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分崩·經濟敗象

泰國當局近日破獲一個涉及直播帶貨的跨境銷售網絡。該網絡專門販售來自中國的假冒及劣質化妝品、食品補充劑和危險商品。當局在此次行動中扣押了總價值約462億泰銖(約13億美元) 的違法產品。
中共全國人大會議今日(5日)開幕,中共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海外專家認為,中共的報告中開列的2025年經濟目標數據只是做政治性宣傳,與經濟現實脫節,而「發債救市」被指風險巨大。此外,中共軍費開支連年高於經濟增速,被指需要警惕。
美中關稅戰升級背景下,中共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昨天在工作報告中要求政協引導「正面辯證看待經濟形勢」。中共高層近兩年接連要求「唱響經濟光明論」,並封殺揭出經濟真相的學者,引發關注。
中共兩會即將登場,可這次氣氛不太對勁,中南海現在似乎已經焦頭爛額。經濟下行、川普又甩10%關稅大禮包、就業爆雷、疫情再燒,還有傳言說習近平要下課?驚人內幕一個接一個,今年的兩會,會不會成為中共史上最慘一屆?我們馬上來扒一扒這些熱點,看看中南海怎麼接招!
繼公務人員降薪潮後,醫務人員或迎來全國性降薪。多地醫務人員表示,他們的疫情補貼還沒拿到,獎金已經砍半,有的拖了數月未發放。由於病患減少,甚至擔心醫院倒閉。
中國經濟面臨房地產與股市低迷、內需不足,消費疲軟、外資撤離、失業率高、外部投資減少、就業市場承壓等一系列問題。今年中共兩會,外界認為核心議題仍然是經濟。美國智庫專家認為,中共今年將更強調內需,來自國內的挑戰比來自美國的挑戰更嚴重。
在涉及制定經濟增長目標的中共全國「兩會」開始之日,美國對中國商品新增的10%關稅今天(3月4日)生效。中共隨即對美國雞肉棉花等加征15%關稅。有中國企業主表示,美國加稅對中國企業是災難性的。專家指中共「兩會」將受衝擊,北京的「反制」反會對中國經濟不利,並分析美中貿易戰可能的兩種走向。
自2015年以來,中國零售業和服務業閉店潮席捲全國。近日,就連「胡潤排行榜」創始人胡潤在上海常去的一家理髮店老闆也跑路了。胡潤不禁苦笑,「兩個月前剛充過卡」。
「兩會」(中共政協和人大會議)召開前夕,中共頻頻向民營企業示好,「民營經濟促進法」成為「兩會」焦點。但分析普遍認為,中共國進民退政策並未改弦更張,對民企的支持沒有落到實處,民營經濟難有起色。
中共進入全國「兩會」(政協和人大會議)時間,官方日前釋出黨魁習近平有關經濟治理、支持民企和強調政權安全言論。專家認為,中共正陷入政權危機,在維穩挂帥之下,當局所有的經濟發展承諾都會是空話。
中共以廉價商品搶占國際市場的策略導致中國人長期貧窮。中國個人消費GDP占比在經合組織成員國和金磚國家裡面排名幾乎墊底。中國人「無錢消費」的窘境重創經濟,導致中國名義GDP增長連續三年落後於美國。 個人消費分為家庭支出和政府支出兩類。政府支出的個人消費包括醫療保健、社會安全等惠及公民的服務。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和《金融時報》的計算,在2021年,中...
中國「古城古鎮」接連陷入困境,位於湖南張家界的大庸古城總投資約25億元,但運營3年多累計虧損超5億元,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官媒指,全國許多仿古項目已成爛尾工程,或建成之後淪為「鬼城」。中共政府早年鼓動仿古項目一窩蜂上馬再引關注。
茅台鎮位於貴州省仁懷縣,而中國名酒茅台的銷量不僅是當地主要收入來源,也是中國受創消費市場和貴州省經濟困境的晴雨表。
中國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日益嚴峻,導致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成為中國一般公共預算中最大的支出項目。
在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表示將從下週起對中國輸美商品再加徵10%的關稅後,中國的滬、深、港三大股市星期五(2月28日)應聲大跌。中共官方聲稱將「反制」。但分析人士指中共反制或缺乏足夠籌碼,在川普全球加稅趨勢下,中國出口製造商外移第三國也受打擊。
2月的最後一天,中共政治局照例開會討論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社的報導照搬了往年的一些套話,內容卻從去年同期的四段變成了三段。最新的報導不但繼續迴避美國對中南海越來越強的壓力,還進一步縮水。政治局會議內容的缺失,再次表明中共中央決策機制的缺失,看來真癱瘓了。
近日,中國多家外賣平台宣布將為外賣員群體繳納社保,引發關注。分析認為,中共的社保金出現危機,需要加大對體制外人員的收割,填補社保金缺口。
美國計算機巨頭IBM宣布,將於2025年3月1日起關閉其子公司IBM(中國)投資有限公司(IBM China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及其分公司,結束該主要業務實體長達32年的本地研發運營。
中國經濟面臨多重挑戰,包括房地產市場低迷、地方政府債務、外部環境複雜以及消費疲軟。中共兩會將於下週召開,針對中國經濟問題,兩會將放出怎樣的經濟目標和刺激手段,仍然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許多機構預測中共政府會繼續將2025年GDP增長目標設定為5%。專家對此進行分析解讀。
中國卡車司機,醞釀3月1日全國大罷工,幾十年未見;為何大罷工?經濟下滑,民生艱難,中國進入動蕩期。《菁英論壇》
日本媒體人發現,和中共黨魁再度握手的富豪馬雲,名字卻沒有出現在官方通訊社報導中。
據媒體汽車像素消息,奔馳中國已經開啟了大規模裁員,坐實了之前傳聞。
近期,中國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房租持續下跌,甚至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卻仍然面臨租客短缺的困境。分析認為,這一現象反映出青年就業壓力加劇、城市生活成本上升,甚至可能進一步影響房地產市場信心,使中國經濟復甦之路更加艱難。
習近多次召見民企大佬,一次比一次慘;中國億萬富翁:對中共完全失去信心;中國私營企業,為何是全世界第一難?中共體制扼殺民企。
低端混戰、高端失守,中國機床技術在高喊發展十年後仍被卡脖子。中共在2015年「十一五」經濟計劃時就承諾,到2025年「大幅減少」對高端機床技術的外國依賴,但國內行業的慘淡經營和中共政府不斷變化的優先事項拖累了這一進程。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共僅將GDP的6%用於惠民福利,低於全球多數國家。經濟學界普遍認為,當下中國經濟的癥結在於內需不足、消費低迷,但也有觀點認為,政治制度才是中國經濟的根本癥結所在。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上週五(2月21日)簽署國家安全備忘錄、限制中共在美國戰略領域的投資後,A股三大指數接連兩天集體收跌。
日前,一家外資銀行宣布轉讓該行中國的個人業務等。在該行開戶的中國客戶從其客戶經理處了解到,該行中國業務難做,而且對中國市場沒有特別的信心,是導致該行賣掉中國的個人業務的主要原因。
前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警告說,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即將觸及臨界點。一旦崩盤,可能導致數千家企業倒閉,就跟之前的房地產危機一樣。
香港正在經歷前所未見的財政危機。最近3個財政年度綜合赤字均為1000億(港元,下同)左右,赤字規模超過亞洲金融危機等歷次主要經濟衰退期,同時財政儲備卻創下歷史新低。
共有約 11988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五(4月4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分享了美軍最近對胡塞武裝進行空襲的視頻,並寫道,「他們再也不會擊沉我們的船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