而遭受500億歐元的損失。德國政府、憲法保衛局和經濟協會將在2015年之前合作拿出一個反經濟間諜的保護方案。
(本報駐法國記者亦凡法國報導)一年一度的20國峰會於9月5日和6日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召開。會上,全世界最強大的20個國家首腦自然免不了為敘利亞內戰採取措施與否而顯出明顯的分歧,法國和美國仍舊是主張攻打阿薩德政府的先鋒,加上其它幾個國家也要求國際間應對敘利亞政府採取強烈的回應措施;而沒有表態的國家則明顯贊同普京的支持敘利亞觀點。但是20強峰會原本的目的並非是為...
20國集團峰會原本主要是討論經濟議題,但敘利亞危機已經成為峰會的焦點話題。作為東道主的俄羅斯總統普京週四(9月5日)忽然宣佈,要將敘利亞問題加入會議議程。就此,華府專家接受大紀元特約記者採訪剖析了俄羅斯及中共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態度與背後的原因。
正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雖然以經濟議題為主,但近來西方國家與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立場兩極,5大與會國已準備在非正式的場邊會談中討論敘利亞問題,也使這次會議充滿煙硝味。
(大紀元記者海寧編譯報導)在俄羅斯當生意人風險很多。其中之一是鋃鐺入獄的幾率比小偷還大。目前,俄國有11萬人因所謂的「經濟罪」坐牢,另有2500人正在因該罪名等待審理。該國自我僱傭和中小企業主總共才300萬人。
中共喉舌媒體近日刊文〈中國若動盪只會比蘇聯更慘〉,文章捏造數據,攻擊俄羅斯的經濟狀況。隨後,《俄羅斯之聲》在《新浪》微博質疑此文章,並稱要告到外交部。3天之後,俄羅斯當局稱,華人移民「文化層次低」,「唐人街應取締。」
8月1日,中共喉舌《新華網》在其首頁刊登了一篇題為「中國若動盪,只會比蘇聯更慘」的文章。文章中用「文革」批鬥風格的措辭對俄羅斯的經濟發展進行攻擊,引髮網絡評論。有網民稱,該文內存在大量關於前蘇聯和俄羅斯的虛假或過時數據。
面對日益加深的國內經濟危機和國際孤立處境,有歐洲最後獨裁者稱號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為鞏固政權正尋求中國幫助。但白俄羅斯國內擔憂中國擴張。白俄羅斯同中國拉近關係同樣引起俄羅斯警覺。
4月28日(週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抵達莫斯科進行三天的訪問,是十年來日本首相首次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安倍此次率「史上最強經濟團」訪俄,規模可能達到120人左右。外界認為,安倍此次訪俄,日俄經貿合作與領土爭端將是兩大議題。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五個新興經濟大國組成的團體週二首次在南非召開峰會。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的領導人,所謂金磚五國,已經同意建立一個著重於基礎設施和新興市場發展的銀行。這些國家也計劃討論彙集他們的外匯儲備以抵禦貨幣危機。外媒評論說,這是對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導地位的直接挑戰。
中俄的天然氣供應談判持續了10年之久,上週終於達成協議。《經濟學人》認為,儘管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仍是全球最大天然氣供應商,現在已經不具市場絕對優勢。在頁岩開發技術成熟,其天然氣潮衝擊價格體系,歐洲謀求液化天然氣替代品的背景下,這家臃腫的俄國天然氣巨頭正失去昔日輝煌。
(大紀元記者黃清綜合報導)中共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兩會剛結束,就於3月22日至30日前往俄國和三個非洲國家訪問,目前已經結束了對俄國的訪問。雖然習近平的俄羅斯之行簽署了諸多的經濟協議,但是由於中俄之間關係複雜,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共有約 152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中關稅戰對中國外貿製造業企業造成巨大衝擊。廣東東莞一家有18年歷史的老牌出口製造企業近日發出通知,表示由於美國加徵關稅等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生產訂單暫停,工廠自4月11日起放假一個月。多方報導顯示,美中貿易目前已處於事實停擺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