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簡體
搜尋
大陸
美國
香港
國際
台灣
|
即時
評論
專題
視頻
|
科技
財經
娛樂
文化
|
生活
健康
各地分網
紐約
華府
舊金山
費城
洛杉磯
新澤西
波士頓
美西北
多倫多
美南
溫哥華
美中
台灣
聖地亞哥
香港
加國亞省
澳洲
蒙特利爾
歐洲
新西蘭
日本
更多
生活心靈膠囊
親子關係漸行漸遠 身為父母「批評適可而止」
當孩子表現得不如我們所預期,我們感到生氣,而對著孩子指責、批評、責罵或威脅……但我們如此反應,除了宣洩自己的情緒外,對孩子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親子關係
教育孩子
傾聽
對立反抗
青春期
2023年10月12日 11:37 AM
女大學生打工遇詐騙 網路求職暗藏陷阱
交友騙照、釣魚網站、個資外洩、投資詐欺、演唱會黃牛、誘騙海外打工……各種網路威脅早已滲透現代生活,下個目標,可能就是你!
駭客
求職詐騙
打工
網路犯罪
2023年10月10日 7:35 AM
正向自我對話 迎來精采人生
每天留點時間讓自己好好思考,嘗試與自己對話,例如「我在做什麼?」「這是我想要的嗎?」「我有確實盡力嗎?」「每一天我有好好過生活嗎?還是得過且過過的一天是一天呢?」這麼做的理由無他,因為自己就是自己最珍貴的良師益友,要好好照顧自己。
療癒力
心理健康
心理治療
自我對話
2023年10月09日 11:59 PM
日本藝術家駐點診所塗鴉 可愛笑臉療癒人心
大石曉規剛於2023年9月23日在新北市三重空軍一村13號眷舍,舉辦了「大石曉規特展」,以手繪微笑小人物為其創作特色,並以其標誌性的「笑臉」角色而聞名,他表示,其靈感來自日常生活,透過繪畫將物品賦予可愛的形象,創作了一系列獨特、充滿幸福感的Aki微笑塗鴉。
日本藝術家
大石曉規
插畫藝術家
2023年10月07日 5:34 AM
意見不合是否值得爭論?4大條件教你判斷
人們起爭執的動機各有不同,例如:為了獲得資訊、理解不同的觀點、改變對方的想法、傷害對方的感情。我們參與爭執的原因不一定要跟對方一樣,但彼此的動機應該能夠接受,但對方只是從交流中藉此了解我們,我們大概能夠接受這樣的動機。如果另一方只想繼續爭論,以表達他們的憤怒或是傷害我們的感情,我們應該就該選擇離開。
辯論技巧
說服力
爭論
人際溝通
辯論
2023年09月23日 12:59 PM
失控行為只是症狀 勇敢面對找回自己
失控行為不是問題本身 而只是問題顯現的方式。我們想壓抑情緒的出現、想阻止某些行為或念頭,並對有這些反應的自己嚴加斥責,但其實這些情緒、行為、念頭,並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問題發作的症狀。若我們能理解根源,狀況就會慢慢消散。
情緒
人際關係
行為失控
人際互動
抱怨
2023年09月19日 7:50 AM
你了解自己嗎?千萬別活成他人眼中的人偶
想要尋找真實的自我,必須正視自己的感受,那麼請拆掉武裝,剝除精心打造的人設,嘗試在每個時刻看見自己。
尋找自我
了解自我
愛自己
自我認知
情緒
2023年09月18日 7:42 AM
逃離孤獨 5個方式讓脆弱心靈變得勇敢
外在的一切,都可以是我們的資源,我們從中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然後堅定地扎根,深入泥土。
活得勇敢
理解他人
理解生命
改變自己
逃離孤獨
2023年09月12日 7:32 AM
討好別人委屈自己 這樣做值得嗎?
編者按:你不需要討好任何權威和任何人,你只需要對自己改變與療癒,誠實問問自己的內心,是否想要做一些改變?請確認,你是否在為自己做這件事。試著去聽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如果你並不想改變,或者還在猶豫,就尊重這個感覺,不必推著自己往前奔跑。
人格模式
為誰改變
誠實面對自我
人生價值
對抗的力量
挫敗的感覺
療癒心靈
2023年09月10日 8:02 AM
「全力以赴」也包含承擔失敗的後果
我認為所謂的全力以赴,是指在過程中認真付出,同時平心接受最後的結果,這樣才算是「全力」。進展順利的時候盡情狂歡;進展不順利的時候,也要正視隨之而來的痛苦,連同失敗後的衝擊充分接納。不迴避、待到落幕的最後一刻,這樣一來,才能毫無遺憾重新出發。
全力以赴
射箭
失敗
勇氣
承擔
考試
2023年09月02日 7:42 AM
即使忍耐了100次 也要溫柔對待家人
我覺得大家好像替「三」這個數字套上了框架。可能是因為我們很習慣三局定輸贏,所以只要超過三次就會強烈認定:「已經到底了!」有些事情對方一次就改得過來,也有些事情需要花很長的時間調整,每個人都不一樣。這不是我能決定的,而是取決於那個人的能力,但我卻照自己的意思判斷並劃清界線說:「同樣的話不要讓我說三次。」
克服矛盾
婚姻習題
寬容
忍耐
戀愛
溫柔
溫馨家庭
理解他人
2023年08月31日 7:27 AM
左抱嬰兒右牽男孩 站上演講台的勇敢身影
當別人笑我們「傻」時,沒關係,因為,我們正在抱持一份熱情與傻勁,去做一件「讓自己快樂、進步、突破的事」。沒有「傻勁」與「衝勁」,人就會變得很平凡、很普通、很沒有鬥志。
以身作則
勵志故事
勇敢跨出去
堅持下去
2023年08月22日 7:26 AM
信念造就一生:在湖中橋上學英文的年輕學子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成就什麼樣的自己?……「空想」是沒有用的,「立刻去做」才有用。
自我苦練
人生的高度
個人的廣度
立刻去做
信念
學英文
年輕學子
2023年08月20日 7:25 AM
學到這些美德 你將會贏得更多的友誼
感動人心的勵志故事,通常來自生活日常中的細微小事;為自己或他人帶來強大力量的,往往源自不經意的溫暖舉動。當我們的心是「柔和、柔美」時,就像水一樣,可以納百川成巨河;在溝通時,若我們用「寬柔的心」來互相對待,那麼,就一定可以贏得許多友誼。
勵志故事
贏得許多友誼
人際關係
包容
2023年08月19日 7:33 AM
一封遲了四十餘年的來信 道不盡感謝之意
感動人心的勵志故事,通常來自生活日常中的細微小事。母親曾跟我説:「主動關懷別人、問候別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會加溫。」真的,母親一直覺得,她的人生使命,就是在信仰、在教會、在幫助別人。
遲來的信
感謝
助人
感動
2023年08月18日 7:30 AM
不再誤踩地雷!「聆聽」讓你擁有好人緣
光靠說話要使人折服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不先了解別人就一個勁地說話,很有可能誤踩地雷。聽別人說話是在蒐集資訊,藉以了解對方是怎樣的人、心裡在想什麼、有什麼感受。藉由聆聽,我們能更加了解別人要的是什麼,也更有機會拓展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聆聽
說服力
人際溝通
溝通
人際關係
聆聽力
好人緣
2023年08月12日 11:59 PM
工作很煩 不工作更煩!有事做才會慢老
最近幾次聚會,我跟同學說:「工作很煩啊!」他們異口同聲說:「工作很煩,不工作更煩。我們太早退休,現在每天沒事幹。」
工作
退休
職場
慢老
2023年08月08日 3:27 PM
妳最愛的人通常不會娶妳
出社會之後,你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你怎麼處理你的快樂?出社會之後,你最悲傷的事情是什麼?你怎麼處理你的悲傷?能夠妥善處理極度快樂和非常悲傷的人,通常情緒比較平穩,理性和感性有一個平衡點,容易融入團隊。通常我不會找太過特立獨行的人。
面試
快樂
悲傷
職場
情緒
失戀
2023年08月04日 7:24 AM
零閒置減少雜亂 把6坪小空間放大了!
整理收納領域裡有一個黃金區的概念,比方說床底下的抽屜、關起門的衣櫃等,都可以在方便拿取的前提下盡情地收納,盡量降低視覺噪音。
空間放大術
零閒置
收納空間
收納
2023年07月28日 5:23 PM
為了快樂 讓自己像老年人一樣思考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的生活經歷會給人們帶來啟發,而他們在人生旅途中的磨練也使他們更有韌性,值得年輕一代學習。有專家建議說,如果你想讓自己快樂,你就應該像老年人一樣思考。
快樂
老年人
思考
老化
工作
2023年07月13日 11:56 PM
芬蘭是世上最幸福國家 專家詮釋快樂祕訣
芬蘭已經連續數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聯合國根據全球調查發布的世界幸福報告顯示,芬蘭擁有最幸福的民眾。而芬蘭的心理學家說:其實快樂生活是有祕訣的。
幸福
芬蘭
心理學家
快樂
生活
祕訣
2023年07月01日 12:27 PM
常保樂活年輕心態 青春永不褪色
人生隨著春夏秋冬四季,在不同階段展現獨特韻味,不要用心態給自己設限,生命是如此美麗、多采多姿,每個年紀都值得細細品味!
心情
心態
樂活之心
永保青春
防止大腦老化
學習
2023年06月27日 11:58 PM
鏡中的臉看起來很兇?你該釋放憤怒情緒了
凱瑟琳平常的舉止有些嚴厲、咄咄逼人,所以她可能是最後一個知道別人對她是什麼印象的人。事實上,大家都很怕她,因為她總是皺著眉頭,緊抿著嘴巴,眼神銳利,看起來很刻薄的樣子。她說:「我看起來很生氣,連我自己都差點被嚇到了!」「我想知道為什麼。」
憤怒
冥想
情緒
生氣
脾氣
鏡子冥想
2023年06月18日 6:31 AM
人生70歲才開始 學習新事物可延緩老化
年齡漸長後,可以隨心所欲運用的時間會越來越多,有些人會利用這些時間開始自學以往沒學過的語言或歷史。不過可惜的是,獨自一人努力念書的自學型態,對於預防額葉老化並沒有幫助。比起閱讀書籍等被動接收的行為,像是與人對話這種主動輸出的行為會更能活化額葉,有效預防老化。
70歲
老化
大腦老化
退休
延緩老化
2023年06月15日 10:32 AM
70歲越老越頑固? 做好這些事安心快樂活
過了七十歲之後,一定要確認看看自己的生活是否變得越來越單調了?像是工作、志工活動、參加同好會等,在生活當中安排各式各樣可以出門的機會,就是避免讓自己陷入單調生活的最佳方法。像這樣經常外出、與別人見面,就不會一整天都是固定的行程,如此一來必然可以經常使用到額葉。
老化
70歲
延緩老化
退休
大腦老化
2023年06月11日 6:32 AM
孩子闖禍卻閉嘴不認錯 父母該如何回應?
編者按:對子女無私的愛,做父母的都能體會,但養育孩子的現實生活卻總是波濤洶湧。看到孩子哭鬧耍賴、常規脫序、手足吵架、逃避功課作業、不負責任……心中的怒火總是一秒引爆,脫口而出各種責備或負面的話語,看到孩子受傷的眼神卻又懊悔萬分。這幾乎是養育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寫照。
孩子犯錯
養育孩子
2023年06月09日 6:19 AM
面對悲傷 自我療癒 先學習接納別人的支持
面對鏡子裡的自己,讓她有了更深入的自我覺察,她發現自己對於「沒有感覺」會有非常強烈的自我批判,並意識到幼年時期父母的訓練:「時刻面帶微笑,以防自己被他人忽視」的想法依然深深影響著她,使安柏堅信自己必須隨時保持心情愉快,否則就不會被喜歡、被接受或不值得被關注。
悲傷
快樂
療癒
情緒
冥想
自己療癒
2023年06月07日 6:19 AM
夫妻溝通無公式 親密關係從溫柔的對話開始
※本文作者為聲音教練羅鈞鴻,與另一半慧玲共同經營Podcast《從我開始的關係功課》節目。二〇一〇年開始,羅鈞鴻以帶領學員「透過聲音,更好地成為自己」為使命,投入聲音教學現場,因溫暖幽默又親切的授課方式,加上生肖屬虎,被學員暱稱「虎哥」或「小虎老師」。
夫妻溝通
夫妻關係
相處之道
親密關係
2023年06月01日 1:30 PM
婚姻習題 該不該讓另一半知道過去的感情?
如果說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因為有過去打拚的過程,才能累積成今天的成就,那麼談感情是不是也一樣呢?我有過前任,也曾經是別人的前任,正是因為過去的感情經歷、遇到的人事物,才讓我們從中學會如何愛人與被愛。
親密關係
婚姻家庭
初戀
感情
2023年06月01日 8:30 AM
父母有同理心 青春期的孩子才願意跟你聊
這裡只有我們,你就說實話吧。以下的句子,你一定起碼說過其中一句:「整理你的房間」;「當我跟你說話的時候,你要回答」;「別跟我頂嘴!」;「不要用這種口氣跟我說話!」;「這個男生是誰?」;「怎麼長了痘子?」;「吃飯前不要亂吃沒營養的東西」;「成績出來了嗎?」這裡只有我們,你就說實話吧!你這幾天當中肯定至少說過一次其中的一句。除非你是打坐冠軍,心性比達賴喇嘛還平靜...
青少年秒怒
青春期孩子
為什麼他聽了會生氣?
親子教養
2023年05月24日 1:35 PM
上一頁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有約 499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參院通過預算決議 推進川普減稅法案
美國參議院週六(4月5日)凌晨通過預算決議案,啟動立法捷徑,為川普(特朗普)政府延長2017年減稅政策鋪路。此案可繞過民主黨阻撓,推進減稅、削減支出與增加國防投資。然而,參眾兩院共和黨人在Medicaid與減稅規模上出現分歧,後續協商恐添變...
川普10%基準關稅上路 改寫全球貿易格局
神韻觸動心靈 波士頓名流與古老傳統共鳴
專家:川普關稅重擊中共 美製造業振興可期
讓財富回歸 萊特希澤解讀關稅戰深層動因
排行榜
TOP
ARTICLES
1
退休了做什麼好?給你10個好點子
圖
2
如何省錢?20年前的暢銷書至今仍實用
圖
3
金錢能換來多少幸福?研究發現有不同答案
圖
4
怎樣當個活力充沛的退休老人?
圖
5
成功人士養成記 :先讓孩子的內心強大
圖
6
科技業擺乖乖 醫護拒吃鳳梨 各行業神秘文化 你知幾個
圖
7
克服逆境!樂觀的人更有福氣
圖
8
想讓孩子的內心強大 父母千萬別做這些事
圖
9
從不完美中解脫 學會欣賞自己 內心變更強大
圖
精彩推薦
EDITOR's
PICKS
鸚鵡救火的傳說
圖
【品讀唐詩】登高秋望 吟成古今第一七言律
圖
蘇東坡逢寒食清明的「先知夢」與生死故事
圖
測量 載人 傳訊 保健——古代的風箏 你想不到的用途
圖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圖
【未解之謎】哪吒真的是魔童嗎?揭祕封神背後的驚人真相
我沒有鄉愁
圖
美國25州推動將黃金白銀列入法定貨幣
圖
想要財富長期增長?養成這8個簡單習慣
圖
不用太白粉 這5種天然食材勾芡更安心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