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分崩·各界評說

近年來,特別是三年疫情以來,大陸出現一種導致銀行壞帳大幅提升的新型神祕炸雷——職業背債人黑產業。
中共週二(16日)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當局稱一季度GDP增長為5.3%,但是房地產、消費、工業等數據明顯下滑,當天股匯市大跌。專家認為,所謂GDP增長5.3%不可信,實際情況是房地產低迷及金融風險上升,中國經濟離風暴越來越近。
「中國便宜貨衝擊2.0」戰略在衝擊全球市場的同時,也註定會反噬中國經濟。北京不僅是外國的國家安全威脅以及低端工廠競爭對手,現在還試圖用降價的高科技產品淹沒西方市場。週二(4月16日),中共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產能過剩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可能已經對中國本身造成損害。
因為預計人民幣會貶值,中國企業正在囤積美元,這反過來又加劇了人民幣因股市波動和中國增長乏力而貶值。
3月26日,中共財政部發布了2024年中央預算,中央預算顯示,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再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 1994年中共實施分稅制,中央地方55:45開,為解決地方財政不平衡問題,中共建立了中央轉移支付制度,就是中央每年無償向各省份撥款,補充地方財政預算不足。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地方債務存量劇增,中央轉移支付力度越來越大。從201...
中國房地產業接連爆雷,連國企也難以倖免,留下巨量爛尾樓,「保交樓」已成為房地產行業的「主旋律」。近日,中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爛尾樓重災區鄭州再喊「保交樓」。學者分析,「保交樓」資金嚴重短缺,「保交樓」更多的是一項「政治任務」。
中國標誌性房地產企業萬科是否會是首個倒下的國有房地產企業?有分析說,萬科遇到兩個無法跨越的難題。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訪問中國的第二天說,歐洲對中國汽車開放,但條件是「三不」,即不要存在傾銷、生產過剩和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專家認為,西方經濟大國高層接連訪華,北京似安排一場大戲, 而朔爾茨面臨挑戰;實際上,全球都在摸索「去風險」戰略,抵禦中共威脅。
胡春華被誰出賣了?國師狂言要「清場」,外資嚇崩;統計局「露馬腳」,真實出口數據慘跌!救經濟就靠這?只剩「一張嘴」了!
習要放大招,是政治招還是經濟招?國際局勢惡化是中共大招嗎?一遇經濟危機就與美國和好,如今信任缺失,老路還能走通嗎?
菲律賓軍方日前指令調查有關中共網上招募菲律賓軍事間諜的報導,引發菲律賓各界關注。中共使館隨後否認間諜指控。
中產階級作為社會變遷中最敏感的人群,他們的處境是衡量當下中國經濟的一把標尺,2024年,大陸中產遭遇更加嚴峻的返貧風暴危機,凸顯中國經濟榮景不再,中共宏觀經濟形勢進入難以逆轉的下行通道。
德國總理朔爾茨週六(13日)啟程訪問中國,一批頂尖企業高管隨行,預計將與中共黨魁習近平會晤。分析認為,德國某些領域「去風險」雖然已取得顯著成效,但德企在華越來越陷入困境,供應鏈多元化才是重要戰略目標,與中共拉開距離去風險是個趨勢。
為促進居民購房需求,目前中國已有200多個城市出台購房補貼的相關政策。但是,不少城市陸續出現購房補貼兌現難等問題。近日各地購房者紛紛曝光,當地政府承諾的購屋補貼未及時核發,甚至有購房者於2021年應得的購房補貼至今未發放。
中共經濟全景式下滑,使得大陸中產階級成為正在逝去的一代,中產階層滑落與加速返貧無可逆轉。
越南女首富華裔張美蘭被判S刑,震驚世界,中國許家印們慌了?中國名畫家范曾86歲娶36歲嬌妻,真相翻轉,局中有局?
週三(10日)中共黨魁習近平會見來訪的台灣前總統馬英九,稱無人能阻止與台灣「家人團聚」。台灣專家認為,「一家親」是中共統戰工具,習自知武統不了而轉向「和統」騙局,主打民間;而軍事布局重點與美國對抗。還有分析認為,中共的目的不是台灣,是準備打全球仗。
近日,一個小學生填詞造句的視頻引發熱議。男童的理想是長大了要當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繼承我的爸爸」,「繼承我們的家產」。為此,業內人士解讀了當下中國的社會生態。
日前,美國財長耶倫訪華,密集和中共官員進行溝通。期間,美中雙方申明同意啟動兩項重要的新倡議,引發各界關注。
今年4月是中共「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設立第7年,有網友近日到雄安一遊後說,「感覺這是一個世界末日的地方」。分析認為,雄安新區就是黨魁習近平的「拍腦門項目」,或將徹底爛尾。
一位旅居中國二十的美籍商人、上海紐約大學兼職教授表示,未來至少有八個陰影籠罩中國商業及在華外企的運營前景。
在中共宣傳和誘導下,部分國人對歐美批評中國產能過剩存在普遍的迷思與爭議,甚至誤認為外國在圍堵和阻礙中國發展,尤其是對中國產「新三樣」不公平對待。
自上市以來,小米SU7一直處於輿論漩渦中,面臨著「不能退定金」、「座椅鼓包」、「未交付掉漆」、「偷工減料」、「試駕車連續出事」等等一系列質疑,其中很多登上了熱搜榜。
中共史上四次規模性工業產能過剩,以芯片和新能源車為核心部門的新一輪產能過剩正在顯現,正在成為中共新的經濟危機。中共工業製造業產能過剩問題不僅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更是中共經濟發展的一個長期性體制性頑疾。
捷克媒體週五(4月5日)報導,一名中共大使館武官一直在布拉格尾隨來訪的中華民國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車隊,更因闖紅燈差點釀成車禍。捷克外交部已經召見中共大使,並可能驅逐涉案武官。
騙術難產,中共「三中全會」因此拖半年?針尖對麥芒,拜登警告習一件事;戰狼變臉,中共巴結美國?「習馬會」不簡單,覬覦這片海;房傾不倒,「台灣質量」好在哪?
300萬合肥人,清明節前夕給李克強獻花,急壞了中共黨魁。知情人透露,S克強讓習近平寢食難安,連續做了三件蠢事。三中全會難產的真正原因居然是這個。
「可能2024年成為分界嶺,中國來到最差錢的時代。」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盤點多個與差錢相關的情況,包括M2接近300萬億,龐大政府債務,大型基建項目被叫停以及50年超長期國債的發行等。
近日「開封王婆」火爆大陸網絡,官媒也在熱炒,很多網民問,誰是背後推手?專家分析,各地政府極力推動旅遊網紅,但旅遊網紅缺少經濟和文化支柱,「壽命」越來越短,一陣熱就過去了。
前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史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及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日前接受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採訪時說,他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受到當局的嚴格言論審查,並被禁止就香港問題發表不同意見。
共有約 9862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三(4月30日),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表示,尚未啟動和北京的貿易談判,但在幾週內,美國可能與一些國家達成初步貿易協議。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也表示,美國和日本、韓國和印度已有潛在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