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发快三 彩票官网-大发快三 彩票开户-大发快三 彩票注册

美緬50年首次握手 緬甸正走出孤立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訪問澳洲、與澳洲總理吉拉德舉行記者招待會時,吉拉德說第一個提問的機會給澳洲記者,而這名記者的首發問題,就是美澳新軍事合作是否針對中國。從奧巴馬的回答看他早有預案,說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是當今人類的大敵,各種各樣的獨裁,不管是個人獨裁還是集團獨裁,都是不能容忍的。顯然,美國在澳駐軍雖然只有區區250名海軍陸戰隊,但中南海明顯感受到了這個讓它們脊...
(大紀元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由行政院、行政院新聞局、交通部觀光局指導,大紀元主辦的「大紀元第一屆亞太國際媒體會議台灣觀光國際行銷論壇」28日在劍潭活動中心舉行,活動提供台灣各級政府單位與企業一個和亞太地區對話與國際行銷的平台,要將台灣之美躍上國際,讓台灣走出去,國際走進來。總統馬英九特別致電祝賀大會圓滿成功。
美國在台協會(AIT)今天表示,美國國際開發署長拉吉夫‧夏哈(Rajiv Shah)將於12月1日起訪台2日;夏哈為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任內訪台層級最高的政府官員。
中國、老撾、緬甸和泰國將從今年12月中旬起在湄公河展開聯合巡邏執法工作。中國民眾懷疑其實效並不一定好。
從11月11日起,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國務卿克林頓馬不停蹄地穿梭亞太地區,發出「美國重返亞太,並將堅守亞太」的強烈信息。從APEC峰會、到澳大利亞、再到東亞峰會,奧巴馬不斷針對中共發出強硬警告。
奧巴馬本人也是經歷了多次頭撞南牆,才確認非「圍堵」而不能制約中共。奧巴馬訪華遭受中共對其的「圍堵」,氣候高峰會議上受到侮辱,以及屢次在人民幣匯率上被戲弄,這些使奧開始對中共失去信心和耐心。加上中共對國際規則和普世價值的踐踏,更使奧對中共的本質有了認識。
昂山素姬回國參加民主運動23年,卻被無法無天軟禁在家15年。
(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奧巴馬近期在亞太地區展開八日行程,不管是跨太平洋自由貿易區的會談,或是美軍進駐澳洲北部達爾文港的協議,還是在巴厘島舉行的亞太峰會,這些皆衝著中共而來,但幽靈也如影隨形。
美國之音報導,就在緬甸朝向改善因鎮壓的軍方統治所長期造成的惡劣形象之際,曾經領導這個政府的前軍事將領丹瑞已經銷聲匿跡。直到星期四,緬甸官方媒體才提到了他的名字,這是自新政府3月上任以來他的名字被首次提及。
在美國奮力振興其步履蹣跚的經濟並面臨國外的安全挑戰之際,中國越來越多地被稱為心頭大患。美國的總統選舉還有不到一年。無論在共和黨初選、國會還是總統本人言論中,都越來越多地提及中國。
答:以2008年偽憲法和2010年偽選舉而上台的登盛半軍政府,去年還昂山素姬以自由;最近修改了2008年偽憲法,讓她依法參加政治活動;11月18日也讓她領導的民盟NLD重新註冊為政黨,依法參加政府補選。雙方合作愉快——昂山素姬正面積極肯定民主有希望。
議員今天表示,由軍方掌控的緬甸國會通過法案,允許民眾舉行和平示威,這是受孤立的緬甸一連串改革的最新行動。
中共海軍艦艇編隊於11月下旬赴西太平洋海域訓練的消息再次引起媒體的強烈關注。
近日,美國奧巴馬總統在訪問亞太地區期間,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印度尼西亞峇裡島閉門會晤。據透露出來的信息,溫家寶似乎採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面對美國和亞太各國的壓力,北京當局「屈服」了。
(大紀元記者萬平婃述)緬甸自從去年11月緬甸舉行20年來的首次大選之後,新政府試圖改善國際觀瞻,冀望有助走出國際孤立狀態。新政府首先釋放被軟禁長達十多年的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總統吳登盛8月還與昂山舉行了歷史性的會晤,商談民主和解。不但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下月要訪問緬甸,近日又獲在2014年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各方關注後續發展。
甸全國1886年開始淪為英國殖民統治。 基於1947年彬龍協議精神,緬族(Burmese)與非緬族(Non-Burmese)原住民團結一致,於1948年獲得緬甸聯邦(Union of Burma)的獨立。
(大紀元記者貴遠編譯報導)總統奧巴馬11月16日宣布,美國計劃在澳大利亞部署2,500名海軍陸戰隊以增強在亞洲的聯盟,但此舉激起北京的強烈反應,指責奧巴馬的舉措加劇了 該地區的軍事緊張局勢。
美國總統奧巴馬於11月16日訪問澳大利亞,此行目的之一是宣布美國將繼二次世界大戰後再次於澳大利亞的達爾文市(Darwin)設立軍事據點,以制衡中共對亞洲的野心。達爾文市曾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麥克阿瑟將軍對抗日本收復太平洋的軍事基地,因此美國再次以達爾文市作為前進亞洲的據點,頗具歷史意義。
(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史特澤(Irwin Stelzer)近日撰文「中共可能力已未逮」,指出關於美中關係、中國經濟的未來,以及中國經濟擴張的地緣政治等議題,中共目前已顯露出許多力有未逮的疲敗之態。
聯合國大會今天表決通過譴責伊朗、北韓和緬甸侵犯人權的決議案,贊成票數創歷史紀錄。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少黨官也有清醒的一面。根據胡潤百富的統計,有60%的千萬富翁打算移民他國,15%已經完成移民手續,美國的投資移民中,有75%來自中國,恐怕相當一部份是黨官,所以儘管被灌水,還沒到腦癱的地步。
陸先生:主持人您好,嘉賓好。美國一直都說重返亞洲、重返亞太,其實它一直都在,只是因為「911」那時候它不得不把戰略中心轉到中東那邊。現在是向大家明確了這個步履,它一直都在的,美國對全球的影響力一直都是在的。好的,謝謝。
據美國之音報導,今年的東亞峰會在印尼巴厘島舉行之前,北京通過多種渠道明確而高調地表示,這次會議的主題應當是經濟發展,不希望在峰會上討論包括南中國海領土爭端、航行自由等政治安全議題。中國官方媒體甚至在會議前夕發表命令式口吻的文章,題目是「東亞峰會別跑題。」
非緬族眾原住民委員會ENC(Ethnic Nationalities Council)歡迎全國民主聯盟NLD (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2011年11月18日重新註冊,以爭取即將到來的政府補選。
(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緬甸民主運動領袖昂山素姬所屬的全國民主聯盟(NLD)高層20日宣布,昂山素姬將參與可能於年底舉行的議員補選。這是昂山素姬1990年帶領全民盟獲得壓倒性勝利後首度參政。
如果要盤點2011年的10大國際新聞,毫無疑問美國高調重返亞洲將榜上有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11月13日出席了亞太經合組織的夏威夷峰會後,隨即開始了對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訪問,並出席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東亞峰會。奧巴馬的這一輪穿梭外交的重點是先經貿、後安全,明確體現了在亞太地區重新洗牌、重構地區關係的意圖。
德國之聲21日報導,德媒普遍認為,奧巴馬的亞太之行是美國針對中共的「外交勝利」。美國在政治、經濟和地緣戰略上全方位地向其最大債主挑戰,而北京在巴峇島峰會上被迫讓步處於守勢,標誌著美中兩國的緊張關係進入新階段。
(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主持人:今天我們的話題是「美國戰略中心為什麼轉向亞太地區?」歡迎您打我們的熱線號碼646-519-2879,那我們接聽一下紐約王先生的電話, 王先生您好。
緬甸今天上午發生芮氏規模5.9的地震,印度東部大城加爾各答、東北部邊境省分都感受到。目前仍無傷亡報告傳出。
(大紀元記者唐文綜合報導)11月19日第六屆東亞峰會在印尼巴厘島召開。19日上午,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政府總理溫家寶臨時安排非正式會晤,談及南海糾紛等問題。在美國的推動下,東亞峰會召開非正式會議討論了南海糾紛以及美軍進駐澳大利亞基地的計劃。針對中國政府總理溫家寶在東亞峰會重申中共就南海議題的立場,白宮官員用「very measured」(非常謹慎)兩個字描述...
共有約 153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3月20日)簽署行政命令,援引《國防生產法》(DPA)與緊急權力,加速關鍵礦產的開採、加工與供應鏈重組,並將聯邦土地優先用於礦產生產。此舉旨在減少對中國依賴,確保能源、科技與軍工產業的供應鏈安全。