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分崩·經濟敗象

中國經濟持續面臨通貨緊縮(簡稱通縮)的衝擊,而產能過剩問題更是加劇了通縮壓力。北京的萬客來(Wankelai)店每天要舉行四次限時特賣行動,產品的價格一降再降,以求得在國內消費疲軟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俄羅斯正試圖遏制大量中國汽車進口,這對越來越依賴向其盟友發貨的中國製造商和貿易商來說是一個打擊。
繼多家區域小銀行現存款利率長短期倒掛後,近日,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國內主流銀行也出現存款利率倒掛,其中,招商銀行的存款產品更是罕見出現「存5年不如存1年」現象。
中國移民正在流向世界各個角落,從尋求在墨西哥創業的工人,到前往發達國家的投資移民。而那些選擇日本的中國移民往往是富裕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以及通過去日本讀書而尋求移民的學生。學他們被日本輕鬆的生活、豐富的文化和有利於高技能專業人士的移民政策所吸引。
近10多年中國藥店數量不斷膨脹,從2010年的40萬家暴增到2024年的66萬家。導致藥店已經供過於求,目前大量藥店倒閉。業內預計,2025年有5至10萬家藥店關門。
中國樓市持續疲軟。爲了賣房,近日杭州業主楊女士出「奇招」請了近200位中介「組團」上門看房,在網上引發熱議。
近年中國經濟下行,消費降級成為熱詞。陸媒調查發現,反映消費情況的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同比「腰斬」,遠低於疫情前;北上廣消費衰退嚴重,海南三亞增速僅有-15.90%。同時,消費兩極分化嚴重,上海、甘肅消費零售額差345倍。
近日,國際地產商豐隆集團旗下公司宣布,已簽約出售蘇州工業園區豐隆城市中心的零售與辦公部分。此次出售的項目是豐隆集團在中國打造的首個商業項目,其開業後持續遭受疫情的衝擊或是豐隆集團出售該項目的原因之一。
日本內衣製造商華歌爾控股(Wacoal Holdings)將提振海外業務,除了繼續關閉中國虧損門店外,將在美國等地擴充有增長潛力的運動裝產品線。
中國的經濟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今年的中共兩會更是充滿焦慮與不安。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認經濟困境,官方的刺激政策卻難以帶來「火箭炮」般的增長。
路透社週五(3月7日)報導,根據商業航空業數據和專家分析,近年來中國境內私人飛機數量大幅下降,反映出國內經濟疲軟、中共打壓及疫情對中國富人的影響。
正在召開的中共「兩會」,昨天(3月6日)舉行了發改委等五大部門參與的記者會,多名財經系統高官就「救經濟」措施「吹風」。兩位專家對此逐一解讀,認為在中共僵化的體制下,單靠經濟政策難解內外交困的問題。
3月5日,深圳出現一家無人麵館,從麵粉到出餐全程都由機器人完成,無需人工參與。消息在網上引發擔憂和抵制。
在前天(5日)的中共全國人大會議上,中共總理李強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推出了一批經濟方面的新概念和新提法,專家認為這些「習氏新詞」實際上只是忽悠人。
習近平害怕川普把中共變成前蘇聯;二會加大2025年經濟刺激,1萬億科技母基金猛砸AI,王滬寧一句話透露實情;外交部慫了,承認:無論是冷戰還是熱戰,都打不得也打不贏。
有消息稱,在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特朗普)再次贏得美國總統後不久,習近平便要求下屬緊急學習美蘇冷戰時期的對抗策略。
川普擬重振美國造船業 打擊中共海事影響力;經濟衰退實錘? 李強工作報告洩底;白衣戰士成白奴?大陸醫院爆發降薪潮。《佳音時刻》
3月4日、5日,中共政協和人大會議相繼在北京開幕。中國經濟病入膏肓,中共兩會只能機械地宣布2025年GDP增長5%左右的目標,卻並無有效的舉措。外界主要觀察的已經不是這些,而是希望通過這一少見的公開場合,聚焦中共軍隊、中共高層還會露出哪些新變化。外媒記者們要利用一年中幾乎僅有的機會,去撲捉那些不尋常的瞬間。
美國計算機巨頭IBM中國投資公司日前正式宣布停止運營,北京、上海、大連三地的1800名員工集體失業,辦公場所設備被火速拆除。
根據中共國務院在「兩會」(人大和政協會議)的工作報告,過去5年城鎮調查失業率都在5.1%到5.5%之間浮動,貌似就業情況穩定,但從民間反饋和經濟數據來看,近年失業非常普遍。財新製造業PMI用工量連降半年;2025年高校畢業生人數超過2024年,再迎最難就業年。
泰國當局近日破獲一個涉及直播帶貨的跨境銷售網絡。該網絡專門販售來自中國的假冒及劣質化妝品、食品補充劑和危險商品。當局在此次行動中扣押了總價值約462億泰銖(約13億美元) 的違法產品。
中共全國人大會議今日(5日)開幕,中共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海外專家認為,中共的報告中開列的2025年經濟目標數據只是做政治性宣傳,與經濟現實脫節,而「發債救市」被指風險巨大。此外,中共軍費開支連年高於經濟增速,被指需要警惕。
美中關稅戰升級背景下,中共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昨天在工作報告中要求政協引導「正面辯證看待經濟形勢」。中共高層近兩年接連要求「唱響經濟光明論」,並封殺揭出經濟真相的學者,引發關注。
中共兩會即將登場,可這次氣氛不太對勁,中南海現在似乎已經焦頭爛額。經濟下行、川普又甩10%關稅大禮包、就業爆雷、疫情再燒,還有傳言說習近平要下課?驚人內幕一個接一個,今年的兩會,會不會成為中共史上最慘一屆?我們馬上來扒一扒這些熱點,看看中南海怎麼接招!
繼公務人員降薪潮後,醫務人員或迎來全國性降薪。多地醫務人員表示,他們的疫情補貼還沒拿到,獎金已經砍半,有的拖了數月未發放。由於病患減少,甚至擔心醫院倒閉。
中國經濟面臨房地產與股市低迷、內需不足,消費疲軟、外資撤離、失業率高、外部投資減少、就業市場承壓等一系列問題。今年中共兩會,外界認為核心議題仍然是經濟。美國智庫專家認為,中共今年將更強調內需,來自國內的挑戰比來自美國的挑戰更嚴重。
在涉及制定經濟增長目標的中共全國「兩會」開始之日,美國對中國商品新增的10%關稅今天(3月4日)生效。中共隨即對美國雞肉棉花等加征15%關稅。有中國企業主表示,美國加稅對中國企業是災難性的。專家指中共「兩會」將受衝擊,北京的「反制」反會對中國經濟不利,並分析美中貿易戰可能的兩種走向。
自2015年以來,中國零售業和服務業閉店潮席捲全國。近日,就連「胡潤排行榜」創始人胡潤在上海常去的一家理髮店老闆也跑路了。胡潤不禁苦笑,「兩個月前剛充過卡」。
「兩會」(中共政協和人大會議)召開前夕,中共頻頻向民營企業示好,「民營經濟促進法」成為「兩會」焦點。但分析普遍認為,中共國進民退政策並未改弦更張,對民企的支持沒有落到實處,民營經濟難有起色。
中共進入全國「兩會」(政協和人大會議)時間,官方日前釋出黨魁習近平有關經濟治理、支持民企和強調政權安全言論。專家認為,中共正陷入政權危機,在維穩挂帥之下,當局所有的經濟發展承諾都會是空話。
共有約 11978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4月2日,美國祭出「對等關稅」,其中擬對中國加徵34%的對等關稅。多家市場機構測算,美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將上升至65%~66%,美中貿易幾乎停滯,中國GDP或將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