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体育提现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中共分崩·經濟敗象

關於陝西、甘肅等省份計劃投入一萬億資金平整黃土高原,重建五億畝肥沃農田的信息,以及顯示該計劃已付諸行動的視頻,近日在大陸網絡上迅速傳播,引發極大爭議。隨後多省官方又否認這一計劃。在中共嚴控的網絡上出現這種調子反覆的宣傳,背後內情引人關注。
十大全球私募股權基金被困中國,難以退出。這些世界最大的私募集團所投資的中國企業在今年創下零出售或上市的交易記錄,這是10年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
為解決生育問題,中共領導人將希望寄託在農村年輕人身上,但這次恐怕是打錯了算盤。過去,農村家庭的規模相對較大,孩子的出生數量更多。
《華爾街日報》記者魏玲靈透露,在2024年年初有智庫給中共最高層匯報,警告不採取措施中國經濟將陷入通縮厄運。結果中共黨魁卻置若罔聞。通縮一詞還一度成為禁忌,無人敢談。
在新舊的一年交替之際,我們請關注中國政局的人士做回顧和展望,說說已發生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黑天鵝」和「灰犀牛」。悉尼科技大學副教授馮崇義認為,2024年最大的政治黑天鵝是習家軍內訌,2025年中共面臨的內外變數很多,習家軍內訌可能發展到動刀動槍。
中國經濟疲弱,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近來大舉搶購低風險的本國國債,導致國債收益率大跌。中共央行不得不出面約談警告,但事後國債收益率繼續走低。專家認為當局的警告不會有效果,而中共自己的金融機構也對中共沒信心,搶購國債以避險,等於中國經濟進入一個死循環。另外,中南海的政策信譽危機也引發外界關注。
在強勢美元、川普(特朗普)關稅等壓力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屢屢下跌。隨著中國公司為了躲避美國關稅紛紛出海,大量資金流出,人民幣進一步承壓。
大陸極越汽車突然就地解散,員工連日維權無果。有員工發長文大罵CEO夏一平是「長不大的200斤孩子」、「勤奮的昏君」,相關話題很快被封殺。網民表示,這兩個形容,均容易讓人聯想到是在影射中共黨魁習近平。
大陸爆發學生自殺潮,數字驚人;誰是凶手?大陸教師揭露真相;經濟危機、道德信仰缺失,導致大陸自殺率急劇上升。
彭博社週五(12月20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說,美國家居大企業「At Home」正在將部分製造和產品供應線轉移出中國,以盡量減少對北京加徵潛在進口關稅的影響。
經濟不好,在中國各大城市的北京街頭,除了悠哉閒晃的大爺大媽外,許多中年人和年輕人在街頭為生活奔忙,頂著寒風騎車送外賣的小哥,或者是開著網約車的司機大佬,越來越多從中產跌落的人士加入。
近日中鐵四局在中共搞高標準的農田政策扶持下,在山東承包了1.5萬畝地,引起網絡輿論極大關注,同時引發民間擔憂農民未來生計問題。專家認為中共的這種強制性的農業實體經濟模式,難突破以往失敗的經驗教訓,最終可能一地雞毛。
中國兩名經濟學者高善文和付鵬早前在內部演講中直指國內經濟問題後遭封殺。日前傳出多地證監局出手限制首席經濟學家、證券分析師、基金經理公開發聲,引發網友熱議。
中國經濟正面臨嚴峻挑戰,產能過剩與消費疲軟導致物價持續下滑,通貨緊縮壓力日漸增加。目前,平均物價指數已連續六季下跌,是19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多家大陸媒體週四(12月19日)報導說,近期多地證監局要求金融機構規範旗下首席經濟學家、證券分析師和基金經理的公開發言。
最近中國新能源發電陷入低電價困境。部分時段的光伏發電現貨市場價跌至5分錢/度。分析認為,中共的補貼政策退出以及市場化競爭是低電價困境的主要原因。
一週之內,河北省張家口市和湖南省衡陽市接連發文官宣,「取消公攤面積」,在網上引發熱議。
2024年即將收官,大連「萬達系」及掌舵人王健林又被融創集團(簡稱「融創」)追債95億。而這已不是萬達系首次出現「追款」事件。
中共地方公安頻頻跨境對企業家進行趨利性執法,被稱為「遠洋捕撈」,引發民怨。中共總理李強日前坦承存在不當執法和「罰沒收入異常增長」,稱明年要展開「規範涉企執法」行動。專家認為,中共在民怨倒逼下不得不做些整頓,但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且還涉及央地矛盾和高層內鬥問題。公安部部長王小洪對此事態度曖昧,被指不把弱勢總理李強放眼內。
2024年即將結束,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德勤(Deloitte)預計中國A股全年新股發行數量同比下滑68%,新股融資額同比下降80%,且沒有超大規模發行。
今年以來中國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跌,進入12月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屢創新低。週三中共央行約談部分金融機構,試圖阻止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跌。但分析指出,由於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和寬鬆貨幣政策已經上路,央行很難阻止國債收益率長期下跌趨勢。
王赫表示,2025年,川普再次上台之後,中美的新冷戰怎麼打法,這是最值得關注的看點。預計川普對中共採取的政策是以壓促變,保持一個高壓態勢,讓中共內部開始演化。
中共黨魁習近平昨天(12月17日)在海南省三亞市催促當地官員說,要加緊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海南自由貿易港預計2025年全島封關運作。但官方數據顯示,這個計劃不達預期。
12月17日,西安大批環衛工因被拖欠5個月工資,在臨潼區華清宮附近堵路討薪。城管局就此回應稱,是因爲「政府沒錢」,在網上引發熱議,相關話題登上熱搜。
新舊一年交替之際,我們邀請關注中國政局的人士回顧2024年、預測2025年。台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在接受大紀元專訪時表示,2025年中國的「黑天鵝」事件會更多,其中川普如何對中共出手,將形成最大的黑天鵝事件,而中共政權解體的概率也很高。
中共黨魁習近平進入第三任期後,經濟陷入嚴重危機,政局緊張。網絡傳出一封有關要求習辭去黨政軍領導職務的決議及聯署簽名信,並開列28條問題。過去五六年間,已不時在網絡出現反習公開信或相關文章。
中國經濟11月的數據相繼出爐,其中消費數據遠遜預期,房地產數據、外資仍大幅下跌,民間投資仍舊疲軟,PPI連續26個月下跌,表明中共自9月底開始提振經濟的政策收效甚微,經濟仍舊低迷。分析認為,中共目前的政策失敗,中國經濟正失去動力。外界對中國明年經濟政策的質疑聲越來越大。
有消息說,阿里巴巴本週將出售銀泰百貨,收縮業務,專注核心電商業務。
11月,中國消費增長放緩,房地產投資也放緩,工業部門復甦跡象有限,凸顯在外部不確定性以及經濟持續低迷情況下,中共明年面臨嚴峻挑戰。屆時,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特朗普)上任後,美中貿易關係可能進一步惡化,而中國國內消費依然疲軟。
中共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2日落幕,與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定調一致,決定2025年將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與「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國際輿論及市場反應消極。專家表示,中共的做法難以使經濟復甦。
共有約 12062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中關稅戰對中國外貿製造業企業造成巨大衝擊。廣東東莞一家有18年歷史的老牌出口製造企業近日發出通知,表示由於美國加徵關稅等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生產訂單暫停,工廠自4月11日起放假一個月。多方報導顯示,美中貿易目前已處於事實停擺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